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守艷
積極良好的氛圍,輕松的環(huán)境,讓人身心愉悅,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工作都能使事情事半功倍。這就是新時代對新高效課堂的要求。就小學數(shù)學課堂而言,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成為高效課堂呢?下面我從幾個方面粗略地來談談我的幾點意見:
一、使學生提前熟知授課內(nèi)容
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學生對課堂上老師將要講授的內(nèi)容一無所知,會導致學生間接或者是直接厭棄這堂課,從而不能好好配合老師完成教學過程。所以提前做好準備就尤為重要了。而現(xiàn)在通訊手段非常發(fā)達,微信、班級優(yōu)化大師等手機軟件可以為教學服務,教師能夠很方便地通知學生預習接下來老師將要授課的內(nèi)容。這樣的話,學生學起來就會得心應手、胸有成竹,也能更好地融入到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從而讓學生真正的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從來都不是教育活動的主體,而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一部電視劇演得好不好,導演的認知水平和欣賞能力非常的關鍵,這就對導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我們作為小學一線的教師,每天都在導演著不同的戲碼,如果導演得好,全天精彩絕倫,時間會悄無聲息從師生之間流過,不會讓人感覺疲憊,不會讓人感到煎熬,而是在知識的洋中流連忘返。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當好導演,并且也只能是導演,演繹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戲碼,而主演則是班上的每一個學生。
三、讓學生充分地融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來
所謂教育,就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雙向活動,如果只有教師在不停的傳道授業(yè)解惑,那說不上是教學,只能說是傳教。學生的主體地位非常重要,舉個例子,有的學生每天準時上學,準時放學,但是對于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內(nèi)容一無所知,雖然人坐在教室里,但是卻沒有真正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是身處課堂之內(nèi)的隱形人。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教學死氣沉沉,毫無新意。所以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注意每一個學生的動向,如果發(fā)現(xiàn)被邊緣化的學生,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拉一把,使被邊緣化的學生迅速地回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如果一個教師上課只注重自己個人的感受,而忽略了學生的認知,那這堂課是非常失敗的,現(xiàn)在提倡體驗式教學。也就是說,在教學活動中,就要讓學生去體驗。打個比方,三加三等于六,這個我們都知道,但是如果我們是用這樣的方法去教學,那么會顯得枯燥無味,學生也不愿意被動地去接受我們傳遞的知識。如果換一種語氣,看看效果如何呢?教師伸出雙手,微笑著提問,同學們,看一下三個加三個是幾個呢?這個時候老師不要急著給出答案,需要稍作停頓,等大部分學生都作答以后,再來公布答案。這樣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加有興趣融入到這個課堂活動中來。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善于讓學生發(fā)表意見,而不是一味地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不然可能會出現(xiàn)教師講唾沫橫飛,學生卻聽得一塌糊涂。每一個知識點都最好能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用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這樣才能把書本上那些知識全部內(nèi)化,全部變成自己所擁有的知識。
四、全面部署后勤保障工作
可能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班集體學生非常乖巧,教室里井然有序,而有的班集體里學生無法無天,黑板擦到處亂放,桌椅板凳擺放雜亂無章,老師走進教室,學生還喧鬧不止。同樣是小學生,怎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大的差距呢?關鍵在于一個詞——管理。一個班集體,就是一個團隊。這個團隊發(fā)展得好不好就要看帶隊人是否有敏銳的眼光去組建團隊的核心成員。如果在一個班集體中能夠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那么雜亂無章的班集體將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井然有序的班級優(yōu)秀班級體。舉個例子,我曾經(jīng)帶了一個班級,剛接到的時候是小學二年級,那個時候那些孩子都不怎么洗手,小手臟兮兮的一抹就是一個印,我讓同學抬來一盆清水,放在教室里,讓他們把手洗干凈。我聘請了一名衛(wèi)生大使。規(guī)定這個同學沒有其他工作,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檢查學生的手是否清潔,一個星期以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也沒有學生的手是臟兮兮的了。而這個管理學生清潔衛(wèi)生的同學,成了我們班的第一個班級骨干。
我把這個辦法推而廣之,在我們班設立了很多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負責人,每天來上課之前,作業(yè)已經(jīng)檢查過了,衛(wèi)生檢查過了,學習用品也檢查過了,萬事俱備,只差授課。
五、有效的作業(yè)布置
最后我們要談的是高效布置作業(yè)。在一個班里,學生的水平并不是都是一樣的,他們的水平參差不齊,如果按一樣的標準要求他們完成課后作業(yè),那是不科學的。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覺得作業(yè)太簡單不能體現(xiàn)他們的實際水平。而作為后進生,他們又特別苦惱,感覺到作業(yè)太難了。所以才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不檢查作業(yè),師生和睦、和顏歡笑,一檢查作業(yè)各種敷衍、雞飛狗跳。那么該怎么辦呢?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布置分層作業(yè),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把學生分為不同的進步等次。優(yōu)秀的學生,我們就應該把作業(yè)難度提高一點,繁瑣的計算題應該適當?shù)目车舳?成績中等的學生,我們既要鞏固知識,也要恰當深入拓展;而對于后進生來說,只要他能完成書上的練習就已經(jīng)不錯了,對于拓展開的難題,不做強烈要求。這樣一來每一個學生都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從而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讓他們到體驗成功的喜悅。只要教師的課堂不會為作業(yè)而煩心,不會為衛(wèi)生狀況而焦慮,更不會為學生不和諧而苦惱。那么師生之間就只有一個目的,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有效的知識都是在啟發(fā)誘導中產(chǎn)生的。如果一個老師獨立講了五分鐘,就應該把課堂適當?shù)剡€給學生,聽聽學生到底有沒有聽懂,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看是不是每一個學生都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教育教學活動中。
高效課堂是我們作為一個教師永恒的追求。在追求高效課堂的道路中,并不是一帆風順,可能會經(jīng)歷各種坎坷,我們需要一路披荊斬棘。但是為了孩子們的明天,作為教師我們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