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泓江 雍喜 劉棟文 任興 龍平榮
【摘?要】目的:評估凝血酶在超聲引導下的腫瘤內注射在外周與血管樣血管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15例具有復雜動脈瘤的患者,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股動脈干預,然后超聲探頭按壓腫瘤頸部并將凝血酶(濃度100 U/mL)注入腫瘤腔。分析動脈瘤的類型,大小,長度和寬度,凝血酶的數(shù)量和功效,并觀察并發(fā)癥。結果:15例中,10例簡單,5例復雜。平均動脈瘤體積為(9.0±5.0)cm3,頸部動脈瘤寬度為(2.7±0.7)mm,頸部長度為(5.9±0.9)mm,平均凝血酶容量為(299±110)U.成功14次,第一次注射后3例復發(fā),第二次注射后成功。沒有發(fā)生諸如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的并發(fā)癥。隨訪3個月后無復發(fā)。與簡單的動脈瘤相比,復雜的動脈瘤患者年齡更大,女性更多,并且具有更高的體重指數(shù)和腫瘤質量。結論:超聲引導的凝血酶注射液治療假性動脈瘤簡單,有效,安全,它可以作為介入治療股動脈瘤的首選。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假性動脈瘤;凝血酶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0073-02
腫瘤壁由三層無襯里的纖維組織組成,通常是由于動脈壁破裂后形成的血腫的有機吸收而形成的介質和動脈的外觀。它通常在手術后24至48小時內發(fā)生,尤其是在患者離開床后。一方面,由于持續(xù)的血液流動可能會引起局部疼痛,另一方面,存在栓塞或破裂的風險[3]。近來,凝血酶已在許多國外用作瘤內注射以治療股動脈瘤。本研究探討了超聲引導的凝血酶注射液在股骨假性動脈瘤治療中的價值。股動脈的醫(yī)源性假關節(jié)是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局部血管并發(fā)癥之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在0.3%至8.0%之間[1]。如果未及時發(fā)現(xiàn)假性動脈瘤并及時進行治療和護理,則動脈瘤可能會繼續(xù)腫脹,形成血栓栓塞并壓迫鄰近的血管和神經(jīng),導致組織壞死。從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有15例患者在接近股動脈后出現(xiàn)復雜的假性動脈瘤?,F(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從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有15例因股動脈樣動脈瘤而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且常規(guī)加壓療法失敗,其中包括42歲的10例男性和5例女性。42至78歲,平均年齡為66歲。所有患者均被診斷出股動脈超聲。根據(jù)PSA超聲的結構和數(shù)量,可分為簡單型和復雜型。簡單類型是具有一個PSA腫瘤腔的類型,具有兩個或多個腔的PSA被定義為復合PSA。
1.2 治療方法
假性動脈瘤所在的腹股溝區(qū)域的皮膚必須定期消毒,并用毛巾覆蓋,不局部麻醉。將凝血酶粉末注射液500U(蘇州生化制藥廠)在凝血酶溶液250U/mL中稀釋至500U/mL,并逐步開始將少量的100U凝血酶溶液注入腫瘤腔中,直到腫瘤腔的血栓形成迅速直至腫瘤為止。如果沒有彩色血流信號,則注射完成。凝血酶的量取決于假性動脈瘤的直徑,典型劑量為200 U至600U。然后,指示患者在地面上靜置10rain,檢查超聲,沒有彩色血流信號。注射后第二天,一周,兩周和一個月后檢查血管超聲。
1.3 結果
