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木日力格
摘 要:對于幼兒來說,基本的生活獨立能力,幼兒自己在家里,家長也會教孩子。但相對于家長來說,幼兒與教師之間接觸的時間更長,所以能夠對幼兒展開長期的培養(yǎng)與教育。特別是教育部所文件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需要讓幼兒掌握基本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并形成基本的生活獨立能力?!北疚膶⒔Y合幼兒教學中的相關教學內容,對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立體化培養(yǎng)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生活獨立;獨立意識
引 言
所謂幼兒的生活獨立能力,實際上就是指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的時候,需要讓完成基本的生活活動本領,如穿衣、脫衣、穿鞋、吃飯、洗臉等等,這些方面的內容都是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但是這些技能也不是簡單的說,教一遍、兩遍就能夠學會的,而是需要長時期的不斷訓練從而形成,所以需要從小對其進行培養(yǎng)。因此,本文將立足幼兒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立體化培養(yǎng)對策展開探討。
一、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的意義
在幼兒園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生活獨立能力,能夠增進師生感情。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對于幼兒來說,他們自身年齡比較小,所以容易依賴人。但是對于身邊周圍的人和事,容易形成畏懼的心理,如果教師在平時教育中,對幼兒稍微采用嚴肅的語氣,就容易嚇到幼兒。但是如果幼兒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獨立能力,實際上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中,膽子相對來說,也會變大,從而與教師接觸的過程中,也會變得比較自在,加強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方便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與落實。幼兒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獨立能力,能夠為幼兒日后獨立意識的發(fā)展寞定基礎。在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往往能夠聽到“巨嬰”這個詞。這個詞匯不僅指具有獨立能力,但是生活上卻完全不能獨立的人,而且還指心理上對于他人的過渡依賴,缺乏相應獨立意識。對于這類型的人來說,在平時的生活中,無法依靠自己做好相應的事情。而對于學校教育來說,就需要加強對孩子獨立方面的培養(yǎng),避免孩子以后成為“巨嬰”。對于幼兒教師來說,通過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獨立能力,實際上也是鍛煉幼兒靠自己的意識,從而使得幼兒能夠對獨立自主意識有初步的感受
二、幼兒獨立能力立體化的培養(yǎng)方式
(一)走出“勤勞”誤區(qū)培養(yǎng)獨立意識
2至3歲的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幼兒的語言、肢體動作迅速發(fā)展,教師應該要求幼兒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會的事要學著做,教師的任務是啟發(fā)、引導,培養(yǎng)幼兒獨立生活的意識,而不是大包大攬所有事情。教師要走出“勃勞”的誤區(qū),做幼兒生活的引路人,不盲目地做照料幼兒生活的保姆。教師積極、耐心的正面引導,増強孩子獨立意識,首先,教師要在游戲中幫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信心。在玩“我是小小建筑師”時,有些孩子動手能力強,我會豎起大拇指及時夸獎他們,而面對膽小不敢動手、忙碌了很長時間還是搭建不出理想作品,甚至逃避活動的孩子,我會聽取孩子的意見、和他一起想辦法,然后耐心引導、鼓勵他獨立完成作品。使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樹立“我能行”的信心優(yōu)化家園環(huán)境,引發(fā)幼兒的獨立生活意識。教師要定期更新、創(chuàng)設幼兒的活動環(huán)境,使孩子們能在寬松、愉悅的氛國中游戲、玩耍。在活動室醒目的位置張貼安全標志、正確洗手穿衣流程圖,使孩子能自覺主動的按照要求去做。建議家長在家中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在游戲中利用“比比、學一學、誰最棒”等形式調動孩子動手的積極性,逐步掌握生活技能,以此促進孩子獨立生活意識的發(fā)展。
(二)幫助家長轉變認識
對孩子出現(xiàn)的生活獨立能力較弱的情況,要通過家國共家長會、單獨談話等方式及時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共同探討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改變的方式方法。使家長認識到孩子雖小,但自己能做的事必須自己獨立完成。作為家長只需引導孩子,給孩子充裕的時間,讓孩子自己獨立去完成,切莫代勞。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通過家園直通車、家長座談會、家長開放日等方式,向家長宣傳家庭育兒經驗。面對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不足之處,家長不能批評責罰,要采用多表揚鼓勵、多引導示范等方式進行教育。首先,幼兒教師可以從家校合作的角度出發(fā),實現(xiàn)對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立體化培養(yǎng)。對于幼兒的形成和發(fā)展來說,不是學校一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家長和學校之間通力合作,共同進行教育,從而才能夠實現(xiàn)幼兒的發(fā)展。生活獨立能力的養(yǎng)成也是如此。幼兒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關注幼兒在其中的表現(xiàn),針對幼兒的生活獨立能力的形成方面,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并要讓家長學會放手,在家里也讓幼兒自己進行相應的生活獨立,從而形成家校之間的教育合力,促進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的發(fā)展。具體來說,幼兒教師可以在幼兒吃午飯的時候,將幼兒的表現(xiàn)拍成小視頻,放到家長的微信群中,讓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平時在學校都能夠順利完成吃飯的一系列工作。同時就告訴家長,讓家長平時在家里也不要慣著孩子,而是要教育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而來促進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
(三)家庭成員之間要確保教育的一致性
家度教育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讓家中的每位成員在孩子的教育方法上達成一致;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奶奶卻偷偷地幫孩子穿,父母要求孩子自己吃飯,奶奶卻偷偷地喂……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本著寧肯給孩子一個好心,絕不能給孩子一個好臉的做法讓孩子在嚴中有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中獨立生活意識得以發(fā)展。
(四)結合游戲展開相應的培養(yǎng)
在游戲活動中,讓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自主探索,大膽的去想象,教師不能用成人的世界觀加以約束和限制。當孩子以自己理解的故事中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表演出對故事的創(chuàng)造時,教師都要及時用語言或獎勵小畫帖、小紅花等形式進行鼓勵。這樣,孩子的積極主動性提高了,獨立意識也隨之増強了。通過結合游戲的方式,實現(xiàn)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立體化的培養(yǎng)。對于幼兒來說,游戲可以說事幼兒最為喜歡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定的生活基本技能,從而能夠讓幼兒記憶更加深刻,促進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的發(fā)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幼兒了解相應的生活技能,促進幼兒自我生活處理能力的發(fā)展,實現(xiàn)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立體化培養(yǎng)。
結 論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教學中,幼兒教師需要重視對幼兒的生活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并在平時的教育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盡可能從多個角度入手,對幼兒展開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的立體化培養(yǎng),以此來促進幼兒生活獨立能力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田江慧. 淺談怎樣培養(yǎng)好幼兒的獨立能力[C]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9(八).: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9:370-371.
[2] 蔡金蓮.思維導圖提升幼兒自主游戲水平的策略研究[J].幼兒教育研究,2019(04):17-19.
[3] 龔焱.幼兒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7):218.
[4] 王沛文.實踐活動中幼兒自主性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7):230.
[5] 汪紅. 新手型教師與專家型教師介入幼兒同伴沖突的比較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