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豐小星
【摘 要】目的:將心理護理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樣本均選取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壓治療的老年患者,共100例,根據(jù)入院時間將樣本平均分為探究組和泛例組,泛例組實施傳統(tǒng)臨床護理,探究組實施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護理前,探究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與泛例組的數(shù)據(jù)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探究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泛例組(P<0.05);探究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94.00%)明顯高于泛例組(84.00%)(X2=9.5238,P=0.0020)。結(jié)論:將心理護理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效果顯著,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緒,還可以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理護理;高血壓;老年患者;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78-02
高血壓在臨床中是一種威脅性較高的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患者,導致該病癥發(fā)生的原因種類較多。隨著社會結(jié)構(gòu)逐漸變化,人們的飲食結(jié)構(gòu)也在逐漸變化,而且該病癥的治療周期較長,患者非常容易產(chǎn)生負性情緒,由于患者的年紀較高,對于疾病知識的接受程度較低,因此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本文針對為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樣本均選取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壓治療的老年患者,共100例。在患者及患者家屬完全知情的情況下,根據(jù)入院時間將其分為探究組和泛例組,每組50例。其中,探究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在58到87歲之間,平均年齡(72.56±5.31)歲;泛例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在59到88歲之間,平均年齡(73.67±5.45)歲。對比探究組與泛例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泛例組實施傳統(tǒng)臨床護理,根據(jù)醫(yī)院護理要求嚴格執(zhí)行相關護理措施。探究組實施心理護理,具體如下:(1)互信關系: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傾聽患者的要求,在日常交流中認可患者的觀點,多關心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為后續(xù)的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2]。(2)心理疏導:由于患者年齡偏大,在院治療期間極易產(chǎn)生暴躁、悲觀等不良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及時進行情緒疏導,與患者談論其感興趣的話題,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安撫患者的暴躁狀態(tài),提升患者對于治療的依從性。(3)語言護理:護理人員和患者在平常的交流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刺激患者,保持親切友好的態(tài)度面對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知識和治療方法要告知患者,平時多鼓勵患者,增加患者治療的決心和信心[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前后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利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進行測評,以50分作為臨界分值,高于50分則代表患者出現(xiàn)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負性情緒越嚴重。
對比兩組患者對于治療的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三個評價機制,計算總依從率,總依從率為完全依從與部分依從之和。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輸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情緒變化)行t檢驗,通過-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依從率)行X2檢驗,通過n%表示。P<0.05表示數(shù)據(jù)存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對于治療的依從率。
探究組患者的總依從率明顯高于泛例組(P<0.05)。詳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前后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
護理前,探究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與泛例組的數(shù)據(jù)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探究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泛例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會出現(xiàn)較多的心理問題,對于治療的依從性會有所降低,影響患者的治療,因此在其治療的過程中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降低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對病情的影響[4-5]。根據(jù)本文的研究結(jié)果可知:實施護理前,探究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與泛例組的數(shù)據(jù)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后,探究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泛例組(P<0.05);探究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為94.00%,泛例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為84.00%,相比之下,探究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更高(P<0.05)。
綜上所述,為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實施心里護理,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提升患者對于治療的依從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許永瑋.心理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2):77.
沈萍,顏敏.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運用心理護理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19(11):148+150.
丁洪利.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4):220-221.
景文華.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焦慮抑郁患者情緒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1):13-14.
彭道梅.分析老年高血壓護理中心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15):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