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靜
【摘 要】目的:分析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小兒腹瀉貼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小兒急性腹瀉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列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100例。為對照組100例患者選擇常規(guī)采用補液療法與嗜酸乳桿菌片等藥物進行口服治療,為研究組100例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小兒腹瀉貼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與治療后主要癥狀評分。結果:研究組患者總有治療效率、治療后主要癥狀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對比有差異性(P<0.05)。結論:針對于小兒急性腹瀉患者而言,采用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小兒腹瀉貼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小兒急性腹瀉;嗜酸乳桿菌片;小兒腹瀉貼
【中圖分類號】R72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3--01
小兒急性腹瀉屬于兒科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的常見病種之一,該病癥起病較急、病因多樣且并發(fā)癥較多?;颊叽蠖鄶?shù)為0.5~2歲的嬰幼兒,臨床表現(xiàn)為酸中毒、腹瀉不止、發(fā)熱哭鬧等,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脫水等癥狀[1]。由于該類病癥往往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所以目前在臨床治療中,以對癥治療為主:主要針對患者進行腸道保護與治療,對于患者發(fā)病的根本問題并沒有解決,所以很難得到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本文旨在分析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小兒腹瀉貼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臨床效果,現(xiàn)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詳細數(shù)據(jù)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小兒急性腹瀉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列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100例。以下患者均臨床確診為小兒感染性腹瀉:研究組100例患者中男女各50例,最小患者年齡為6個月,最大患者年齡為3歲,平均年齡(1.3±0.8)歲,最小病程為1d,最大病程為4d,平均病程(2.25±0.8)d;對照組100例患者中男女各50例,最小患者年齡為6個月,最大患者年齡為3歲,平均年齡(1.2±0.9)歲,最小病程為1d,最大病程為4d,平均病程(2.25±0.7)d,兩組患者在一般基本資料中(年齡、病程、性別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哌x入標準:①病程7d以內(nèi);②年齡>3個月;③病歷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嚴重過敏體質者。
1.2 方法 為對照組選擇補液療法與藥物口服治療,措施如下:①進行口服補液與靜脈補液治療,對于患者的電解質紊亂與水失衡進行糾正;②為患者采用口服思密達進行治療,按照患者的年齡進行給藥,溫水沖服,年齡≥1周歲的患者一天三次口服,每次二分之一包;年齡小于1周歲的患者一天三次口服,每次三分之一包;③對于患者采用口服嗜酸乳桿菌片進行治療,溫水沖服,年齡<1周歲的患者單次服用0.25g,年齡≥1周歲的患者單次服用0.5g,連續(xù)治療七天為一療程,同時根據(jù)患者的臨床出現(xiàn)的癥狀進行對癥處理[2]。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小兒腹瀉貼進行治療,措施如下:單日使用一貼,將小兒腹瀉貼貼于患者的肚臍部位,連續(xù)使用3d為一療程,單療程結束后間隔1d后再治療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治療結束后,對于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主要癥狀進行評分,從患者的排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食欲狀況、精神狀態(tài)進行打分,每項25分,滿分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好轉越明顯。治療效果評價:用藥3d后,腹瀉癥狀消失,其余臨床癥狀消失判定為效果顯著;用藥3d后,腹瀉癥狀明顯減少,其余臨床癥狀消失判定為有所效果;用藥3d后,腹瀉癥狀無明顯變化,其余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判定為基本無效,總有治療效率=(效果顯著例數(shù)+有所效果例數(shù))/組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做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總有治療效率與治療后主要癥狀評分對比
研究組患者總有治療效率、治療后主要癥狀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對比有差異性(P<0.05),見表1。
3 討論
在臨床醫(yī)學中,小兒急性腹瀉屬于急性消化道疾病的一種,一般是由于病毒的感染所引起的。在西醫(yī)學的臨床治療上,一般采用腸黏膜保護劑與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對于患者進行腸道保護與治療防止病情的惡化,后使用抗病毒藥劑、抗生素進行對癥治療,但治標不治本?;颊哌M行治療后往往依從性較差,治療效果較低[3]。本文中采用的嗜酸乳桿菌片能夠有效補充患者體內(nèi)的嗜酸乳桿菌,調節(jié)患者的腸道功能紊亂問題,有效抑制腸道中的病菌增殖,促進患者的體內(nèi)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加速患者的康復。
在中醫(yī)學中,在中醫(yī)領域中,該類病癥屬于“泄瀉”范疇,患者由于身體處于快速成長期,需要從外界汲取大量的營養(yǎng)保證身體的發(fā)育;但其本身脾胃較為稚嫩,如若出現(xiàn)外感六淫或內(nèi)傷飲食,對于脾胃運化功能有較大的影響[4]。小兒腹瀉貼中所含丁香、肉桂等成分有解熱健脾、止瀉溫中等效果,且無痛感,處理簡單,患兒依從性較高。
綜上所述,針對于小兒急性腹瀉患者而言,采用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小兒腹瀉貼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王亞玲.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小兒腹瀉貼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臨床效果[J].黑龍江醫(yī)藥,2019,24(12):16-18.
李金萍,雷敏剛.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小兒腹瀉貼對小兒急性腹瀉患兒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26(1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