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導入】
1.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塊兒小塊兒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枝上的嫩芽兒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兒……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2.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3.這樣,我們就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了。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我的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我們的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很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選自莫懷戚《散步》)
【閱讀心得】
散步是一種休息或鍛煉身體的方式。題目“散步”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濃縮,也是文章的線索。通過把一家人散步過程中的幾個相關的細節(jié)連綴起來,揭示了祖孫三代互敬互愛的主題,是運用以小見大法的典范佳作。
所謂“以小見大”,就是以小題材表現大主題。這個“小題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個細節(jié),也可以是一件小物品,還可以是一個小人物……而對于“大主題”來說,它可以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哲學思想,也可以是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的道德情感……回歸本文,“以小見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小見情。因為有情,我們的生活才會有這么多的感動、溫馨和幸福。如文中記敘的明明只是“我”與家人間散步的小事,卻表現出母親對“我”的體貼關懷,同時,也營造出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團圓氛圍。
2.以小見德。在《散步》中,雖然寫的只是三代人一塊兒散步這件事,可展現在讀者面前的卻是一幅和諧的尊老愛幼的畫面,給人精神上的慰藉,也給人帶來審美的愉悅。
3.以小見理。有些事情看似不大,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散步》中,作者同樣給予我們一個重要的人生感悟:我們要在有生之年好好陪伴父母,讓他們幸福地度過一生。
【作文一】
非凡的美麗
程彥東
我低著頭,一邊踢著石子,一邊往家走,一路上想著書法考級的事。一不留神,還差點闖了紅燈,心里懊惱極了。
回到家,爸媽還沒有下班,家里空無一人。我趴在書桌前,回想起書法考級的一幕幕,心頭不由得涌上一絲沮喪,感覺臉上也火辣辣的。我害怕老師會懲罰我,害怕同學會嘲笑我,害怕父母會責怪我……
“兒子,你怎么了?”不知過了多久,媽媽的聲音突然響起。我抬起頭,卻對上了媽媽擔憂的眼神。我說明了事情的原委。媽媽聽完,微微嘆了口氣,什么也沒說就轉身出去了。接下來,我在痛苦中度過了整晚。媽媽雖然嘴上沒有說什么,但她的眼睛里分明寫著擔心。第二天,我依然心中壓抑,沒有心思寫作業(yè)。媽媽見狀道:“我?guī)愕酵饷孓D轉吧?!?/p>
剛到樓下,一片開得正盛的月季花便以它們鮮艷的色彩和芬芳的香氣吸引了我。那是一朵朵美麗的月季:紅的,白的,粉的;像綢緞,如凝乳,似彩霞;色彩鮮艷,開得熱烈。有的像嫻雅嬌美的少女,有的像花枝招展的貴婦。媽媽注意到我正在端詳那片月季花,便也用欣賞的目光看起來。然后,她的目光落到了花園的墻角。媽媽轉過身,笑著對我說:“你看看那個角落!”我一眼望去,卻只看到了遍地的野草。媽媽又提醒我看墻角,我這才發(fā)現:墻角一帶不是泥土,而是磚石。一朵朵不知名的小花竟奇跡般從墻角磚石的縫隙中鉆了出來,且生長良好。葉子綠得發(fā)亮,開出了潔白淡雅的花朵。
我猜想墻角磚石的縫隙里,環(huán)境一定十分惡劣吧。這里缺水,缺營養(yǎng),還缺陽光,缺雨露。而這花朵竟然能生長得如此良好,一定是靠它們堅強的毅力!這力量支撐著它們,幫助著它們,使它們在夾縫中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奇跡。這一朵朵野花,雖沒有身邊的月季那么美麗迷人,也沒有專人去精心侍弄,但是,堅強成了它們的后盾,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這真是一種非凡的美麗!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一次的落榜算得了什么呢?我應該繼續(xù)努力。我對媽媽說:“咱們回家吧!”
(安徽廬江市第四中學七·9班)
點評
書法是“我”的最愛,考級落榜無疑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打擊。而墻角的野花憑借著自己的堅韌頑強,在惡劣環(huán)境里克服重重困難,綻放出自己非凡的美麗。這感染并激勵了小作者拋卻煩惱,繼續(xù)前行。
文中,小作者從野花身上看到的是不屈的斗志和頑強的精神,以小見大法的運用可謂是恰到好處。
(葉明揚)
【作文二】
微笑面對生活
黎小露
在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上,我們有過辛苦與付出,有過堅持與感動,有過痛苦與無奈。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考試,猶如一條寬敞的大河橫亙在我與目的地的中間,但我無法順利地找到能通過它的橋梁。近幾次的摸底測驗,我的成績都不太理想,離目標更是相差甚遠。我急得團團轉,開始嘗試各種方法,但除了收獲一身疲憊外,其他卻一無所獲,我不禁有些氣餒。
星期天下了一場大雨,地上布滿大量的積水。趁著雨勢漸小,我急急忙忙地跑去復印店打印資料,可還沒等我將那摞資料打印完,一場暴雨又卷土重來了。豆大的雨珠擊打著大地,激起水洼里的一陣陣漣漪。雨勢太大,沒法回家,我只能等雨勢小一點后再離開。這時,一只拇指大的蝸牛映入我的眼簾,它拖著那“碩大”的殼從雨中爬到了復印店門口。我想它或許已疲憊不堪,準備在門口休息了。但出乎我的意料,它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它把“目光”投向了復印店的水泥墻壁,然后一步一步地爬向了它的目標。
終于,它爬上去了,可雨卻越下越大,時不時還刮幾陣風,那只蝸牛不知是因為風太大還是太疲憊,竟然從墻壁上滾落下來。但這只蝸牛很倔強,還沒有放棄,而是再次憑借頑強的毅力爬了上去,遺憾的是,它又掉了下來。我想這次它總該鳴金收兵了吧,但它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周而復始地爬著,直至最后,它終于爬到了墻壁上,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看著這只蝸牛,我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人生路上總有一些必須經歷的困難與挑戰(zhàn),倘若我們被這些困難嚇倒,那我們只會一事無成;但如果我們能夠像這只蝸牛一樣用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和堅持不懈的毅力去克服困難,那我們最終會如這只蝸牛般收獲成功的果實。雨終于停了,原本愁眉苦臉的我,此刻已不知不覺間在嘴角掛上了一抹微笑。
我想對于即將到來的考試,我已經準備好如何接招了——那就是用微笑去面對!
(湖北宜昌市第十九中學)
點評
小作者以“考試”為引子,寫出了自己面對近幾次測驗不盡如人意的成績時的焦慮心態(tài)。正在此時,她偶遇了一只頑強的小蝸牛,它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地爬起來再奮斗。這只屢屢受挫的蝸牛就像在考試中屢屢受挫的小作者,但小蝸牛沒有氣餒也沒有放棄,而是憑借這股迎難而上的韌勁兒,取得了最后的勝利。這讓小作者聯(lián)想到了自己的處境。她終于明白,自己應該積極地去面對困難。
全文只字未提“微笑”,只在結尾處略提了一下;卻又緊緊圍繞“微笑”來寫。這里的“微笑”是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更是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小作者通過描繪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以小見大,生動地闡述了“微笑”的內涵。
(張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