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身邊存在著很多或熟悉或陌生的事物。然而,對于熟悉的事物,我們常常會掉以輕心;而面對陌生的事物時,我們反而會保持警惕。
俗話說的好,“熟能生巧”,那為什么熟悉的事物反而會使我們掉以輕心?倘若一位熟練的技術(shù)工人恰巧遇到一臺換了型號的機器,但他仍然還像往常一般操作的話,那么如若產(chǎn)生事故,后果的嚴重是難以想象的。人們掉以輕心是因為過于信任某一個人或者過分自信。人們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不論是業(yè)務能力多強的老司機,都沒法從容應對從駕駛盲區(qū)突然闖出來的小孩。越是熟悉就越應該打起萬分精神。
陌生的環(huán)境能夠使人清醒,這句話說的固然沒錯。面對陌生的事物時,人們只能不斷地探索,從而去尋求它其中的奧秘。新中國成立之初,新的體制、新的地位、新的環(huán)境……對于我們的黨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我們一代代偉大的領(lǐng)導人不驕不躁、兢兢業(yè)業(yè),始終理智地進行探索,清醒地看待國情,不斷加深改革開放,才得以如今讓這一頭沉睡的雄獅逐漸蘇醒。
但有時候事實也并非完全如此。當一名與同伴走散的旅行者在荒郊野外迷失方向時,陌生的環(huán)境往往不會給予他清醒,反而讓他更加慌亂。當一個人心急如焚,為了尋找一條出路而方寸大亂時,他只會越來越迷茫,越發(fā)不知做何選擇,恨不得一鍬挖個井,始終找不到出路,甚至做出一些讓自己后悔一生的事。
那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答案很簡單:冷靜。無論熟悉或陌生,我們都應該時常保持著一顆清醒的頭腦,黑白分明?!吧趹n患,死于安樂”,唯有時刻警惕、處處細心,方能不在關(guān)鍵時刻掉鏈子,方能最終成就一番大事業(yè)。
生活是一門藝術(shù)。不因噎廢食,不因小失大,不掉以輕心,不自不量力,不妄自菲薄。以一顆平常心接納萬物,用清醒的頭腦處理問題。生活如水,“清醒”為舟,泛舟而行,方知海之遼闊;生活如山,“清醒”為引,循路攀登,方知山之奇?zhèn)?生活如歌,“清醒”為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優(yōu)雅。
作者簡介:朱奕騁,男,籍貫:上海,學歷:高中,學校:上海中學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