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順 張艷 倪冬 程銳
摘 要:針對市場反饋的某輕型卡車換擋卡滯問題進行調查分析,通過主觀評價并利用GSQA檢測設備,對問題車型進行排查,明確故障原因并制定了改進措施。通過對改進車輛后測量的再次測試評價,驗證了改進措施有效。關鍵詞:GSQA;換擋卡滯;同步沖量中圖分類號:U46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11-137-03
Abstact:?According to the market feedback of a light truck shift proble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rough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 the use of GSQA detection equipment, the problem model to check, clear the cause of failure and formulate improvement measures. Through the re-test evaluation of the improved vehicle measurement,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verified to be effective.Keywords: GSQA; Shift Performance; Shift CurveCLC NO.:?U467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1-137-03
引言
對于近幾年的輕卡市場來說,各項先進技術應用明顯加快,許多乘用車及重卡上的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輕卡車型上。這說明用戶對于輕卡的訴求也不僅僅停留在之前的作為生產資料上面,對于駕乘的舒適性、安全性及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的需要也越來越強烈。而對于目前占主體的手動檔輕卡產品來說,換擋舒適性的提升能明顯提升用戶的駕乘感覺,提升產品品質。本文基于目前先進的GSQA換擋測試設備,對輕卡用戶普遍反饋的低檔位換擋卡滯問題進行測試,并通過對測試數據的分析,制定改進措施,同時對改進后的車輛進行再次評價,驗證了改進措施有效。
1 現狀說明
通過對質量數據的分析并經過市場調研,對于某款輕卡車型,用戶普遍反饋存在檔位卡滯的問題,特別是在低檔位換擋時。針對這一情況,質量部門組織了該車型以及標桿車型和其他對比車型的換擋性能主觀評價,結果為目標車型的2檔升3檔過程中,檔位有明顯的卡滯感覺。
通過表1的分值對比及存在問題的說明,目標車型的卡滯問題主要為2檔升3檔時發(fā)生,與市場質量數據及調研結果相同,下面將利用GSQA設備進行測試分析,查找卡滯原因。
2?測試分析
通過之前的研究[5],現階段對于換擋性能的計算公式主要依據下面的公式進行:
相關參數的定義可參考文獻[5]說明。
通過上述公式分析得出:只有同步器提供的同步力矩大于或等于此時目標檔位的慣性力矩時,變速箱才能順利換入檔位,否則就會出現卡滯及換擋力大的問題,因此通過測試同步沖量的數據就可以對換擋性能的優(yōu)劣進行客觀評價。
為準確測試評價換擋的客觀數據,目前主要采用的為英國里卡多公司研發(fā)的GSAQ設備[6],其包含的數據分析軟件可自行設置數據采集通道、自動識別換擋位置,同時可基于里卡多公司的數據庫系統(tǒng)對評價車輛進行智能分析。
通過對目標車型的GSQA測試,并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圖3為測試的換擋沖量數據,從中可以看出2升3檔時的數據明顯偏大,且通過分析圖4的2升3檔F-s曲線,在同步器同步前段有明顯的換擋力波峰,給駕駛員的感覺就是卡滯。
為進一步分析造成卡滯的原因,調取2升3檔F-t換擋曲線進行研究,發(fā)現其在預同步階段時間過長,同步器不能快速順利進入下階段的同步過程造成了換擋卡滯的問題,同時帶來了換擋沖量的增加。
3 改進措施及樣件驗證
針對預同步時時間過長造成的卡滯問題,結合變速箱換擋同步的原理及對比同類正常的車型數據及標桿車的數據,發(fā)現在初始的進檔力方面,故障車要明顯小于同類車型,這就造成了在進入同步過程之前,同步器的撥叉力小,同步環(huán)不能快速有效的進行預同步的排油從而進入正式同步階段,需要持續(xù)增大換擋力后才能順利進行同步過程;因此改進措施為將變速箱的靜態(tài)進檔力參考標桿車型進行提升,具體措施為增大變速箱上蓋3檔鎖止彈簧的剛度,用以增大換擋力。
針對改進后樣機進行裝車,同時對改進樣車再次進行GSQA測試驗證,通過對測試結果的分析,2檔升3檔的換擋沖量已降低,達到要求;F-s曲線也顯示前段的換擋力波峰消失,同時主觀評價卡滯感覺改善明顯。
4 總結
通過GSQA測試,能夠客觀的描述車輛換擋性能的優(yōu)劣;通過對具體換擋曲線的研究分析,??能夠幫助設計人員快速準確的查找換擋中問題并提出可靠的解決方案,大大縮短了分析改進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惟信,汽車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2] 陳家瑞,汽車構造(第二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3] 蘭燕東,汽車同步器換擋性能的評價[C].汽車工程學會傳動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1990.
[4] 趙世琴,黃宗益,陳明等,同步器換擋接合過程的數學模型[J].同濟大學學報,1999,26(6):676-680.
[5] 張艷,徐順,李青章,倪冬,淺析商用車換擋性能的影響因素[J].汽車實用技術,2017(8):178-180.
[6] 徐順,李青章,司志明,何果,基于GSQA設備的車輛換檔性能測試分析[J].汽車實用技術,201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