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肖
【摘 要】目的:研究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持續(xù)高眼壓下手術的療效觀察。方法:選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治療的56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上述患者分成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8例。對照組給予小梁切除術,觀察組實施周邊虹膜切除術,比較兩組手術效果和視力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43%高于對照組的78.57%;觀察組視力恢復水平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術后眼壓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持續(xù)高眼壓患者的治療中,采用周邊虹膜切除術,可使視力恢復更好,但是對于降低眼壓,小梁切除術效果要好,臨床上可根據(jù)病情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
【關鍵詞】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持續(xù)高眼壓
【中圖分類號】R77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32-02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前房角突然關閉而造成的眼壓持續(xù)升高的眼病,伴有視力下降、眼痛,同側偏頭痛,惡心以及嘔吐等癥狀,若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可在短期內失明。在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療中,通常采取手術治療,手術前需進行藥物控制眼壓,以降低術中、術后的并發(fā)癥,臨床上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有小梁切除術和周邊虹膜切除術[1]。本文就探討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持續(xù)高眼壓狀態(tài)下哪種手術方式更合適進行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參與本次研究,將這些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8例。觀察組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9.56±5.27)歲,病程為1~5d、平均(2.35±0.86)d;對照組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齡43~76歲、平均(59.67±5.32)歲,病程為2~6d、平均(2.42±0.93)d,對比分析兩組的一般治療,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進行術前檢查,術前1h,進行散瞳處理,采用阿托品酰胺滴眼液給予散瞳處理。對照組實施小梁切除術治療,麻醉后,采用穹隆基底做結膜瓣,制作鞏膜瓣,用角膜緣作基底,將合適的羊膜植片放置在鞏膜植床上,距小梁切口后緣2mm左右,切除1.5mm×2mm的小梁組織和部分虹膜,間斷縫合羊膜并固定在鞏膜床上,對鞏膜瓣進行復位,然后覆蓋在羊膜植片上進行連續(xù)縫合,手術完成后,給予穹隆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地塞米松。觀察組實施周邊虹膜切除術,麻醉后,以穹隆為基底的結膜瓣上作一邊長為4mm的切口,在角膜緣后界前0.5mm處板層切開,向前分離0.5mm,按壓切口后緣,使周邊虹膜自動脫出,修復虹膜,結膜復位固定,采用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有效率;對比兩組手術前后的視力和眼壓。
1.4評價標準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如眼痛、紅腫、視力模糊等基本消失,視力改善程度≥50%,中央前房深度增加>1.5mm;有效:眼痛、紅腫、視力模糊均有所改善,視力改善程度35%-50%,中央前房深度增加>1.0mm;無效:臨床癥狀無改變,前房深度增加小于1mm,有效率=(總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x±s”,t檢驗;計數(shù)資料:(n,%),c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有效率為96.43%;對照組有效率為78.57%,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手術前后視力、眼壓對比
兩組手術前視力、眼壓相比較,P>0.05;兩組手術后視力均有所增加,眼壓也有所下降,觀察組的視力較對照組要好,對照組的眼壓較觀察組要好,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眼科疾病,其治療原則是用藥物控制眼壓后進行手術治療,有些患者盡管給予聯(lián)合用藥,仍無法控制眼壓,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會導致嚴重的視神經損傷,因此,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減少對眼組織的損害,挽救殘存視功能[3]。
高眼壓狀態(tài)下,眼球炎性反應較重,充血明顯,術中、術后可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這與手術眼壓驟降,病變壞死血管被牽拉出血有關,在小梁切除術前行前房穿刺,放出房水,進行抗炎藥物治療,可避免惡性青光眼的發(fā)生。周邊虹膜切除術是常用的手術方法,將周邊虹膜切除部分紅魔組織,使后房房水流入前房,達到解除瞳孔組織的目的,常用于閉角型青光眼的手術治療中。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平均視力水平也高于對照組,說明周邊虹膜切除術整體效果較好,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術后的眼壓高于對照組,說明小梁切除術可更好的釋放眼壓,因此,兩種手術方式均有效,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來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
綜上所述,周邊虹膜切除術可更好的恢復視力,而小梁切除術可更好的釋放眼壓,根據(jù)臨床情況進行手術選擇。
參考文獻
楊德琪.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在閉角型青光眼治療中的臨床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0,24(01):50-51.
賈志軍,趙和,袁曉西,等.絲裂霉素C聯(lián)合虹膜激光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4(36):120-121.
楊靜雯,單武強,王娜,等.兩種不同術式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4(3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