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良 劉淑娜 蒲娜利
【摘要】公路排水不暢,在夏天,如果發(fā)生持續(xù)降雨或暴雨天氣,將導致路面積水嚴重,甚至引發(fā)城市內澇,給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在加強公路施工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考慮道路排水問題,對道路排水進行科學設計,避免后期使用過程中,因降雨導致排水不暢毀壞公路,影響使用壽命,甚至引發(fā)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本文對公路排水設計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城市道路? 路基路面? 排水設計
公路排水不暢,在夏天,如果發(fā)生持續(xù)降雨或暴雨天氣,將導致路面積水嚴重,甚至引發(fā)城市內澇,給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在加強公路施工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考慮道路排水問題,對道路排水進行科學設計,避免后期使用過程中,因降雨導致排水不暢毀壞公路,影響使用壽命,甚至引發(fā)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一、積水對于道路的損害
水害是使道路受損的最嚴重的誘因之一?,F代道路路面多為瀝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排水不暢,非常容易出現沉降、裂縫、松散、基坑等現象,如果任由積水不斷浸泡道路,長此下去就會產生裂縫,使瀝青黏附性降低。積水從該裂縫向四周流動,又極容易對周圍的路面產生影響,破壞路面整體結構的完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水的侵蝕作用下,會在裂縫處形成泥漿噴出,導致路基松軟,支持力減小,路基如果出現了不均勻沉降,在交通壓力和負載的作用下,也極容易產生路面破碎、錯位和裂紋。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逐步加速,逐漸增加的道路面積與城市中心的區(qū)域規(guī)劃產生了一定的矛盾問題。目前,我國建筑工地和市區(qū)道路占城市總體面積的15%-20%,有的城市已經超過了國外的一些大城市,達到35%-45%。為了協調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妥善處理好城市道路施工對土地資源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把握好城市道路建設與城市環(huán)境保護的現實關系,我們應加強對路面積水的控制。
二、路基路面排水的原則
(一)路面排水設計原則
①路面內部排水系統中滲入路面結構內的水量小于各項排水設施的泄水能力,上游排水設施的泄水能力不能超過下游排水設施的泄水能力;②滲入水在路面結構內的最大滲流時間,冰凍地區(qū)不應超過1h,非冰凍地區(qū),重交通流不應超過2h,輕交通流不應超過4h。滲入水在路面結構內的滲流路徑長度不宜超過45m~60m;③各項排水設施不能被滲流入路面結構或路肩中的水帶來的細料堵塞,確保系統的排水能力不隨時間推移而很快喪失。
(二)路基排水設計原則
①路基排水設施需與農田灌溉設施結合,必要時可增大邊溝斷面;②設計前應進行實地踏勘,考慮路基排水與橋涵構筑物相結合,地下排水與地面排水結合;③對于路基排水困難及不良地質路段的特殊路段,應結合路基防護與路基處理進行綜合排水設計;④路基排水設計需結合當地具體情況,盡量就地取材,達到穩(wěn)固實用又經濟效益的效果。
三、道路路基排水設計
(一)設計好邊溝
邊溝是道路路基設計過程當中最容易出錯的部分。我們在對邊溝進行設計時,最需要注重的就是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施工過程要充分的符合道路路基的設計標準。設計過程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將設計的基礎建立在建設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上,例如我們在進行邊溝設計的時候,要結合到所處環(huán)境的地質水質以及氣候條件。設計時,為了防止道路路基邊溝出現積水的現象,通常情況都會采用梯形的設計,同時采取填筑邊溝為主要的組成部分。這里還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對邊溝的坡度進行控制,如果坡度出現過陡的情況,就會造成積水排水過快,而不利于下一級處所的排水,如果坡度過緩,就會造成排水時間過長,甚至下滲至底層。
(二)截水溝
截水溝是運用攔截以及排除挖方路段路基上方自然斜坡地表徑流的方式,避免造成水流沖刷和侵蝕挖方邊坡以及路堤坡腳。在進行設計和施工的時候,要結合建設地點的實際情況,對截水溝的適宜排水口的引申范圍做出科學合理的布設,在填方路段對于匯水面積較大的高長路堤段,匯水側坡腳2m以外應設路堤截水溝,這樣有利于填方路堤的穩(wěn)定,與此同時,還能將路面采用集中截流式排出的路面水通過邊坡急流槽引至排水涵洞排出。
(三)地下排水設計
地下水對路基的沖刷作用比較強,影響著路基的穩(wěn)定性。地下水主要是從地表水滲入到地下的,形成一種徑流,逐漸流到路基地區(qū),對路基起到沖刷作用。通常使用的排水設施主要有暗溝、滲溝、滲井等等,這些排水設施排水量一般,但是其施工要求卻是非常高的。在暗溝、滲溝和滲井這三種排水設施中,運用最多的就是滲溝。因為滲井很少被運用,對排水設施進行設計時幾乎不會考慮到滲井,暗溝也是很少用的,因為暗溝的結構非常簡單,其流水量根本不需要計算,所以滲溝就被廣泛運用起來,地下排水設計主要就是對流量進行計算和對滲溝反濾層的設計。在路基兩旁設置邊溝,并在邊溝下設置滲溝,具體采用透水土工織物,路基寬度較大時,也可考慮增大滲溝的開挖深度或同時在道路中線和路基兩側開挖三條滲溝的方案。當滲溝設置在中間時,可考慮將中央帶的水匯入滲溝排出。
(四)綠化帶排水設計
城市道路的中央分離帶和人行道兩側都會進行綠化處理,這些綠化區(qū)域的排水也至關重要。為保證城市道路的美觀,每年都會對道路的綠化帶進行不定期地澆水濕潤和施肥養(yǎng)護,這些綠化措施的水流會滲透到路面結構中,因而需開展有效的綠化帶排水設計。綠化帶排水通過將綠化帶的水分沿著道路縱坡向下排放,并集中到排水井和排水管中,同時為降低綠化帶雨水向道路路面的滲透,在綠化帶和道路路面的連接處采用防滲土工膜進行防水處理,及時將綠化帶積累的雨水排放到排水系統中。
四、結束語
路基作為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道路功能的發(fā)揮提供基礎支撐。因此,在路基設計前,應進行盡可能細致的調查,并收集盡可能詳細的基礎資料;在路基設計中,以確保路基整體穩(wěn)定性為前提,綜合考慮人與自然等因素,為設計出一條“安全、暢通、舒適、和諧”的城市道路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玲玲.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的思考[J].四川水泥,2016.
[2]許慧.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的路基路面綜合排水系統設計[J].交通世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