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曼芝
摘 ?要:信息技術作為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一門學科,在現(xiàn)代的初中教育體系之中占有很重要的教育地位,其能夠為學生未來融入信息社會奠定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基礎。然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模式的進步道路上卻始終存在著初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差異這一絆腳石,這極大程度上延緩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究前進的腳步。為了教育工作中能夠更好地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應該首先對初中生信息技術能力存在差異的原因展開探究,以使教師能夠從根源出發(fā)緩解或是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學生;能力差異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數字化進程日益推進,擁有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已經越發(fā)成為現(xiàn)代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正是初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的重要教育目標之一。然而信息技術課程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存在著諸如教學效率較低、教學模式較為機械化等諸多的不足,這極大程度是由于初中生信息技術能力存在差異而導致的。為了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推動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教師應該抓住這一問題的核心,即初中生信息技術能力差異存在的具體原因展開探究,為后續(xù)教師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更加具體的方向。
一、信息教學設備存在差異性
受客觀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各個初中的教學資源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在信息教學設備的差異之上。信息教學設備存在的差異性作為客觀因素,往往會對學生的信息能力提升帶來極大的影響。一般而言,初中校園中具備完善的信息技術教學設備,往往能夠使學生在良好的信息設備接觸環(huán)境下更加直觀地操作信息技術設備,從而實現(xiàn)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反之,在信息技術設備資源較為稀缺的環(huán)境下,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常常處于抽象階段。這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不利于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在客觀環(huán)境的作用下,初中生的信息能力差異將越發(fā)地加劇。
然而隨著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個初中校園中信息教學設備存在的差異性也在日益減小,教師與學生漸漸擁有了更加完善的信息技術學習環(huán)境。這就要求教師應該積極地學習信息設備的管理方式與正確的操作方法,使信息教學實踐中能夠切實地組織學生操作信息技術設備。并且信息技術教師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還應向學生不斷強調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操作方式,使學生能夠良好地對待信息技術設備,維護信息技術學習環(huán)境。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能夠更好地維護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學習環(huán)境,從而不斷降低信息教學設備所導致的學生信息能力差異。
二、教師授課思路存在差異性
由于信息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現(xiàn)代化教育學科,大部分信息技術教師還未形成專業(yè)的、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體系,大部分教師的授課思路存在一定的機械性與割裂性。這極大程度導致了初中生信息能力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學生信息能力差異。因此,教師應該及時地認識到傳統(tǒng)學科的教學方法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之間存在的割裂感,看到傳統(tǒng)授課思路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積極地尋找與信息技術教學相適應的授課方式,學習優(yōu)秀信息技術授課的模式,在不斷實踐新的授課思路中找到良好的教學模式,不斷減少授課思路造成的學生能力差異。
例如教師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積極地嘗試項目教學法這一符合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在Excel表格工具教學的單元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個如整理運動會數據的主題項目,使學生在項目任務的驅動下開展課堂學習實踐活動。在項目任務的驅動下,學生既能綜合性較強地運用課程中所學到的Excel表格工具,加強教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性,又能在實用性較強的主題下更加直觀地認識到表格工具的現(xiàn)實應用意義,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師對教學思路的創(chuàng)新能夠使課堂教學模式更加能夠凸顯出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質內容,從而減少初中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差異。
三、學生學習狀態(tài)存在差異性
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之間的差異性是居于主觀層面影響初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導致學生能力差異的重要影響因素。受多種客觀因素的限制與制約,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了解較少,其認為信息技術的應用意義較低,導致難以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這使得該部分初中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略低于興趣驅動下學習信息技術內容的學生,導致二者之間的能力差異逐漸深化。
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教師應該更多地應用生活化的資源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之中。例如在《因特網應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因特網的操作實踐中,可以使學生搜索一些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內容與學生感到好奇的問題,使學生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認識到因特網的實用性,從而使學生看到信息技術應用范圍的廣泛性。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產生深厚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思維活躍性,拉低學生學習狀態(tài)存在的差異。
通過筆者在以上內容中對初中生信息技術能力差異存在的具體原因所進行的分析,可以幫助教育工作者們更加宏觀地認識到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尋找問題的解決策略,從根本上推動信息技術課程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肖棟梁.農村初中生信息技術能力差異探究[J].信息周刊,2018(19).
[2]董娜.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