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順興
【摘要】在農(nóng)村初中教學中,名著閱讀和寫作在學生語文學習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意在對筆者所任教的兩個班進行教學個案研究。利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據(jù)分析法進行探討研究,從而增強其語文學習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文化修養(yǎng)。
【關(guān)鍵字】個案研究? ?名著閱讀? ?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3.34【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147-02
引言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2016學年秋季開始,全國對七年級學生在名著閱讀方面出了新的要求,每學期要完成兩部必讀名著,四部選讀名著。新教材對對寫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情感真摯,對自然社會及人生有獨特的感受與領(lǐng)悟。觀察生活要求多角度,捕抓豐富多彩的生活,及事物特征,表達要有創(chuàng)意。同時新教材建構(gòu)了由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的“三位一體”教學結(jié)構(gòu),凸顯了名著閱讀的重要性,為此,筆者選取自己所任教的兩個班,進行名著閱讀與寫作有效的鏈接的教學。
1.研究報告
1.1研究背景及對象
在新的語文教材中,初中學生課外名著閱讀與寫作的要求有了新的標準。語文教學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讓學生從愛讀,到愛寫這一過程轉(zhuǎn)化。教師在教會學生如何閱讀名著同時,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名著閱讀與寫作有效的鏈接。我這份研究是從自己接受初二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始的學生共96人,這兩個班學生大部分的學生住在農(nóng)村的村里,學生閱讀意識沒有得到轉(zhuǎn)變,寫作能力較為薄弱。
1.2研究時間:2019年至2020年
1.3研究方法
1.3.1文獻資料法
查閱相關(guān)教學文獻,電腦檢索國內(nèi)有關(guān)立定跳遠教學有效性研究的相關(guān)論文資料,為本文研究提供參考。
1.3.2問卷調(diào)查與分析
對所任教的兩個班進行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閱讀寫作的時長、興趣、喜歡的教學方式等。共發(fā)96份調(diào)查表,回收96份,有效率100%。
1.3.3數(shù)據(jù)分析法
通過采訪學生,把學生初一第二學期期末考中名著與寫作的得分成績總結(jié),我發(fā)現(xiàn)在學生上學年課外名著閱讀題與寫作都失分較為嚴重,兩個班總共96人,上學年名著占分有25分那么多,寫作50分,其中名著閱讀只有7% 拿高分,85%能拿合格分 ,8%竟然沒拿任何分。而作文,一等文16.67%,二等文56.25% ,三等文20.83%,四等文2.08%,竟然沒拿任何分竟然還有一個人。為了更好的了解并提高學生閱讀課外名著與寫作有效鏈接的效率,我制定了相應的行動計劃。
2.制定行動研究計劃
階段一:問題出探(1—8周)第1周,了解與分析閱讀與寫作情況;第2-5周,了解與分析閱讀與寫作情況;第6-8周,初步調(diào)整;
階段二:分析研究(9-14周)9-11周,提高閱讀質(zhì)量與寫作質(zhì)量;第10周,中段考并進行交流分享;第11-14周,調(diào)整對比,其中第十四周進行全級寫作競賽;
階段三:應用與完善,豐富閱讀分享的方法。讓學生愛閱讀(20周期末考)。
3.行動研究的第一階段:問題初探(第1周-第8周)
3.1問題的提出
3.1.1首先,學生不重視名著。部分學生愿意閱讀語文書以外的書,但卻以消遣的小說為主,他們不愿意接觸名著,甚至抵觸名著。
3.1.2其次,很多農(nóng)村學生不懂如何寫作,無素材寫作,不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感情。
3.1.3再次,學生雖已有一年的閱讀寫作經(jīng)驗,了解考試會考,但仍然不懂得做批注,不懂寫讀書筆記,沒有掌握正確完善的閱讀寫作方法。
3.2提出假設
是什么原因使得日常生活中農(nóng)村學生閱讀課外名著效率較低呢?我對其試做以下假設:
3.2.1由于鄉(xiāng)村學校,很多家庭的家長忽視了家庭教育,學生的閱讀意識沒有得到轉(zhuǎn)變,他們沒時間在課外教導孩子,導致孩子們迷上手機,游戲??磿x擇看通俗小說,對于名著,他們也看不進去。不看書的孩子們,面對寫作這一大難題無法入手。缺乏素材,“無米可炊” 。
3.2.2 由于教師對名著閱讀指導方法較為單一,導致學生沒有興趣閱讀,學生的感悟能力低了,語言表達能力沒能很好的提高。
3.2.3由于教師指導學生花了大量時間去按任務的閱讀,缺乏拓展,沒有與寫作鏈接,導致學生練習寫作更少,難以成長。
3.3初步調(diào)查
3.3.1. 問卷調(diào)查。針對以上假設,調(diào)查問卷設計如下:
(1)考查學生課外名著閱讀及寫作的興趣:是否樂意買齊教學要求的名著,包括必要閱讀與自主閱讀?是否能通過閱讀,能寫出感悟?
