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玲
【摘 要】 目的:分析針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聯(lián)合開展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提升其服藥依從性的臨床價值。方法:對照組提供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該基礎上聯(lián)合開展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結果:觀察組的服藥依從率97.50%,對照組90.00%,且P<0.05;觀察組的血壓達標率95.00%,對照組為85.00%,P<0.05。結論:在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通過聯(lián)合開展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其服藥依從性和血壓達標率。
【關鍵詞】 高血壓;中青年;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依從性
高血壓近年來臨床發(fā)病率顯著上升,并且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發(fā)病趨勢,中青年群體也是高血壓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然而由于高血壓的病程時間長,再加上中青年患者工作繁忙,常常出現(xiàn)漏服藥等情況,導致服藥依從性相對較差,這也對其血壓控制效果產生了較大影響,不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為此還需加強患者的科學護理干預來幫助其改善服藥依從性[1]。
1 資料、方法
1.1 線性資料
隨機抽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我院80例中青年高血壓病例,以其護理方案為標準分組,觀察組(40例):性別比,男∶女=23∶17;年齡31~58歲,均值(42.2±0.5)歲;高血壓病程1~13年,均值(6.2±0.3)年。對照組(40例):性別比,男∶女=21∶19;年齡30~59歲,均值(41.6±0.7)歲;高血壓病程1~12年,均值(6.5±0.2)年。2組線性資料在比較中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提供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該基礎上聯(lián)合開展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方法如下:(1)通過面對面溝通的方式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詳細了解患者的患病情況、心理狀態(tài)、服藥情況以及疾病認知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方案;(2)心理護理: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年齡相對偏低,患病后容易對疾病產生擔憂心理,同時對于未來產生迷茫心理,從而導致患者的消極情緒比較嚴重。對此,需要積極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首先需要與患者盡快建立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于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和依賴感。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疾病目前雖通過藥物治療無法達到治愈,然而嚴格遵醫(yī)囑服藥能夠有效控制血壓水平,并預防各類并發(fā)癥的產生,可達到與健康人同等的生活質量,從而幫助其消除負性心理情緒。與此同時,引導家屬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充分給予患者良好的家庭支持,從而幫助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與依從性;(3)健康教育:需要結合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年齡特點等開展分層次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運用多種健康教育方式來豐富和滿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例如通過口頭面對面講解、為患者現(xiàn)場示范、向其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為患者推送和播放高血壓疾病相關健康宣教視頻,以及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等,全面提升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在具體健康教育內容方面,應包括用藥、飲食、運動及自我血壓監(jiān)測。詳細向患者講解關于高血壓疾病的知識危害性,使患者了解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對于控制血壓和降低并發(fā)癥風險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進行科學的自我血壓水平監(jiān)測并詳細記錄,主要包括血壓監(jiān)測的日期、血壓值以及每日服藥情況等,并告知患者治療期間若發(fā)現(xiàn)血壓水平波動較大,需立即回院復診。結合患者的服藥情況,向其講解藥物的具體作用機理以及服用期間的注意事項,向患者普及科學飲食對于血壓水平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高鈉鹽攝入和高脂肪攝入對于疾病的危害性。結合患者的日常運動喜好為其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案。
1.3 評估指標
(1)對兩組的服藥依從性進行評估和對比,分為完全依從:即能夠積極主動的嚴格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藥;部分依從:即在醫(yī)護人員及家屬的督促下能夠遵醫(yī)囑服藥;不依從:即經常性的出現(xiàn)漏服藥或停藥的情況,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2)統(tǒng)計兩組干預后3個月的血壓達標率,即<90/140mmHg。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數(shù)據(jù)以SPSS17.0分析,標準差以(x±s)描述,行t、χ2檢驗,P<0.05為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服藥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的服藥依從率97.50%,對照組90.00%,且P<0.05。
2.2 血壓達標率比較
觀察組的血壓達標率95.00%(38/40),對照組為85.00%(34/40),兩組比較中P<0.05。
3 討論
高血壓屬于慢性的終身性疾病,患者確診后需要終身服用藥物治療,然而由于中青年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再加上對于高血壓疾病危害性的認知不足,在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時常出現(xiàn)漏服藥和停藥等情況,使得用藥依從性較差,不利于提高血壓水平的控制效果[2]。通過開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從而對其行為習慣和思想產生影響,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進而改善其行為。通過開展心理護理能夠結合其心理狀態(tài),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撫,有利于幫助患者排除緊張、擔憂等負性情緒,并更好地樹立康復信心,對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至關重要[3]。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經護理干預后血壓達標率高于對照組,特別是服藥依從率較對照組顯著更高。這表明,通過聯(lián)合開展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質量并更好地改善其服藥依從性。
綜上所述,在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通過聯(lián)合開展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其服藥依從性和血壓達標率。
參考文獻
[1] 張長青,毛新旺.健康教育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作用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9,39(8):255,257.
[2] 張鴻,王丹.團體健康教育對中年高血壓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9):1217-1219.
[3] 張伯萍.個體化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家庭醫(yī)藥,2019,29(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