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大學生價值觀的引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需要政府、家庭、學校、社會、自我交互合力完成。本文從分析我國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現(xiàn)狀出發(fā),以現(xiàn)存問題為導向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創(chuàng)新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一、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瓶頸
(一)核心價值觀培育方式單一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存在理論教育與實際相背離的現(xiàn)象,教育實踐模式流于形式。面對新時期的95后大學生而言,他們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厭倦枯燥“填鴨式”的說教方式,傳統(tǒng)的單一灌輸培育模式不能起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導致大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踐行出現(xiàn)不一致。
(二)核心價值觀“合力”培養(yǎng)模式聯(lián)動不足
高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鞏固和穩(wěn)定需要發(fā)揮社會、政府、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合力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當著大學生思想引領的重要工作,依賴思政課進行核心價值觀講解、輸入、培育的模式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效果就顯得不那么明顯。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好的方式。高校要始終加強實踐教育,進行實踐教育創(chuàng)新,利用實踐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充分發(fā)揮“第二課堂”的作用,加大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平臺的開展,加強和社會實踐服務平臺的聯(lián)系,給學生提供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再到理論的感知模式,但目前我國高校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思政課教師課堂理論的宣講上,授課模式單一,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無味,對這樣的理論學習提不起興趣。在核心價值觀聯(lián)動合力培養(yǎng)上政府、社會、高校、家庭(家風)、自我之間缺乏聯(lián)動。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育模式
(一)充分利用好本題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想引領作用,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指明了正確方向。黃山學院位于黃山市屯溪區(qū),當?shù)丶t色文化豐富,著名的紅色文化基地有譚家橋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黟縣柯村暴動舊址、徽州區(qū)新5261四軍軍部舊址等,這些都是當?shù)囟炷茉數(shù)膼蹏髁x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黃山學院充分依托紅色文化優(yōu)勢,在廣大大學生中開展具有核心價值融入的第二課堂活動,比空洞的課堂理論說教更適合95后的大學生。
(二)發(fā)揮高校校訓校風的作用
校訓校風深刻地影響著高校文化氛圍的形成,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依托,是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利用的精神文化素材。青年大學生自進入大學校園開始,就廣泛沐浴著校訓校風給予的精神氛圍中,如黃山學院的校訓為“教人求真,學做真人”,即來自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利用校訓校風這一成熟的精神文化素材,圍繞校訓校風推出演講朗誦、歌曲舞蹈、影視話劇等文化產(chǎn)品,黃山學院校團委利用“到夢空間”素質拓展平臺在全校范圍內(nèi)開展各類主題活動、榮譽評比,讓核心價值觀落地、落細、落實。營造校園文化育人,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關鍵還可以以境化人,在校園基本建設過程中注重構建秉承核心價值理念的景觀,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感受到學校良好的文化氛圍,接受富有特色的文化熏陶。
(三)構建“第二課堂”育人機制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校團委、學工部和各類社團、協(xié)會根據(jù)各專業(yè)學生特點,結合社會時尚熱點問題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第二課堂”活動。結合重大事件、中友好紀念日或時事熱點組織主題文化活動,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激發(fā)廣大師生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興國之責。
(四)拓展多元教育渠道,構筑“五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高校是構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的重要主體。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把核心價值觀培育貫穿于高校育人的全過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該通過對社會教育環(huán)境、學校教育環(huán)境、家庭教育環(huán)境有機結合,形成教育合力,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增強教育內(nèi)容的針對性及實效性。在原有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三全育人”的基礎上,臨沂大學張業(yè)蕾博士的《“立體交互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研究》提出“五位一體”育人模式。這種模式強調(diào)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體現(xiàn)顯性教育(第一課堂)與隱性教育(第二課堂)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利用各種載體,使教學主體與對象積極交流互動,最終達到全方位、全過程、立體化育人效果,在“五位一體”的育人模式中,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體,社會為支撐,家庭為依托,自我教育是關鍵。
首先,鼓勵社會組織與高校建立常態(tài)化機制,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這類實踐平臺及活動,來自大學生的自發(fā)組織與自覺參與,從而能夠保證社會實踐活動順利而有序地進行,并能取得良好的自我教育效果。其次,著力發(fā)揮家庭教育聯(lián)動功能。通過新媒體建立微信互通平臺,使家長能夠充分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主動參與到價值觀建設中來,傳承好的家風,發(fā)揮家庭教育在學生價值引領、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傳播者”的新媒體時代,要發(fā)揮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從“全民傳播、全渠道傳播、全媒體傳播”等角度,全面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覆蓋面。形成“五位一體”育人模式形成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合力模式,共同為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 [N].人民日報.2016-12-09(1).
[2]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 [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沈曉海.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四個重要關系[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20,24(04):90-95.
[4]周艷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05):43-45.
作者簡介:
許健美,黃山學院,助理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