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易書
【摘 要】目的:將CEA、AFP和CA242用于胃癌患者病理診斷,進而評估其預后效果,并探討其與胃癌臨床病理生物學行為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相關性。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03月至2019年09月期間收治的42例初診為胃腺癌的患者(試驗組)與42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使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兩組血清中CEA、AFP和CA242表達水平,同時評估其臨床意義。結果:兩組血清中CEA、AFP和CA242相比,試驗組血清中CEA、AFP和CA242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血清中CEA、AFP和CA242可作為檢測胃癌患者微轉移的分子標志物,其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未來可作為胃癌的預后評估因子。
【關鍵詞】CEA(血清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CA242(胃腸道癌抗原);胃癌;病理診斷;預后評估;
【中圖分類號】R735.2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70-01
胃癌在臨床上是最為常見的癌癥類的疾病之一。近幾年,該疾病以逐年上升的趨勢在發(fā)展,在惡性中腫瘤中也是屬于首屈一指[1]。而在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通常以胃鏡為主,但是,由于胃鏡檢查是需要進入人體內進行具體的操作,因此,在臨床上不被人們所接受[2]。故選擇合適的檢查手段及方法就顯得格外重要,不僅可以用于對于胃癌的早期預防、診斷,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而腫瘤標志物是發(fā)現(xiàn)胃癌惡性腫瘤的關鍵點,臨床上,對于其的檢查有CEA、AFP和CA242等。故本文主要是研究將CEA、AFP和CA242用于胃癌患者病理診斷,進而評估其預后效果,并探討其與胃癌臨床病理生物學行為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03月至2019年09月期間收治的42例初診為胃腺癌的患者(試驗組)與42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診斷標準與排除標準,(1)診斷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確診后接受胃大部分切除術,術前均未行輔助治療;②年齡20~70歲;③自愿接受本試驗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急性胃病、重癥胃炎、呼吸衰竭、肝腎功能衰竭等嚴重疾病;②同時參與其他臨床試驗研究者;將42例患者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分類:①腺癌分化程度:高、中分化腺癌:23例,低分化腺癌:19例,淋巴結轉移:31例,血行及種植轉移:3例;②按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 1997年修訂的PTNM分期標準: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16例, Ⅳ期14例,③腫瘤體積的大小:≥5 cm:23例,<5 cm:19例。對照組:42例,男性1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55.12±2.30歲;試驗組:42例,男性2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58.62±1.3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與性別上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5ml,靜置30min后,以30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待檢。血清中CEA、AFP和CA242使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該檢測所用的儀器是全自動化學發(fā)光測定儀(儀器型號:SMART300、廠家:武漢明德生物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血清中表達水平
1.4統(tǒng)計學方法CEA、AFP和CA242
這次實驗研究利用SPSS21.5的統(tǒng)計學方法,實驗中的研究人員就是利用這種統(tǒng)計學方法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系統(tǒng)規(guī)范的統(tǒng)計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是t,計量資料是(-x±s),(P<0.05)意義是差異有統(tǒng)計學。
2 結果
2.1比較兩組血清中CEA、AFP和CA242表達水平
兩組血清中CEA、AFP和CA242相比,試驗組血清中CEA、AFP和CA242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胃癌對于人體的健康危害是極大的,據(j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近幾年,胃癌以每年上升的趨勢在發(fā)展,可以達到10%,而中國患有胃癌的人就占到5%左右。然而,多數(shù)患者就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極大增強了治療的困難,且不利于臨床療效及術后生存率的提高。故臨床上人們對血清腫瘤標志物進行深入的探究,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對胃癌的影響,從而找到適合于治療胃癌,較敏感性、特異性的血清標志物。
近幾年,人們對于胃癌的診斷主要是從病理學、內鏡與影像學進行檢查,但是,這些方法在臨床上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限制,作用不廣泛。在這樣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對于胃癌的研究實驗證明,對胃癌的腫瘤的標志物進行檢查,對于胃癌的治療有重要的價值。因為CEA屬于血清糖蛋白,其對于腺癌的治療具有顯著的價值[3]。而CA242是一種糖鏈黏蛋白,其與癌細胞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性,且在臨床上對于大腸癌于胰腺癌診斷,其特異性表達的充分[4]。同時,經研究表明,AFP在胃癌中檢查出陽性的概率顯著降低[5],與本次實驗研究中,試驗組血清中CEA、AFP和CA242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的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血清中CEA、AFP和CA242可作為檢測胃癌患者微轉移的分子標志物,其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未來可作為胃癌的預后評估因子。
參考文獻
[1] 王卉,閆洪凱,徐可,等.老年胃癌基礎研究進展及臨床特征探討[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
2015,21:437-440.
[2] 楊建波.胃鏡結合CT檢查對進展期胃癌的術前分期及手術治療的臨床指導意義[J].河北醫(yī)藥,2015,36:380-382.
[3] 姬曉紅,孫玲.血清CEA、TPS、VEG聯(lián)合檢測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實用預防醫(yī)學,
2014,21:1129-1130.
[4] 陳園園,薛苗,李銘一,等.流式熒光技術檢測CA242對胰腺癌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華胰腺病雜志,2015,15:369-372.
[5] 鄭海倫,趙睿,李大鵬,等.腫瘤標志物DCP和AEP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