彭 濤
陜西建工第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725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建筑工程中電氣設備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對于電氣設備自動化安裝技術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然而,在電氣設備的自動化安裝過程中,防雷接地系統(tǒng)的的施工問題也影響到了整個工程中電氣設備的質量與施工效率。為了不斷增強建筑工程電氣設備自動化安裝中防雷接地系統(tǒng)施工的質量與效果,需要通過對防雷接地系統(tǒng)施工技術的有效運用,再加上對相關電氣設備自動化安裝中的有效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質量,提高效率。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導致雷電風險,而這些雷電隱患如果出現(xiàn)不僅會對建筑工程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對整個建筑物中人身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雷電對建筑物的破壞較為嚴重,一般建筑物的防雷接地,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變壓器的工作接地都是利用建筑物的基礎鋼筋和樁基礎作為接地極。防雷接地系統(tǒng)包括,接閃器(避雷網),30 m以上的金屬門窗接地,均壓環(huán);接地引下線(建筑結構內主筋),接地極(建筑物基礎)。有計劃的把雷電流,雷電波導入大地釋放,有效的保證建筑物及建筑物內的人員,設備,財產的安全。
而在現(xiàn)階段中,我國建筑工程的防雷接地技術較多,施工過程中如何建立防雷接地系統(tǒng)就需要基于不同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只有確保施工技術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防雷接地系統(tǒng)帶來的破壞。防雷接地系統(tǒng)主要可以分為內部防雷與外部防雷兩種,通過完善防雷接地系統(tǒng)中防雷技術,可以實現(xiàn)對電氣設備的控制,重點則是完善整個防雷接地系統(tǒng)中技術的應用,如果系統(tǒng)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缺陷,易出現(xiàn)觸電事故,這就要求從設計到施工每一個過程中都需要充分考慮到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與功能性,實現(xiàn)防雷目標。
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建筑工程功能性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這就出現(xiàn)了各種高科技電氣設備被應用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于建筑空間及建筑質量的需求。但是在電氣設備增多的同時,也需要明確電氣設備線路敷設方案,做好防雷接地系統(tǒng)建設,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與高質量?,F(xiàn)階段大部分的電氣設備自身運行質量不斷變化,所以就導致各種設備運行復雜,影響著線路的合理選擇,同時導致防雷接地系統(tǒng)的建設與施工也變得復雜起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更多新式的防雷接地系統(tǒng)被被研發(fā)并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風險,實現(xiàn)了對人身財產安全的保護。
與此同時,在建設并完善防雷接地系統(tǒng)的過程中,對于現(xiàn)場施工技術的管理及應用也是一個重點,通過對先進技術的運用可以保障技術管理的高質運行,降低現(xiàn)場施工風險,實現(xiàn)最大程度上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的目的。為了更好地落實管理的積極性與實效性??梢酝ㄟ^現(xiàn)場施工的具體情況開展應急處理預案,確保施工現(xiàn)場防雷技術的高效運用,大大提升防雷控制質量和安全性能。
