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娜
【摘?要】目的:新生兒期,特別是住院期間的新生兒,在疾病、治療所帶來的疼痛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使之缺乏安全感。孩子的啼哭就成了他們唯一的表達方式。雖然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就診嬰兒的哭吵為良性且病程自限,但過度啼哭會使孩子出現(xiàn)嘔吐、腹?jié)q、聲嘶,嚴重者還可出現(xiàn)支氣管痙攣、喉頭水腫等不良癥狀。為減少住院新生兒過度哭吵,現(xiàn)進行探討俯臥位減少住院新生兒過度哭吵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綿竹市人民醫(yī)院新生兒室住院的新生兒162例,按照住院新生兒的日齡(以7天為界:小于等于7天為早期新生兒,大于7天并小于等于28天為晚期新生兒)隨機分為2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82例住院新生兒采取常規(guī)仰臥位護理,干預組80例住院新生兒采用定時俯臥位護理。觀察兩組新生兒住院治療期間的哭吵的情況。結(jié)果:干預組哭吵明顯低于對照組。結(jié)論:住院新生兒采用俯臥位護理能減輕新生兒在住院期間因離開父母的照護而缺乏安全感及住院期間因各種治療所帶來疼痛引起的哭吵,此項操作簡單易行,易于臨床推廣。
【關(guān)鍵詞】俯臥位; 新生兒; 哭吵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0096-01
近年來,兒科醫(yī)生和心理學家仔細評估嬰兒啼哭,提示啼哭過程對嬰幼兒健康和情感健康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啼哭通常是健康嬰幼兒溝通的一種形式,具有非特異性,可因單純需要獲得照養(yǎng)者情緒撫慰和安全感,也可因為饑餓、不適、疼痛等刺激而產(chǎn)生。〔1〕新生兒期,特別是住院期間的新生兒,在疾病、治療所帶來的疼痛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使之缺乏安全感。孩子的啼哭就成了他們唯一的表達方式。雖然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就診嬰兒的哭吵為良性且病程自限,但過度啼哭會使孩子出現(xiàn)嘔吐、腹?jié)q、聲嘶,嚴重者還可出現(xiàn)支氣管痙攣、喉頭水腫等不良癥狀。巴西一項隊列研究中,控制其他混雜因素后發(fā)現(xiàn),出生后前3個月的過度哭吵嬰兒較之對照組嬰兒,在學齡期行為問題發(fā)生率增加30%〔2〕研究表明,新生兒俯臥位較仰臥位有多種潛在的生理益處〔3〕我們采用定時俯臥位護理來減少住院患兒過度哭吵取得顯著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0月~2018年12月在我科新生兒室住院的162例新生兒。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82例新生兒采用常規(guī)平臥位護理,干預組80例新生兒采用定時俯臥位護理。其中對照組中早期新生兒44例,晚期新生兒38例;干預組中早期新生兒43例,晚期新生兒37例。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行常規(guī)性治療和護理。常規(guī)護理包括:放置暖箱內(nèi)、預防感染、給予新生兒靜脈輸液、維持血糖正常、保持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4〕
干預組同時采用定時俯臥位體位護理法,即喂奶后30min置俯臥位,頭部抬高傾斜15°,四肢呈蛙狀,頭偏一側(cè),頭部交替偏左或偏右,在治療、喂奶、皮膚護理等情況下除外。每天俯臥位時間14~16h。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仰臥位護理法,頭肩部抬高傾斜15°,頭轉(zhuǎn)向一側(cè)(左右交替),每2~3h變換體位1次?!?〕兩組均給予新生兒監(jiān)護儀監(jiān)護氧飽和度,心率等變化。觀察兩組新生兒哭吵情況。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同期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干預組與對照組采取不同護理方法,對住院新生兒哭吵情況觀察統(tǒng)計見表1
3 討論
3.1 從表1可以看出,80例干預組過度哭吵例數(shù)22例(27.5%),哭吵不明顯例數(shù)58例(72.5%),而82例對照組過度哭吵例數(shù)58例(70.7%),哭吵不明顯例數(shù)24例(29.3%)。可見,對照組哭吵的例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2 新生兒時期是人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時期,是一個高危時期,同時也是一個人成長發(fā)育起步的關(guān)鍵時期。〔6〕胎兒在媽媽子宮里的時候,是腹面部朝內(nèi),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所以俯臥睡姿容易讓寶寶獲得安全感。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寶寶容易睡得熟,從而減少哭鬧,在治療期間減少患兒哭鬧,提高診療效率。〔7〕同時俯臥位有利于胃腸蠕動,促使胃排空,降低誤吸發(fā)生的風險和呼吸暫停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采用俯臥位護理對于降低住院新生兒過度哭吵有積極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斐 嬰兒過度哭吵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年06月第24卷第6期.
[2] Santos IS,Matijasevich A,Capilheira MF,et al. Excessive crying at 3 months of age and?behavioural problems at 4 years ag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15, 69: 654-659.
[3] SWEET?D G,CARNIELLI?V,GREISEN G, et?al.歐洲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 2011,49(1):27-33.
[4] 林曉芳,吳雪玉,李婷婷.新生兒早期護理干預[J].福建醫(yī)藥雜 志,2006,28(6):161-162.
[5] 張娟 新生兒俯臥位護理在臨床上的應用當代醫(yī)學 2011年4月第17卷第12期總 239期.
[6] ROMEROJR,PREIS SR,BEISER A,et al.Risk fac-tors,stroke prevention treatments, and prevalence of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J].Stroke,2014,45 (5): 1492-1494.
[7] 宋潔,趙麗莉,常青 俯臥位降低新生兒誤吸發(fā)生率臨床分析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年8月第34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