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宇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身為一位歷史老師,應該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能力、創(chuàng)新的能力以及終身發(fā)展的能力,這也是歷史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目標。但現階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不高漲。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個性受到壓抑,能力受到制約,甚至對歷史課堂產生了厭倦。這就要求我們歷史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那么要怎樣我們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備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質量
想要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是精心備課。備課的質量直接影響了課堂的質量和效率。因此,作為歷史老師,在上課之前必須百分百備好課,精心積累備課資料。教師把收集的知識、歷史材料等展示給學生,同時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知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目標,不僅要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目標,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二、直觀導入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每一門學科有它的獨特之處,因此在老師授課的過程中,應該讓我們的學生深切感受到課堂的獨特魅力。歷史也是如此。在具體歷史課堂中,由于有些老師對于歷史內容缺乏深層次的了解,不能很好地突出歷史特色,缺乏歷史味道,導致學生無法體會到歷史蘊含的內容。因此,我們在歷史教學中要突出歷史學科的特性,必須要旗幟鮮明地體現歷史思維,突出歷史特色,讓學生通過歷史課的學習達到以史為鑒服務人生的目的。為此,歷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結合使用掛圖、模型、投影、錄像、多媒體等直觀手段,展示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等,不僅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歷史學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集中上課的注意力,打破時空的限制,激發(fā)學生思維,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因此,加強直觀教學,上出歷史課堂教學的學科特色,可以很好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有效性。
三、創(chuàng)新的課堂形式,激發(fā)課堂積極性
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覺得乏味無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的效率。因此,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說、學生聽”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天性,利用學生的特點設置有趣的課堂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多樣化、靈活的課堂模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善于將名言、經典的幽默故事、成語、俗語、詩詞等知識及時有效地引入課堂。有趣的課堂形式可以是分組競賽、選課堂最佳小組、最佳表現者等,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集中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新的課堂形式,把學生注意力、創(chuàng)造力集中起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四、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歷史教師自覺提高自身素質與能力,讓自己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從而得到學生的信服,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關愛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用心靈去溝通,用感情去激勵,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個性愛好得到充分發(fā)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動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時,歷史老師也應該在課堂上積極鼓勵學生對學習的歷史內容提出疑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同的質疑和見解。培養(yǎng)孩子的懷疑精神,提高歷史課堂的學習效率。
以上是自己對提高歷史課堂有效性的幾點看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從教師、學生兩方面出發(fā),作為老師,要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充足地準備每一節(jié)課,用精彩而飽含激情的語言感染學生,同時深刻地反思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且,應該與學生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中要注重學生發(fā)展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意愿,以歷史史料為依托,讓學生了解真實的歷史。通過多樣化的課堂形式、歷史事件展現方式來吸引學生,讓學生感覺到歷史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中國學術期刊網《談歷史課應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教學效果》.鮮春容.
[2]《名師講述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馬立.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3]中國校外教育《歷史課教學之我見》.段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