避雷網是系統(tǒng)中的重要內容,主要安裝技術要分步驟開展,首先施工前合理選擇避雷網,一般避雷網的規(guī)格控制在在10 m×10 m以內。做好上述工作之后,應對避雷支架進行設置,然后進行打孔安裝并開展焊接工作,實現(xiàn)整體結構的牢固性。在控制牢固性的同時還應做好防腐工作,可以采用瀝青進行防腐處理,降低腐蝕,在一些突出部分運用避雷網的連接,以實現(xiàn)防雷目標。
為了避免防雷系統(tǒng)主筋在施工過程中受到損傷,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柱內主筋引出點安裝技術,將屋頂中柱內主筋引出點的控制和避雷網與柱內主筋中引出標高的高度進行一致性的控制,然后在安裝后遇到突發(fā)情況時對鋼板進行預埋,實現(xiàn)高效的避雷網連接,同時凸顯美觀與便捷特點。另一方面,在進行斷接螺旋連接時也應當注意焊接技術的應用效果,無論是應用扁鋼材料還是應用圓鋼材料,在焊接之后都應當完成90°的焊接,不能形成T字形,以免影響柱內主筋的結構穩(wěn)定性。
施工過程中,如果將引下線與建筑電氣的主要材料選擇為鋼筋,就需要對接地極與鋼筋連接技術進行合理的運用。如下圖1中,第一步就是對主筋與柱內主筋連接,連接過程中應當選擇連接件搭焊鋼筋的形式,然后依照規(guī)范規(guī)定,實現(xiàn)連接件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在連接底板鋼筋的時候,也不能直接應用電焊點進行連接,需要通過對不同接件鋼筋的選擇與控制,有效的防止在焊接過程中出現(xiàn)對內筋板的損傷與破壞。
圖1 基礎接地體連接效果圖
首先合理選擇對斷接螺旋位置,依照方便實用、安全性高及美觀的原則,當將斷接螺旋盡量隱藏暗設,這樣可以實現(xiàn)隱蔽與安全。在室內進行鋪設時,應當注意美觀需求,基于原則的角度通過對斷接螺旋的鋪設,有效的為電阻接線形成便利,還應當盡量控制電阻接線的離地高度情況。為了進一步確定離地高度,在常規(guī)情況下,離地高度應當控制在1.5~2 m,而為了更進一步避開建筑物中的行人,高度應選擇在1.5~1.8 m。這就需要將斷接螺旋暗設在室內的0.5 m處,進而更好地為電阻接線測量制造便利效果,并進一步凸顯出整體建筑物的美觀性。所以,斷接螺旋在室內安裝的最佳位置為0.5 m。
準備工作是工程技術施工前的重要內容,只有做好準備工作才能真正有效的實現(xiàn)對整體工程的控制。準備工作可以確保在施工前接地體的質量,對接地體應當做好監(jiān)測審查工作,然后確定具體的安裝位置,并對安裝位置進行清理,保障在整個接地體安裝區(qū)域內沒有任何雜物。然后再提升建筑結構中底板筋的質量,對底板筋質量進行控制,保障建筑內部的鋼筋結構與深基礎之間可以實現(xiàn)溝通互聯(lián)。另外,在準備工作中還應當確保所有工程作業(yè)中的條件與設備可以正常運行并準備到位。在具體施工之前還應選擇有合理的防雷裝置,在常規(guī)情況下,應選用鍍鋅材料及鉛包鋼材料作為防雷裝置的具體材料。
除了施工技術之外,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工作也相當重要,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原有的設計內容與施工質量之間存在差異,所以為了進一步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就需要對施工材料與施工內容進行控制,尤其是在重要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如果出現(xiàn)了施工材料與實際需要材料不符的情況,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整個系統(tǒng)的質量問題。如在進行接地材料的搭接工作時,如果采用鍍鋅材料進行扁鋼搭接,就需要控制扁鋼的長度,做好對焊渣的清理與防腐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搭接質量。還有在防爆區(qū)域內進行接地施工時,需做好防松裝置的安裝,將導電膏涂抹在接地線端子處。在最后做好整個工程的安裝之后,還應當進行對整體工程質量的測試,確保工程的有效性與穩(wěn)定性。
防雷接地系統(tǒng)主要由電氣與變壓器保護裝置及接地導線三部分組成。而在實際的施工操作過程中,就應當基于具體的裝置與實際需求情況進行施工?;诓煌ㄖこ痰木唧w結構條件不同,所以電氣設備本身就會出現(xiàn)一些差異,影響導線與各裝置之間的安裝情況。為了進一步防止防雷接地系統(tǒng)施工過程中受到影響,在具體施工時應當應用統(tǒng)一的方法開展對系統(tǒng)的施工與安裝,并基于系統(tǒng)本身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做好防干擾預案,防止外界因素對防雷接地系統(tǒng)的影響。
