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琳 陳立濤
【摘要】上饒秀美山水,擁有眾多名山名水,其中以三清山,靈山,龜峰為主要代表;同時,其奇妙的文化和獨特的人文風情對外國游客也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以“九華五老虛攬勝,不及靈山秀色多”的靈山為例,它有著世界罕見的環(huán)狀花崗巖峰林地貌奇觀和歷史悠久的道教文化。筆者認為,其旅游宣傳冊資料的翻譯,尤其是文化負載詞地處理好壞,直接關系到外國游客能否更好地了解上饒文化,促進上饒旅游業(yè)務的發(fā)展。
【關鍵詞】靈山;旅游文本;文化負載詞;翻譯策略
【作者簡介】姜琳琳,陳立濤,上饒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一、旅游外宣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負載詞
旅游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誘導功能,信息傳遞是前提,行為誘導是目的。在傳遞旅游信息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其包含的文化特性,也就是說,在英譯旅游文本這一跨文化交際活動中不僅要關注語言本身,更要關注語言承載的文化。文化差異處理的好壞是評判該旅游翻譯是否準確的重要標準。
文化負載詞又叫文化缺省詞,是指兩種語言中因歷史條件,地理環(huán)境,宗教信仰和社會習俗的不同在一些詞匯上出現(xiàn)文化內涵零等值或部分等值的現(xiàn)象。換句話說,“文化負載詞”是特定文化范圍內的詞,是民族文化在語言詞匯中直接和間接的反應。因此,在英譯文化負載詞的過程中,應在盡量保留中國文化信息的前提下,著重考慮受眾的接受能力,通過加注或解釋性的語言準確傳遞其文化內涵,使旅游文本原語信息最大限度地被游客接受。
二、靈山景區(qū)文化負載詞分類及翻譯策略
1.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不同國家由于不同地理條件會形成不同的生態(tài)文化。筆者在梳理上饒靈山旅游宣傳冊中文化負載詞時,發(fā)現(xiàn)其自然景觀文化詞常以四字格形式出現(xiàn),中國人看了會產生美的感受,但如果一字不漏地硬譯過里,反而會加重讀者理解的負擔,因此,在適當情況下進行刪減,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傳達信息這一目的。
2.景點名稱類。景點名稱的恰當翻譯對景區(qū)的發(fā)展有重要作用。靈山風景區(qū)景點文化內涵豐富,好的譯名不僅能提升景區(qū)知名度,還能讓外國游客迅速地了解景點文化內涵,拉動當?shù)芈糜螛I(yè)的發(fā)展。
【音譯+通名意譯法/注釋法】
靈山巖洞多為崩塌后巖塊堆積形成,多為歷代僧道修真悟禪寶地。靈山有幾十處洞穴景觀,主要有養(yǎng)真巖Yangzhen Cave (Cave for peaceful mind)、迷仙巖洞穴群MiXianyan Caves (Cave where even immortals may get lost)、花巖洞穴群Granite Cave Group、烏鴉弄母子巖WuYanong Cave (deep and dark cave inhabited by ravens)、夾層靈山洞穴群Interlayer Cave Group等。此外,靈山還有奇特的冰凌壁和回音壁。
靈山清泉有十余處,尤以峰之絕頂?shù)娜钬撌⒚?,主要有“水晶宮泉”Crystal Palace Spring、“珍珠涌泉”Pearl-like Running Spring、“龍井泉”Longjing Spring、“仙姑泉”Fairies Spring。靈山的清泉形成眾多的池塘與深潭,主要有石屏峰龍池Shiping Peak Dragon Pool、天池Heaven Pond、上下天塘Shang Xiatian Pool(Heavens water coming down to the earth)、南峰塘South Peak Pool等。
本段出現(xiàn)了大量景點名稱,大多采用音譯+通名意譯法?!皫r、池、泉、塘”是景點的通名,為常用名稱,宜用意譯法,符合忠實原則,其余部分采用音譯法,短小精悍。其中“迷仙巖”采用了音譯+注釋法,把“迷仙”注釋為“where even immortals may get lost”來體現(xiàn)該洞穴景觀神秘深邃,令人好奇不已,想一探究竟。
3.宗教文化類。靈山擁有豐富的宗教文化,其中以道教文化為主要代表。在翻譯宗教文化負載詞時可采取【增譯法】:
相傳,玄武是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這個龜蛇合體的景觀位于靈山太極巖之上,冥冥之中也表明靈山是一座陰陽協(xié)調的山,是一座有靈氣的山。
According to legend, this immortal is the 82nd incarnation of “Lao Tse”, the Supreme Lord. This landscape is located on the cliff of Taiji Rock in Mt. Lingshan, destined to show that Mt. Lingshan embodies the coordination of yin and yang, and that Mt. Lingshan features Taoist deities.
“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chuàng)世與救贖教化的太上道祖。太上者,萬物之所尊,常常分身下降諸界,傳教度人,弘揚道法。老子Lao Tse是老君爺?shù)牡谑耸阑?,著有震古爍今的萬經之王《道德經》。 通過增譯Lao Tse為Supreme Lord,外國游客便能很容易理解這一人物,并且激發(fā)其涉獵學習的興趣,進而了解更多關于道教始祖這一宗教人物的知識,從而有助于傳播中國道教文化,以實現(xiàn)翻譯目的。
三、結語
上饒市旅游資源豐富,加強旅游景點宣傳和開發(fā)是上饒市旅游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保證。上饒旅游文本中的文化負載詞,以靈山宣傳冊為例,蘊含了大量的地域文化信息,意義重大。筆者將這些文化負載詞粗做分類為生態(tài)、景點名稱、宗教文化這三類,并提出刪譯、音譯+注釋、增譯法,以期在傳遞文本信息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文化負載詞所帶來的信息缺損和文化誤導,從而實現(xiàn)上饒地域文化的對外傳播。
參考文獻:
[1]李中華.論旅游的文化特性[J].開發(fā)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