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送 (廣東湛江嶺南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生本教育是1999 年由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提出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關于生本教育的內(nèi)涵,多數(shù)人認為生本教育是相對于師本教育而言的,是“以生為本”和“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在解讀生本教育的內(nèi)涵時,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總編、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會長呂達認為“生本”還可以理解為“以生動為本”和“以生長為本”。在他們的觀點基礎上,筆者對生本教育的內(nèi)涵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和解讀,形成了“三維四象”生本教育的思想,并初步開展了基于這一思想的課堂教學程式構建與實踐。
教育教學的本質是一種生命活動,是立體的,即“三維”。透過“三維”,我們就能夠觸摸到事物的“體”,并把握脈絡和掌握規(guī)律?!叭S”的任何一端發(fā)生變化,“體”就會發(fā)生相應變化,由此知變、識變和懂變?!独献印吩唬骸暗郎唬簧?,三生萬物。”而萬變不離其宗。宗是什么?宗就是“本”;宗在哪里?宗在“三維”。知道了“體”,還需要懂得“面”,方能辨認個體。即教師眼中不僅要有學生,還要有生命乃至生態(tài),所以要建立“四象”的概念。不同領域對“四象”的表述有別,如地理用春、夏、秋、冬表示溫差與氣象;幾何用X 軸、Y 軸垂直交叉表示象限;人事用吉、兇、悔、吝表示順利與阻礙?!兑讉鳌吩唬骸疤珮O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無窮,無窮復歸太極?!比绻呀逃虒W視作太極,那么教師和學生就是兩儀,師生兩儀互動形成課堂教學的“四象”(生活、生動、生長、生成)。“‘四象’潛藏了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知道‘四象’,就知道了事物的特征、明確了方向,也就懂得化解之道??傊?,‘三維’可察‘變’,‘四象’以明‘化’。”
“三維四象”生本教育思想內(nèi)涵由“三維”和“四象”組成(圖1)。“三維”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遵循“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和“以生態(tài)為本”的思想,并用這些思想去引導學生成長為具有生命情懷和生態(tài)思維的人;而“四象”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可從“以生活為本”“以生動為本”“以生成為本”和“以生長為本”落實以人為本的社會價值和教學目標。從形態(tài)結構上看,可以看出“三維四象”生本教育的思想內(nèi)涵像個“人”,凸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從整體上看,“以學生為本”是核心,“以生命為本”和“以生態(tài)為本”是由“以學生為本”這個核心含義發(fā)展出來的宏觀含義;“以生活為本”“以生動為本”“以生成為本”和“以生長為本”則是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微觀的操作層面的含義。該4 個操作層面的含義猶如4 條彩帶,共同構成了“活”“動”“成”“長”的美妙而生動的畫面。這與當代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先生倡導的“學生成長在活動中”的教育理念相吻合。如果把“三維四象”生本教育比喻成一棵大樹,那么“以學生為本”就是枝條,“以生命為本”和“以生態(tài)為本”分別是樹莖和樹根,“以生活為本”“以生動為本”“以生成為本”和“以生長為本”都是樹葉;樹葉通過光合作用能夠為枝條、樹莖和樹根制造有機物,而樹根能夠為樹的其他部分提供水和無機鹽;教師則如“三維四象”生本教育這棵大樹的輸導組織,負責傳送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等養(yǎng)料,但不能只做導管,也不能只當篩管,否則學生容易出現(xiàn)學不會、學不了的問題,從而產(chǎn)生厭學的現(xiàn)象。
“三維四象”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思想,也是一種教學方式,是實現(xiàn)教育與教學相互融合的嘗試?;谶@一思想進行的課堂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教無定法”,但可以按照一定程式開展基于這一思想的課堂教學。為此,筆者構建了圖2 所示的程式。也就是說,在“三維四象”生本教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生命情懷和生態(tài)思維,并從“以生活為本”“以生動為本”“以生成為本”和“以生長為本”等途徑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使所培養(yǎng)的人和自己都能成為具有生命情懷和生態(tài)思維,即具有生態(tài)文明素養(yǎng)的現(xiàn)代公民。
因此,“三維四象”生本教育課堂教學為了學生,相信學生,依靠學生,通過發(fā)揮學生最大的作用,共同生成教學的過程,使學生在一種自由和諧的氛圍中情感不斷得到陶冶、美化,使課堂成為學生的“情感滋養(yǎng)站”;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和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在評價中提升,在交流中碰撞,在共享中進步,使課堂成為學生的“思維碰撞域”;挖掘并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悟,使課堂充滿生活的趣味與人情味,使課堂成為學生的“生活現(xiàn)場”;講究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體驗生命的奧秘和生態(tài)的規(guī)律,感悟生命的魅力與意義,并從生動的講解中得到震撼和感動,從而成長為具有生命情懷和生態(tài)思維的人,使課堂成為學生的“智慧成長園”。
按照“三維四象”生本教育思想內(nèi)涵和程式,筆者曾在高一級所任教的4 個班級中隨機選擇高一(2)、(4)班為實驗班,高一(1)、高一(3)班為對照班進行了試驗。一年后,實驗班學生的課堂學習氣氛、生物學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合作探究的參與性、主動提問的積極性、學習任務的完成度、整體和個體的精神面貌以及學習成績等方面均比對照班要好。就拿生物學的學習成績來說,對兩學期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表明:實驗班平均分、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分別為80.4 分、41.0%和97.4%,分別比對照班高出4.9 分、9.9%和8.9%(圖3);經(jīng)過t 檢驗發(fā)現(xiàn),平均分的|t|=3.220>t0.05=2.776,但<t0.01=4.604,而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的|t|分別為4.809、5.750,均超過t0.01=4.604,可見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均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平均分的差異雖沒有達到極顯著水平,但存在顯著差異(P<0.05),這表明實行“三維四象”生本教育可以提高中學生物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總之,“三維四象”生本教育通過“三維”的視域去構建、去解讀生本課堂教學,體現(xiàn)遵循生命的天性和自然的規(guī)律去認識和實踐教學,特別是強調用生態(tài)的思維去培育生命,是非常新的思維角度和境界。此外,以“四象”為途徑組成的“活動成長”的意蘊和理念很有新意,既有效落實了“育人為本”的課堂教學價值取向,又反映了對師生生命生長的關注和關懷,從而實現(xiàn)對本真課堂教學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