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一梵
磐巖從水中陡然而起,山路從水中陡然而起,孤峰從水中陡然而起。
一團團濃霧,從水中陡然升起,順著逼仄峭拔的山路,往樹梢上去、樓臺上去、山頂上去,往空中斷裂的力量上去,往突兀而起的天上去。無路可走時,才放開自己,哭成水,哭成雨,從天上一個跟頭,稀里嘩啦栽下來,直勾勾跌入江中。磅礴的重力,擊起千層浪。
這一擊,群山驚醒,峽谷驚醒,蟄伏在谷中的大江驚醒,停泊在江上的帆檣驚醒。帆檣擼起袖子,鼓動胸肌,鉚足力氣,搖醒一江的好風(fēng)好水。搖著搖著,水幻化成墨,一江激蕩的墨、沉著的墨、性感的墨、猛烈的墨,在水的撩撥下,云霧一般,往樹上去、山上去、天上去。
一幅暮煙疏雨、峽深嵐厚、博大沉雄、沉郁蒼健的《云雨峽江》就此渲染而成。在筆力、魄力、氣韻、氣勢的推動下,另一團被余浪撂在岸邊的好墨也不甘孤獨。
它避開眼前的勢頭和鋒芒,像一個腦子里充滿哲學(xué)思想的儒人,從無路可走的地方、從生活的側(cè)面另辟蹊徑。
只見它深吸一口氣,鉚釘一般,插入一方黝黑的山石。全身滿貫力氣,對其鑿、斬、切、割。使之動搖、松懈、迸裂。猝然間,一條捷徑,雨后春筍般,破石而出。借助一股子蠻力,借助剛剛激活的好勢頭,一團好墨抓住契機,從豁亮的縫隙,就勢往上開墾。走著走著縫隙就成了路,篳路藍縷的路,狹路相逢的路,輕車熟路的路。一團好墨,沿著自己開墾的路,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濃破淡,以淡破濃。劈山掘石,轉(zhuǎn)折頓挫,渺然間從重到輕,從有到無,由虛至幻,一路直上青云,超然于天界,超然于塵世之外。這幅渾樸蒼勁、清奇峭拔、邈遠空明的《鐘靈毓秀不凡山》,也是貴州著名畫家龔昌偉先生,在國畫大師李可染“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的教誨下,“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的,天一樣清蒼、高遠、深邃的山水畫。
欣賞這樣峰巒孤絕、云煙浮釉、蒼厚峭拔的畫作,可以從筆勢之飛動、線條之飄逸、墨色之爛漫、物體之靜穆中,洞察出畫家骨子里江闊水長、云涌泉奔、瀟灑拔俗、雄渾坦蕩的胸襟和氣質(zhì)。
這是一個藝術(shù)家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格調(diào),是一個好畫家卓爾不凡的藝術(shù)功底,也是一個好畫家文化氣息、文人氣質(zhì)和精神氣節(jié)的高度結(jié)合與統(tǒng)一。中國山水畫是一種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傾訴對象的畫作,是中國人個體情思中最為豐富的沉淀,它主要表現(xiàn)中國人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內(nèi)在修為。一幅好的山水畫,可以讓我們從意境、格調(diào)、氣韻、張力中,激活蘊藏在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使我們在天人合一的境界、山水草木的詩意里,讓僵硬的靈魂瞬間舒展,讓渾濁的身心漸漸明朗,在好山好水的潤澤下,抖落一身的塵埃,置身于恬淡幽靜、深遠豁達、山高水長的大自然,訪幽探勝,尋禪問道。置身于平淡天真、凈心頓明的空浩之境,感受鳥媚花艷、泉響溪流、漁舟唱晚的自然真趣。所以說中國山水畫是民族的底蘊、古典的底氣、我的圖像、人的性情、心的歸宿,是中國人超然事外、平淡中和的哲學(xué)思想史。
眼前是一片“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好山好水。放眼望去,散落于筆墨間的湖灣,輪廓優(yōu)美,曲線婀娜。優(yōu)柔的湖灣流進散落的村寨,流進村寨的炊煙、淺灘草坡,向自然的深處蔓延。春風(fēng)徐來,靜靜的水波泛起魚鱗般的喜悅,幾只小船泊在水中,彎彎的石拱橋泊在水中,周遭高山奇峰連綿不絕,裊繞在山中的云海,水一樣柔軟、輕柔。黛青色的山,黛青色的水,黛青色的墨,蕩漾著春天秀麗生姿的夜郎湖,蕩漾著小橋流水、水村山郭倦淡的鄉(xiāng)愁。
看到這里,我猛然發(fā)現(xiàn)龔昌偉先生的畫作,離不開山,更離不開水。從天上跳下來的水,峰嶺上滾落的水,清泉中溢流的水,風(fēng)吹綠的水,船劃醒的水,黛青色的筆墨滲透出來的水。這些水看得到,摸得著,聞得見。那么這幅《江南春韻》中的水在哪兒呢?你看那張開大嘴的石獅子,承接天上之水的降臨;青瓦屋脊滴水檐上的水,從古代惆悵到今天;那郁郁蔥蔥的樹冠上,蓄滿清澈芳香的墨水;累彎了的石橋下,流淌著柳暗花明的水,一襲水袖的水,油紙傘上的水,雷峰塔下一壺千年相思淚的水。
水在心中,也在畫中。話在畫里,也在畫外。這既是中國畫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曼妙意境,也是中國畫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欲說還休、欲罷不能的詩意空間帶給我們的無限魅力。讓江南的水留在江南,留在我們魂牽夢縈的地方。我們?nèi)ど秸宜凇断角暹h》中尋找心中的山水。黛青色的山,黛青色的水,用黛青色的眼睛望著我們。依稀仿佛,路轉(zhuǎn)溪橋,舊時茅店還在;依稀仿佛,樹裊鶯啼,飛入亂云深處。而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隱隱青山,落于水遠煙微處。淺斟細酌,但見水從山上往下跑,石頭從山下往山上跋涉。它們相互避讓,開合有度,懂的各行其道,互不干擾,懂得在該消失的地方消失,該出現(xiàn)的時候出現(xiàn)。而亭臺樓宇,雜樹繁花,長廊短亭掩映其中。風(fēng)影、流泉、瀑布掩映其中,而畫家龔昌偉先生,胸中的丘壑,胸中的萬千山水、萬千思緒,清氣、逸氣、骨氣、靈氣和率真之氣,在圓轉(zhuǎn)流美的線條中,在鶯聲嚦囀的墨色里,活色生香,搖曳生姿。
龔昌偉,貴州省普定縣人.貴州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首都畫院理事,安順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理事,河北保定高碑店市書畫院副院長,普定縣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普定縣夜郎書畫院美術(shù)創(chuàng)作部主任。作品選入北京市國藝美術(shù)館舉辦的書畫展、北京市八一美術(shù)館舉辦的書畫展、河北省石家莊市美術(shù)館舉辦的書畫展,多次入選貴州省文聯(lián)、美術(shù)家協(xié)會舉辦的書畫展覽。部分作品編入《美術(shù)報》《燕趙文學(xué)》等刊物,有部分作品被國內(nèi)外藝術(shù)機構(gòu)及友好人士收藏。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中國人民大學(xué)畫院彭國昌山水工作室進修,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xué)畫院彭國昌山水工作室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