(2)考查教師布置閱讀任務,學生是否準時完成,學生對名著理解程度有多深?
(3)考查學生是否能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順利完成相應的閱讀感悟,并能通過自己的閱讀素材,了解相對應的寫作方法與反思。
3.3.2調(diào)查對象:初中二年級2個班級學生,共96人。
3.3.3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
在96份有效答卷中,80%的學生喜樂意買齊教學要求的名著,包括必要閱讀作品與自主閱讀作品,剩下的17%買齊了必讀名著,3%連必讀名著也買不全。近27%的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感悟,和寫作任務的完成效果感到不滿意或者很不滿意。對于閱讀課外名著和寫作有抵觸情緒的學生占25%。
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采取了相對應的指導閱讀方法調(diào)整:
4.1用多樣的名著閱讀指導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4.2指導學生開展特色名著分享會,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
5.第一階段行動研究的結(jié)果與反思
經(jīng)過第一階段的行動研究,學生在課外名著閱讀與寫作有效鏈接方面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家長也認識到課外名著的重要性,學生也慢慢展開閱讀。之前畏懼寫作的人,也愿意下筆寫了。每天基本不花時間閱讀,不寫閱讀感悟的學生占25%,第一階段結(jié)束后,這一數(shù)字已經(jīng)降到12%。
6.重新確認問題
通過調(diào)查問卷,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問題不可(下轉(zhuǎn)第150頁)
(上接第147頁)忽視:閱讀習慣的不同,寫作水平也會相應的不同。因此讓家長更重視閱讀,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記錄閱讀、交流閱讀寫作的方法是第二階段行動研究的重點。
7.行動研究的第二階段:分析研究,并找出有利、有趣的閱讀方法(第9周-第14周)
7.1問題再現(xiàn)
雖然通過問卷調(diào)查、采訪分析及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們寫作能力有所提高,但近15%的學生認為在閱讀名著與寫作難以鏈接,教師教學過程中缺乏方法指導,因而收效甚微。
7.2解決方案與行動計劃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幾種解決方案,制定了相應解決方案和執(zhí)行時間。解決方案具體如下:
7.2.1開展寫作課時,有效的鏈接名著內(nèi)容
根據(jù)部編版教材的名著閱讀與寫作要求,安排小組閱讀內(nèi)容,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促進“課外名著閱讀課程化”,同時針對對應閱讀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補白”、“續(xù)寫”、進行想象和新的創(chuàng)編等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7.2.2組織以名著閱讀為基礎,提升寫作能力為目的的多樣比賽
以名著閱讀為基礎,學生可開展多樣的比賽,例如:讀書筆記比賽、優(yōu)秀批注比賽、名著小論文比賽等。
7.3第二階段行動研究的結(jié)果與反思
在十四周的寫作競賽中得分可發(fā)現(xiàn),兩個班的一等文占了27%,二等文64% ,三等文9%,中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重,因此學生也希望能找到高效、有趣的閱讀寫作方法將是? 第三階段行動研究的重點。
8.行動研究的第三階段:應用與完善(第15周-第20周)
8.1問題再現(xiàn)
中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重,學生們的閱讀寫作方法仍然不夠完善,學生力求找到高效、有趣的閱讀方法。
8.2解決方案與行動計劃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幾種解決方案,制定了相應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具體如下:
8.2.1開設多樣的閱讀寫作形式
組織閱讀寫作方法的交流。因為每個學生的生理特點,生活經(jīng)歷各異,老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暢談閱讀課外名著時的感悟和困惑,撰寫小論文,展示小論文,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自信,找到自我。
8.2.2讓學生利用想象與聯(lián)想,拓展自己的思維
如:在品讀《三國演義》時,我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動手畫畫,把自己心中的曹操、諸葛亮等人物畫出來。在講《西游記》是時,可開展《我與孫悟空過一天》的寫作想象課,讓學生學會鏈接,掌握寫作方法。
8.2.3擴大名著閱讀的數(shù)量
教師可提出學生閱讀必讀名著與自主名著閱讀外,拓展閱讀,給學生推薦語文書中名作家的名作品,讓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樂閱讀。閱讀的書越多,學生的寫作素材更多,掌握的寫作方法更全面。
9.行動研究的評價反饋與反思
通過比較,閱讀寫作較為欠缺的學生在學期末的閱讀名著的質(zhì)量與效果明顯好于學期初,寫作水平也有所提高,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但在鄉(xiāng)鎮(zhèn)學校展開名著閱讀與寫作的有效鏈接,本身就是一件比較艱巨的任務,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xiàn)新的問題,教師將繼續(xù)觀察、考究,并努力解決問題。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農(nóng)村初中生名著閱讀與寫作有效鏈接的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19845)】
[參 考 文 獻]
[1]莫提默·J.艾德勒等:如何閱讀一本書[M].北京:商務印書局,2015.
[2]溫儒敏等:語文素養(yǎng)讀本叢書初中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