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儉紅
【摘要】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一系列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品讀課文的能力,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使學生不僅能夠會讀課文,還能讀懂課文,細品作者所要表達的各種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本文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程,探討了如何通過采取多樣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品讀文本能力,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文課堂;文本閱讀
在小學課堂進行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通過不斷地對文本進行品讀,體會文本中的感情,使學生在不斷閱讀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因此,在開展閱讀課程過程中,可以通過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讀出濃濃的語文味,摒棄多種花巧的形式,給學生帶來充滿靈性、充滿文趣的高效語文課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清晰地意識到學生的學習地位,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開展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采取多樣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興致,提高學生對學習的喜愛之情。例如在教材《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課前準備工作,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詢問學生對威尼斯的地理風情了解情況,從而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采取合理的教學模式。我覺得完全有必要先讓學生對這座水上城市的河道、古建筑、橋梁、小艇、船夫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才能激發(fā)他們潛心閱讀文本的興趣。因此,我就設計了以歐洲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播放威尼斯一張張異國風光的圖片吸引著學生的眼球,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威尼斯的美麗圖片,一邊深情地向學生介紹威尼斯的情況,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中提到的“水上城市”的真正含義,并使學生深刻領悟 “橋城”“百島城”的由來,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二、明確目標,把握方向
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方向和內(nèi)容,將課文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nèi)容進行清晰的劃分,并對學生進行重點講解,能夠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學習內(nèi)容,使學生更快地進入相關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如教學《窮人》第一課時,我說:“通過提前預習《窮人》一課以后,很多同學向我反映通過閱讀課文產(chǎn)生了很多感受,有沒有哪位同學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呢?”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爭先恐后地舉手想要回答問題,好幾個學生都表示要向課文中的桑娜學習。我借此契機,通過分析相關內(nèi)容,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你最想設定的學習目標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學習?”學生們通過結合自己的感受和課文內(nèi)容,定下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學,能夠提高學生積極性。
三、通過引導,提高學生閱讀感悟能力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使學生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通過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含義,通過作者的字里行間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提升,提高閱讀感悟能力。例如,我對《月光曲》第8和9自然段進行精心備課,感覺這兩段最能觸發(fā)學生思維、情感的火花,具有提升學生精神層面的作用,通過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能夠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閱讀示范,使學生通過閉眼想象作者所要展現(xiàn)的畫面,并通過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使學生在輕音樂伴奏下跟著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感悟貝多芬對窮兄妹的同情之情,從而對《月光曲》的由來進行深刻領悟。
四、通過邊讀邊思考,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鑒賞能力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通過多讀文章,才能通過在閱讀過程中思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尤其是在閱讀過程中,通過不斷變化自己的閱讀語氣,能夠使學生通過聲音抑揚頓挫的表達,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喜怒憂傷,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例如在進行《圓明園的毀滅》教學時,通過邊讀邊思考,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鑒賞能力,通過品讀課文中飽含深情的語句,能夠提高學生對圓明園輝煌時期和落寞后的感悟,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五、自讀感悟,合作交流
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閱讀的能力。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之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通過共同討論和互動學習的方式,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從而進一步領略課文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例如,在進行《詹天佑》一課教學時,教師通過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通過邊討論邊思考的方式,自己畫出文中的重點內(nèi)容,通過討論互動學習,感悟詹天佑的愛國精神以及對詹天佑的智慧才華進行歌頌和贊揚,通過開展小組講課模式,使學生通過說課的方式,自行設計板書等方式,使學生對詹天佑事跡展進行深刻學習。
六、激勵評價,激發(fā)興趣
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由于小學生思想較為單純,在學習過程中容易被教師的情緒所影響,教師通過在語言上鼓勵和激勵學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評價和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鼓勵和評價方式,不用簡單的 “讀得不錯,學得很好”這種單一、籠統(tǒng)的評價方式進行評價,而是根據(jù)學生的具體閱讀情況,對學生提出指導性意見,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的閱讀水平。 “讀得有感情,把詩人的心情都表達出來了?!薄罢Z音很準確,并且沒有漏字?!痹趯W生進行閱讀評價過程中,需要采取鼓勵式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和點撥,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不能一味的批評,而是通過委婉的方式進行表達,這樣會降低學生的緊張感,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得到提升。
七、拓展閱讀,綜合練習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課程標準提出的相關指導意見,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進行教學,通過利用小學第二課堂的特點,引導和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將語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延伸到課外,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學生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如在學習《生命生命》課文之后,通過引入課外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文,使學生通過進一步課外學習,了解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并通過摘抄讀書筆記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使學生通過不斷地品讀文本,在學習過程中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使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教師要引領學生駕駛閱讀理解文本這艘航船,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心境、情感、思想。
參考文獻:
[1]蘇軍.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讀寫一體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05.
[2]馬曉娟.小學語文閱讀促進寫作教學模式探究[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8:501-502.
[3]彭朝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教學解析[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1557-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