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琦
普通話:由,自:從古至今。從我做起。
錦州方言:①由,自:從古至今。從我做起。
②介詞,接處所:從家呆著。從學校呢。
普通話:①接原點:從學校出發(fā)到家。
②接時間:從現(xiàn)在開始讀書。
錦州方言:①接原點:從學校出發(fā)到家。
②接時間:從現(xiàn)在開始讀書。
③可以像介詞“在”一樣接處所:“從家看電視?!钡扔凇霸诩铱措娨暋!?/p>
④不能像介詞“在”一樣接時間點。
⑤不能像介詞“在”一樣做補語。
錦州位于遼寧省西部,方言區(qū)屬于哈阜片的長錦小片。從歷時層面考慮,現(xiàn)代漢語在錦州的使用可能受到滿語等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影響和人口遷徙的影響。
“從”字讀音發(fā)生變讀,以及詞義、功能發(fā)生的改變受到滿語等少數(shù)民族語言在東北方言中遺留的影響。
1.語音方面
2.詞義、功能方面
滿語所屬的阿爾泰語系各語言都是粘著語,在構詞法和形態(tài)學上有很大的共同性。以在詞根之后加構詞附加成分為派生新詞的主要手段,以在詞干之后加語法粘附成分為形態(tài)變化的主要手段,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會在漢語的讀音方面施加影響,可以推斷句法結構與漢藏語系的“從”字無關。
1.語音方面
遼西是東北最早接納漢人的地區(qū)。一般認為,東北地區(qū)方言的形成開始于明末清初,遼西是河北和部分山東移民北上的必經之路,成為大批移民的定居之所?!跺\州志》載,到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為管理已經來遼西墾荒的民人和陸續(xù)流入的民人,清政府逐漸恢復遼西府州縣的建置。雍正時期,遼西府州縣的建置基本確立。這個時期,招來之民已成為遼西民人的主要來源。
民國時期興起“闖關東”熱潮,這是關內向東北的移民成為東北地區(qū)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人口遷移運動之一,這些關內移民來主要來自山東、河北兩省。陳曉嬌和朱紅的文章,已經就人口遷徙對知、莊、章組在遼西的影響做了詳盡闡釋,從中可以知道,作為東北官話的遼西方言,其形成與清代以來的人口遷徙密不可分。
2.詞義、功能方面
通過對移民來源地河北、山東所處的方言區(qū)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方言區(qū)的“從”字詞義、功能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該方言區(qū)的“從”字用法,與普通話中無異。
通過對以上兩方面假設的驗證和研究,我們可以作如下總結:
我們可以利用假設演繹法進行推理驗證。
若“從”字作為介詞時,是通過變讀改變字的詞義和功能的假設成立,那么該現(xiàn)象則適用于所有情況。
可見,因“從”字變讀而產生的“從”字句法結構的改變并不絕對。
反之,“從”字的句法結構改變是一定伴隨著變讀的。
孤證不立,我們引入同為錦州方言,且句法結構改變了的字“:擱”?!皵R”字在錦州方言中的讀音、詞義、句法結構的變化現(xiàn)象描寫如下:
1.讀音
普通話:他把水杯擱[k55]桌子上了。
錦州方言:擱[kei213]今天起,你就住這了。
2.詞義
普通話:放置,引申為停滯:擱筆。耽擱。擱置。擱淺。
錦州方言:在、由、從:擱圖書館看書呢。
3.句法結構
普通話:動詞,接物。
錦州方言:①介詞,接處所、原點。
②變讀后普通話的意思及用法脫落。
若“擱”字在錦州方言中,是通過變讀改變字的詞義和功能的假設成立,那么該現(xiàn)象則適用于所有情況。
即:“擱”字讀作[kei213]時,句法結構由動詞接物變成了介詞接處所或原點。
例如:擱[kei213]教室上課。這里的“擱”字接的是處所,且發(fā)生了變讀。
而且,錦州方言中,“擱”字發(fā)生變讀,其句法結構一定改變。
因此,“擱”的變讀和句法結構是有封閉的聯(lián)系的,若同樣假設通過變讀改變“擱”字的詞義、句法結構,那么假設成立。
通過“從”字變讀現(xiàn)象及詞義、功能的關系同“擱”字變讀現(xiàn)象及詞義、功能的關系之間的對比研究,我們可以看出,錦州方言中,類似的詞語變讀對詞義、功能的影響是不固定的,是具有隨意性的。
錦州方言中有介詞“從打”。
例如:從打今兒起,我們各過各的。
“從打”在錦州方言中的句法功能為接原點。
而湊巧的是,錦州方言中有介詞“打”。
例如:你打學校門口等我。
“打”在錦州方言中的句法功能為接處所。
通過分析“從打”、“從”、“打”,三個介詞的用法和關系,我們得出以下規(guī)律:
“從”字接處所;“打”字接處所;“從”字和“打”字可以組合成新的介詞“從打”。
在介詞“從打”的使用中,“從”字的原本用法被“從打”的使用而漸漸取代;而在與“打”字共同實用的過程中,用法被打字漸漸同化。
綜合以上對錦州方言內部的的對比以及錦州方言同普通話的對比,以及對猜想的考慮,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從”字作為介詞時,是通過變讀改變字的詞義和功能的假設不成立。
從:他從學校呢。
擱:他擱學校呢。
打:他打學校呢。
得/逮:他得/逮學校呢。
擱:擱明兒起,我要好好學習。
起:他起小兒就聰明。
從打/自打/由打:從打/自打/由打南邊來了個喇嘛。
?。哼@事他丁死也不知道。
擱:別用手,擱錘子砸。
照:他照我可矮了不只半頭。
可:什么事不都得可孩子先來。
緊:別急,緊重要的說。
通過對“從”字在錦州方言中語音、詞義、功能變化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該現(xiàn)象的形成受到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影響、移民的影響、用語習慣的影響、詞義同化與脫落的影響等。同時錦州方言的其他介詞,也存在語音、詞義、句法結構的變化,原因也有可能和以上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