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金鵬
【摘 要】目的:評價36例經(jīng)過前置胎盤或者是伴胎盤植入磁共振脂肪抑制的T2臨床加權成像。方法:回顧以及分析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被診斷是前置性胎盤或者是伴胎盤進行植入的36例患者在臨床層面的資料,通過1.5T的共振成像設備進行檢查,對診斷實際結果以及病理鑒定進行對比。結果:有27例為胎盤中央前置,胎盤部分以及邊緣前置各4例,低置胎盤1例。結論:通過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權成像能夠對前置的胎盤進行精準定位,并為臨床手術提供適當指導。
【關鍵詞】伴胎盤植入;磁共振技術;脂肪抑制的T2加權成像
【中圖分類號】R71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2
妊娠在晚期產生出血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前置胎盤造成的,同時其也嚴重威脅著胎盤的植入,在產前進行精確診斷有助于避免大出血以及其它相關并發(fā)癥出現(xiàn)。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性資料
挑選自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婦產科進行手術并最終被確診為胎盤前置以及伴胎盤植入的36例正常女性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颊吣挲g大致處于22至40歲之間,在剛進入醫(yī)院時有20例患者出現(xiàn)了無明顯外界誘因的不規(guī)則性陰道出血;除此之外有4例患者還伴隨有一定腹痛以及腹脹感;剩余12例患者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陰道出血以及腹痛腹脹感。本次實驗所選取的患者均是單胎性妊娠,其中頭位有33例,臀位是2例,橫位有1例。在挑選的患者中,有21例患者在手術之前只是簡單的進行了前置胎盤的手工式剝離,并保存了完整子宮;剩余15例均通過電刀進行局部的藥物植入,在進行了為期20天的治療后進行手術,結束之后絕大部分胎盤完成了剝離。
1.2設備以及方法
磁共振脂肪抑制T2是在MRI中較為常規(guī)的一個序列。通過這一技術能夠將不同器官組織在橫向中的馳豫差別進行反映,同時脂肪抑制還能夠使運動的偽影得到減少,并產生一定化學的位移偽影。本次實驗通過傅里葉式單次的激發(fā)自旋波來進行掃描,不同層次之間相距0.4到0.6mm,回波的時間為100至150ms。數(shù)據(jù)圖像均取自于膈肌以及恥骨部分。
1.3診斷標準
對伴胎盤或前置胎盤植入進行診斷的標準。在當前階段,通常使用臨床的手術以及病理檢測診斷相結合,在胎兒娩出之后,根據(jù)胎盤底部以及宮頸之間的關系來確定前置胎盤具體種類。將切除出來的部分肌層或者是整個子宮送檢,將子宮在肌層內部的見絨毛組織來作為診斷的依據(jù)。每一位患者在進行MRI的檢測之前均已完成了B超的檢查工作。
2 結果
2..1磁共振脂肪抑制T2檢查的實際狀況
通過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權成像可以對子宮與胎兒解剖的結構進行清楚展示,胎盤在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權成像中呈現(xiàn)出高信號。在選取的患者中有1例,胎兒出現(xiàn)畸形,在完成引產工作14個小時之后,胎盤出現(xiàn)了滯留,這在臨床層面被確診為前置胎盤以及半胎盤的植入。通過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權成像能夠發(fā)現(xiàn)在對腹部進行彩超檢查時在子宮前壁所附著的胎盤極為明顯,而盆腔的高回聲以及后壁分界卻相對模糊。同時該患者在手術時見胎盤這一組織之間粘連的較為廣泛,在手術后被確診是前置胎盤伴胎盤的廣泛植入。
2.2胎盤前置MRI與B超的檢查比較
在這36例患者里,被MRI診斷為胎盤中央性前置、部分前置、胎盤邊緣前置、胎盤低置的分別有27例、4例、4例、1例,這與在手術完成后的診斷相一致。對患者進行B超檢測的結果:27例是中央前置的胎盤,胎盤是部分前置的占5例,胎盤為邊緣前置的有3例,有1例沒有被檢出。詳情見表1。
2.3 MRI胎盤植入以及手術結果比較
有9例患者被MRI確診為胎盤植入,其中有1例是后、底以及右壁較廣泛的植入,1例前、后兩壁廣泛植入,6例存在前或者是后壁的胎盤植入,在進行手術時此類型相對容易進行剝離,和臨床病例的診斷相一致,另外1例出現(xiàn)誤診。
2.4前置胎盤與伴胎盤在進行植入診斷時符合的情況。在手術完成之后進行診斷,胎盤出現(xiàn)前置的36例患者中,胎盤以及子宮內肌壁存在正常分界的有11例,而剩余的25例存在有分界模糊不清現(xiàn)象。經(jīng)MRI診斷有9例屬于胎盤植入,與臨床病理檢查結果統(tǒng)一的有8例,還有1例存在誤診;在被確診為沒有進行胎盤植入的27例患者中,借助病理檢測發(fā)現(xiàn)其中7例呈現(xiàn)胎盤植入現(xiàn)象,同時還有7例漏診,這7例中前壁有4例,而非前壁則有3例。詳情見表2。
例數(shù) MRI的植入深度診斷 手術所見 病理檢查的結果
1例 5mm的后壁,9mm的底壁,7mm的右側壁 子宮壁以及胎盤內部組織間存在廣泛的粘連,同時以子宮后、底壁以及右側的壁為主 胎盤的絨毛組織以及植入肌層會伴充血與水腫
2例 3~5mm的前壁或是后壁 子宮在下段后壁的胎盤植入直至淺肌層 在肌層的內部發(fā)現(xiàn)了胎盤絨毛組織與鈣化
5例 6mm的后壁以及前下壁 下段大致是一個7至10厘米的完全性植入 肌層發(fā)現(xiàn)胎盤絨毛組織
1例 3mm的后壁 宮壁以及胎盤極易剝離 在肌層當中并未發(fā)現(xiàn)有胎盤絨毛組織
3 討論
對于前置胎盤而言,在臨床上的癥狀表現(xiàn)為沒有誘因、沒有疼痛性的陰道出血。國外相關研究表明出現(xiàn)前置胎盤的概率為0.51%至2.53%,而出現(xiàn)前置胎盤的患者中又有85%到97%為經(jīng)產婦。多次的分娩以及刮宮是導致這種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通過人工手段進行胎盤剝離在某些情況下會對子宮的肌層產生損害。這類病癥是婦產科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所以在進行手術之前一定要對胎盤植入以及前置胎盤進行精準的判斷,從而選擇出一種更為安全與穩(wěn)定的分娩方案。
在當前階段,對于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的診斷主要是借助彩超多普勒與MRI技術來完成,在臨床層面B超仍舊是主流和首要的選擇對象。通過B超進行檢測,不但可以在保證效率以及質量的前提下有效節(jié)省成本;還能夠反復進行檢查,提高胎盤檢出成功率,本次實驗僅有1例患者被漏診。除此之外,通過MRI還能夠評估胎盤的植入深度,確保在分界清晰時能夠讓胎盤自行脫落。總而言之,借助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權成像能夠對前置的胎盤進行良好診斷,從而對臨床手術方案提供有效評估以及精準判斷。
參考文獻
[1] 胡龍. 兇險性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的MRI診斷價值[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8.
[2] 韋樹長,陳文勇.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診斷胎盤植入的價值[J].醫(yī)學綜述,2017,23(09):1859-1862.
[3] 華建軍,蔣春景,朱碧蓮,樓建義,范徐妃,鄭秀娟,蔣曉春,丁明星.36例前置胎盤或伴胎盤植入的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權成像評價[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07):5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