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詩敏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有效教學這一教學理念應運而生。有效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全過程,獲取較大容量的知識。同時,有效教學充分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那么,怎樣才能更加科學地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呢?下面我談談幾點淺顯的策略。
關鍵詞:新理念;新方法;小學語文教育
一、小學語文教育的性質(zhì)及其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從人文性和工具性統(tǒng)一的角度界定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這意味著在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應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學中,做到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促進學生人格、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引導學生關愛生命、熱愛生活。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端正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對人文內(nèi)涵的深刻感悟。教師通過自我提升形成一定的人文情懷,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和培養(yǎng)學生對世界更高層次的理解能力。
二、新課程理念的簡介及特點
教學理念是對認識的集中體現(xiàn),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態(tài)度和觀念。教學理念有理論層面、實踐層面和學術層面之分,而新的語文教學理念從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自身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出發(fā),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新的教學模式。
三、有效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具體做法
3.1深入鉆研教材,精心備課
在語文教學中,要想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備課是重要的一環(huán),它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備課要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和備教法。備課的表現(xiàn)形式是教案,教案是教師備課的結晶,是進行教學的依據(jù),能使每一堂課都有明確的目的性、科學性、預見性和計劃性,并能合理地分配好課堂時間。當完成了教案的編寫后,再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把寫好的教案在頭腦中回憶一下,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步驟、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等方面進行通盤過慮,進而再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這對上好一堂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
要的。
3.2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學習不光是學生聽老師講這樣簡單的事,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方法從而獲取新的知識,這樣通過主動學習所取得的學習成果要比被動接受所取得的學習成果更加牢固和有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要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適當傳授一些學習方法,將能取得更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快樂、更有效地去獲取知識。
3.3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吃透教材,精心備課,制定出合理的、有利于開展合作學習的學習目標,設置具體的、有針對性的、難易適中的具有一定開放性和思考價值的探究任務。另外,學習內(nèi)容要多元化,聽、說、讀、寫、演各項訓練要相互穿插滲透,除小組討論外,還可采取辯論、競賽、演出、朗誦等多種方式,讓合作學習多樣化地滲透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某些成語時,教師可以采用靈活的分組辦法進行成語接龍比賽,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得學生掌握所學的成語。
3.4即時評價,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多邊活動。即時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準確、及時的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教學過程更趨完善,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學生所獲得的最經(jīng)常的評價是來自課堂上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鼓勵,所以課堂上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要進行即時評價,對每一個學生的出色表現(xiàn)都給一聲喝采,對每一次個性的表露都給予贊揚。這樣,在一次次的激勵中學生會獲得不竭的發(fā)展動力,品嘗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信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使自己的知識、技能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發(fā)展。
3.5創(chuàng)設情境,走入生活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巧設情境的方式使得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親臨其境的感覺,以此來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更深層次的理解。例如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古詩詞作為一種作者思想感情的表達方式,具備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學性,對這類作品學生理解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理解一首古詩詞,最重要的是理解作者向我們傳遞出來的思緒,而其在詩歌中的表現(xiàn)正是引人入勝的情境。所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就是通過老師對詩歌的理解,去還原詩歌原本的情境,從而讓學生更深刻的把握詩歌內(nèi)在的情感。
結束語
總之,探討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常論常新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還有很多,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使語文教學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周芬.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與方法[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2(4)14-15
[2] 劉春艷.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思考[J]科學咨詢,2018.2(3)71-71
[3] 林燕連.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7.3(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