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煬
摘要:在目前初中英語口語考試的新趨勢下,地道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越來越重要。本文運用語料庫的研究方法,對初三年級學生口語中高頻詞make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make的一些用法上出現(xiàn)了有別于英語本族語者的現(xiàn)象,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須加以注意。
關(guān)鍵詞:語料庫;高頻動詞;初中英語口語
語料庫是一個由大量在真實情況下使用的語言信息集成的、可供計算機檢索的、專門做研究使用的巨型資料庫。筆者以高頻動詞make作為研究對象,試圖找出學生使用該詞的規(guī)律,借此探究語料庫在研究學習者對英語高頻動詞使用方面的具體應(yīng)用。
一、高頻動詞Make的主要用法
(一)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語料庫(SSDEFZC3)收集自首都師大二附中初三年級學生。首先,筆者使用檢索工具AntConc對make的相關(guān)詞形進行統(tǒng)計,并用英語本族語語料庫的子語料庫conversational corpus做對比,以考察英語學習者在總體頻率上的使用傾向。其次,針對make的用法,將檢索出來的用法進行分類,然后對學習者使用make的情況進行更細致的分析研究。
(二) Make的主要用法
在語料庫SSDEFZC3中,make的用法主要集中在前三類。初中英語學習者使用最多的是make的第一種用法(44.7%),即實義用法“produce sth”;其次為第二種用法delexical uses(34.2%), 即虛化用法,再次是第三種用法causative uses(13.7%),即使役用法。而在英語本族語語料庫中,make的用法則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使役用法(41.6%),虛化用法(33%),實義用法“earn (money)掙錢”(9.9%)。學習者在make的用法上與英語母語者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筆者又選取了本族語者使用頻率最高的第三種和第二種用法,即使役用法和虛化用法做進一步分析。
1.使役用法。研究發(fā)現(xiàn),從頻率上看,相對于英語母語者,學習者在make的使役用法的使用上出現(xiàn)過少的情況,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它在教材中的低出現(xiàn)率造成的,教師的輸入量可能不夠,因此會導致部分學習者對這類用法采用了回避策略。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者似乎比較喜歡“make+形容詞/動詞補語”的結(jié)構(gòu),英語母語者也常用這種結(jié)構(gòu)。通過觀察,筆者認為學習者可能是受到了其漢語遷移的影響。
2.虛化用法。make的虛化用法指的是已經(jīng)失去了其本身的實詞意義。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英語母語者的搭配分布要廣得多,出現(xiàn)兩次以上的搭配每10萬詞有86個,分布于15類詞中;在初中英語學習者語料庫中,出現(xiàn)兩次以上的搭配每10萬詞有38個,分布于3類詞中。
二、結(jié)論
首先,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在make的一些主要用法上還存在一定差距。這可能是因為學習者使用“先學易用”的語言策略,過多使用早期學過的用法,而對于自己不大熟悉的用法則采用規(guī)避策略。
其次,部分學習者喜歡使用“make+形容詞/動詞補語”結(jié)構(gòu)的使役用法,而英語母語者僅用一個及物動詞便可簡練地表達出相同的意思。
再次,學習者對make的一些主要用法的接觸存在局限性,以及課堂教學對于這些用法缺乏足夠的輸入,導致make使用差異的現(xiàn)象。
本研究對英語教學和研究具有積極的啟示意義。老師們可以自行建立學習者語料庫,通過語料庫中的數(shù)據(jù)了解學生在英語使用方面的真實情況,對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師還可以通過英語母語語料庫向?qū)W生展示英語母語者使用語言的真實情況和特點,鼓勵學生在英語詞語使用上遵循英語母語者的使用習慣。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