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梓鉉
【作文二】
又一個春節(jié)來臨,奶奶家在年三十夜里擺上了一桌花花綠綠的佳肴,既有家常小炒,又有大魚大肉,十分誘人。
人已齊,大家都動了筷。我吃了口臘腸,感覺味道并不好,與其他菜更是不能比。一問,方知是從街上買來的,難怪味道不佳??蛇@臘腸的味道卻令我回憶起外婆的臘腸來。
外婆做的臘腸可謂一絕,既可干吃,又可下飯,實在美味。這臘腸之所以如此美味,是因為外婆對臘腸用了心。
外婆做這臘腸時大有講究,需選七分瘦、三分肥的五花肉,這樣可使臘腸既不過于油膩,又松糯可口。她先是把五花肉切成末狀,肥瘦適中。然后,切些蔥姜蒜倒入其間,去其腥,添其味。之后,放入老抽。還有最重要的一步:撒上一些玉米淀粉,使肉質更加緊湊,富有嚼勁。接著,把它們攪拌均勻,等肉末完全入味后,便將蔥姜蒜全部濾去。然后將肉末灌入腸衣,扎緊,分成幾段,再用針在腸衣上戳幾個小孔,保持腸衣內部通氣。萬事俱備,只等風干,靜待十幾日,一串串誘人的臘腸便做好了。
把臘腸蒸好,端上桌,香飄十里,令人食指大動。十幾雙筷子齊刷刷地伸向盤中,剛放入嘴里,一咬,“吱”的一聲,臘腸滋出些油水,微燙,不停地在舌尖翻滾;再一咬,便覺臘腸甚有韌勁;咬一下,又彈回原狀;又一嚼,一片就進了肚,讓人意猶未盡。一片接一片,直到盤空,方覺已食多矣。外婆的臘腸令人欲罷不能,而外婆也總在這時笑著說:“下次,外婆還做好等你來吃!”我聽了又會口齒生津,心中泛起點點溫暖。
時間從未放慢腳步,隨著學業(yè)的加重,使我無法時時去外婆家了;外婆的年紀也大了,腿腳有些不靈便。臘腸業(yè)已擱置良久。如今每每吃到外面的臘腸,心里總有些不是滋味,便是做得與外婆的一樣好,味道也得減半;若做得不好,自不必多費言語,總是味同嚼蠟。
外婆的臘腸已久未吃著了,我很想念那種美妙的味道。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qū)浙光中學)
模擬得分:45分
得分理由:本文通篇運用對比手法,將買來的臘腸與外婆自己制作的臘腸進行對比,將記憶中外婆制作臘腸的過程寫得非常詳細,可見臘腸帶有小作者的記憶。更加出彩的是小作者把臘腸的美味寫絕了,情感真摯感人,打動人心。
失分理由:開頭入題有點慢;對外婆家制作臘腸的環(huán)境也可以交代一下,否則讀者會疑惑為什么奶奶家不做,而外婆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