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菊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阿帕替尼治療胃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患者的臨床觀察。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03月-2019年05月期間收治的82例胃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1例。其中實行單一化療治療的為參照組,實行阿帕替尼聯合治療的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成效和并發(fā)癥的產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成效優(yōu)于參照組并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并發(fā)癥的產生率和參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阿帕替尼在治療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患者方面有著較好的應用成效,能夠提高臨床治療質量和臨床治療水平,并且安全性也與單一化療沒有明顯的差異,有著推廣價值。
【關鍵詞】阿帕替尼;胃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3--01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并且在我國也是惡性腫瘤死亡率相對較高的一種疾病,會再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帶來一定的威脅。通常情況下,胃癌不會產生較為明顯的癥狀,因此在我國早期對胃癌所進行的整體性小于10%[1]。晚期胃癌患者在不進行化療的狀況下只可以存活三個月。但是隨著最近幾年人們生活規(guī)律和生活習慣所產生的變化,我國胃癌、食管癌結合全部腺癌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因為胃癌初期是很難發(fā)現的,并且大部分的患者發(fā)現自己患有胃癌的時候都處在中晚期,因此多數的人也就選擇進行化療來維持生命[2]。引發(fā)胃癌的原因主要是遠處臟器產生了轉移,并且肝臟的轉移產生率是相對較高的。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對阿帕替尼治療胃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03月-2019年05月期間收治的82例胃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1例。其中參照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人數比為22:19;平均年齡為(63.19±3.08)歲。
觀察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0:21;平均年齡為(63.45±3.76)歲。比較兩組胃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患者的年齡、性別資料等的對比并不顯著,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該組患者實行常規(guī)化療的方式進行治療。
1.2.2 觀察組 該組患者則在常規(guī)化療的基本前提之下實行阿帕替尼口服治療。劑量為250-850mg,每天一次,28天為一療程。在進行使用的時候應該提前做好相應的不良反應監(jiān)測工作,一旦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反應,一定要及時采取相依的處理措施進行解決,通常情況下較為常見的方式就是劑量調整、對癥治療和停藥。按照相應的臨床經驗,通常在2-3個療程就需要對用藥劑量進行一定的調整,有些患者可能會產生血液學中的一些不良反應,合理停藥之后這種狀況就會逐漸恢復直到消失。
1.3 觀察指標
患者的臨床狀態(tài)良好并且沒有產生胃以外并臟轉移的現象則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狀態(tài)一般,并且沒有產生胃以外病灶轉移的狀況為有效,患者的臨床狀態(tài)相對較差,并且產生了胃以外病灶轉移的現象為無效。按照NCI標準對患者所產生的不良反應進行一定的評估,不良反應分為三個等級,1-3級,1級為最嚴重,3級為最輕微。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資料處理,用%表示治療有效率和患者安全性,行卡方檢驗,(P<0.05)時即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性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安全性
參照組患者的安全性和觀察組相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相關調查研究顯示,胃癌肝臟轉移是造成胃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并且大多數都是血行轉移所造成的。按照轉移的形式可以分成同時性和異時性兩種狀況。就臨床資料而言,胃癌肝臟轉移的發(fā)病率超過12%,并且5年生存率低于10%,因此早期所進行的診斷和預防是防止肝臟產生轉移以及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式[3]。當前在臨床中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就是進行手術切除和全身化療,而且胃肝癌轉移手術其治療成效不夠顯著,可以進行有效切除的患者低于20%,因此就需要使用相應的藥物進行配合治療。
阿帕替尼是一種能夠在小分子血管中生長的受體絡氨酸激酶抑制成分,并且阿帕替尼可以對晚期胃癌以及胃食管結合部腺癌進行更加有效的治療,而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存活時間,防止肝臟產生轉移[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成效優(yōu)于參照組并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并發(fā)癥的產生率和參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這表明阿帕替尼在治療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患者方面有著較好的應用成效,能夠提高臨床治療質量和臨床治療水平,并且安全性也與單一化療沒有明顯的差異,有著推廣價值。
綜上所述,阿帕替尼在胃癌、食管胃結合部全部胰腺癌伴隨肝臟轉移的患者中有著較好的治療成效,能夠使患者的生命質量后的明顯提高,延長患者的生命,并且還有著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方成 , 袁青玲 , 徐娟俐 , et al. 阿帕替尼治療胃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患者的臨床觀察[J].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8,14(41):568-569.
劉欣. 阿帕替尼治療胃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伴肝轉移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 名醫(yī), 2019, 69(02):250-251.
卜曉倩, 裴毅.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食管結合部腺癌1例[J]. 中國腫瘤臨床, 2017, 44(9):460-460.
董向軍. 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J]. 國際腫瘤學雜志, 2019, 46(6):3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