防雷接地系統(tǒng)會受到許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也需要做好防腐工作,防腐工作的主要內容是針對經常發(fā)生腐蝕的部位開展防腐裝置的實施,有效的確保的防腐工作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針對水平接地體、設備接地引下線及焊接頭等最容易腐蝕的部位進行嚴格控制與檢查,確保材料的質量,同時應及時更換零件。還可以在焊接的過程中提高質量,確保焊縫飽滿,減少裂紋與氣孔的出現(xiàn),在焊接完成的地方涂刷瀝青達到防腐效果。在水平接地之后,為了增加地極,可以通過避免垃圾回填的方式進行降阻防腐,實現(xiàn)防腐蝕的效果。
我國民用工程的防雷設防分為三個等級,本項目中,屋頂采用25 m×4 m的熱鍍鋅扁鋼作為避雷帶主要設備,且沿著建筑屋頂?shù)呐畠簤M行四周敷設,此避雷帶所能夠支持的卡子間距為1 m左右,且在四周的轉角懸空處應小于1 m,避雷帶的高度應高出裝修部分0.15 m,且由25 m×4 m的避雷帶形成一定的避雷網格結構,并沿著屋面進行敷設,各部分金屬構件需焊接相連。如圖2所示。
圖2 防雷帶各參數(shù)位置圖
當前,民用建筑中,一般選擇使用剪力墻內的主鋼筋作為引下線,選擇直徑大于16 mm為一組,并在柱上端埋置100 mm×100 mm×8 mm尺寸的鋼板結構,主要用于柱內主鋼筋與避雷帶之間的連接與轉換。工程接地體結構及形式中主要涉及到承臺鋼筋網和樁基礎鋼筋網,且選擇的接地電阻小于1 Ω。
準備環(huán)節(jié)→接地裝置的選擇及安裝施工→引下線的選擇及安裝→避雷帶支架材料及尺寸的設計、安裝→避雷網安裝施工→對接地電阻進行測試和調試,對不不合格的應及時替換。
在施工措施的選擇及應用前,整個工程中所選擇使用的材料應齊全,且施工器械、設備等應充足,施工組織應按照施工計劃和施工設計圖紙進行確定。施工技術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169—92)。
5.3.1 接地裝置的選擇
依據(jù)設計圖紙,底板結構兩條主鋼筋進行焊接,不同標高位置處的豎向結構應上下貫通,做好焊接好的兩條主鋼筋的標記;所有金屬構件的焊接部分應充分的牢固,并具有較強的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不得存有氣孔、裂紋等,選擇使用瀝青作為防腐材料。
5.3.2 引下線施工
所選擇使用的引下線結構尺寸要符合規(guī)范要求,鋼筋連接處的采用埋弧焊技術,采用接地跨接,并使得搭接長度大于跨接鋼筋直徑的6倍。
5.3.3 避雷帶的設計
本項目工程的避雷帶選材使用的是25 m×4 m的熱鍍鋅扁鋼結構。
其中在支架安裝部分,支架的間距<1.5 m,且呈現(xiàn)均勻分布,偏差允許量一般控制在30 mm,在轉角位置處,兩個支架之間距離轉角中心的距離應<10 mm。
在避雷帶的安裝施工中,應首先將鍍鋅扁鋼進行調直,并確定好鍍鋅扁鋼的位置。其中平直度應以2 m為檢查段,使偏差值盡量在3/1 000之內,全長的偏差小于10 mm。避雷處的轉角位置應大于90°,必要時做防雷跨越設計。
5.3.4 電氣接地施工技術
首先,民用建筑中的房間內四周應合理設置與地面相距300 mm的水平接地連接結構;其次,開關柜、配電箱等外部構造中主要以金屬外殼為主的獨立安裝的結構部分,應選擇使用專用接地 (PE支線)進行設計和安裝,其應該與接地的裝置進行連通,并進行重復性的接地設置。此外,保護線(PE)與整體的相線相同時,PE線的最小截面面積應符合以下表格中的要求,見表1。
表1 PE線最小截面一覽表
總而言之,在建筑電氣設備自動化安裝中,防雷接地系統(tǒng)的施工技術有著重要的地位,做好了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與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提高工程安全性,確保建筑工程不會出現(xiàn)被雷擊或者各種情況的影響,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中的人身財產安全。文章首先針對建筑工程電氣設備自動化安裝中防雷接地系統(tǒng)的概念及重要性進行了概述,進一步分析了相應的施工技術與施工注意事項,旨在通過文章的探究為相關建筑工程防雷接地系統(tǒng)設計與施工管理人員提供更多可供參考的理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