本組15例患者在腫瘤腔內進行了彩色超聲引導的凝血酶250U-5OOU注射治療,其中13例滿意。手術后2小時和26小時,兩名患者出現(xiàn)在穿刺部位。通過彩色超聲診斷出假性動脈瘤,然后在手術后再次浸潤。在彩色超聲的引導下,將凝血酶500U-1000U注入腫瘤腔。最后15例患者的治療效果令人滿意,沒有急性血栓形成和藥物過敏。
2 護理
2.1 病情觀察
成功注射后,患者應躺在床上休息,并在沒有繃帶的情況下制動患肢12小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密切監(jiān)測腫瘤大小和雜音距離。多普勒超聲進一步證實了腫瘤,搏動性囊腫再次出現(xiàn)在患處,表明假瘤已被糾正。同時,傾聽有關患者局部疼痛的主要主訴,減少患肢的活動,并防止假性動脈瘤瘺的恢復。注射后1天,1周,2周和1個月檢查血管超聲,并在給藥后觀察效果。
2.2 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
彩色超聲引導的凝血酶藥物注射的并發(fā)癥包括疼痛,靜脈血栓形成,感染和過敏反應。最重要的是動脈腔急性血栓形成和與凝血酶有關的藥物過敏。預防動脈腔內急性血栓形成并發(fā)癥的關鍵是在超聲穿刺和凝血酶注射期間使針尖遠離假性動脈瘤的頸部,并注射血栓形成和進行性注射腫瘤腔,即減少腫瘤它延伸到脖子。每次凝血酶注射應緩慢,劑量不應太大。同時,注意觀察患肢的皮膚溫度,顏色和動脈搏動,這是血栓栓塞治療觀察的重點。
2.3 臥床期的護理
由于患者絕對需要臥床休息,因此必須拉伸并制動患肢12小時。在腰痛的情況下,仍然有2名患者,在患者的背上裝有水墊以緩解背痛,但無法緩解背痛,為此,進行了20分鐘的中波脈沖腰背痛治療。2例結果明顯改善。
2.4 心理護理
該組患者手術后已經(jīng)躺在床上很長一段時間,在類似的動脈瘤之后更容易引起焦慮和恐懼。解釋為什么該組中的所有15位患者都具有這些癥狀,并且在診斷出該患者患有假性動脈瘤后,將形成,治療和治療假性動脈瘤,以幫助您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療和管理過程不僅可以實現(xiàn)患者的合作,還可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恐懼。同時,它可以與患者家庭充分溝通,提高患者對家庭的信任,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并克服疾病。因此,該組中15例患者的心理障礙可以得到有效緩解,并積極配合治療。
3 結語
假性動脈瘤是一種囊性肺血腫,由血液從動脈壁破裂并流出血管而形成,并被周圍的組織纖維所包圍,而不是由于動脈的實際擴張所致。較小的股動脈瘤可自發(fā)愈合,但隨著股動脈和假性動脈瘤之間的壓差增大,假性動脈瘤可能會擴大并進一步破裂。顯然,它仍然需要盡早治療。假性動脈瘤的介入超聲治療是一種新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已在中國使用,是治療該病的最佳方法之一。整體治療可以在治療和治療過程中為患者提供最大的舒適度,并為成功治療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假性動脈瘤是一種局部搏動性腫瘤腔,是由血管的局部破裂以及由于創(chuàng)傷以及血管,血液和動脈壁的感染引起的血液滲入周圍組織纖維而形成的,特別是與動脈腔不斷連通的假性動脈瘤血腫出現(xiàn)。在檢查過程中,手指的壓力質量位于心臟的動脈附近,質量下降,張力減小,并且波動停止??赏ㄟ^超聲檢查確認診斷。真正的動脈瘤是指血管段整個厚度的擴張,擴張后的直徑至少比正常直徑大50%。假性動脈瘤破裂容易出血,腦出血很容易引起昏迷,中風和半身不遂等癥狀,過多的出血會增加顱內壓,危及生命。
形成假性動脈瘤的原因:(1)患者自身因素,患者年齡較大,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血管動脈硬化,血管彈性減弱,脆弱性增加,假性動脈瘤和皮下血腫,這是由于血管壁修復不良和穿刺后血液流動不良所致;肥胖;皮下脂肪較厚,彈性繃帶不易固定和移動,因此壓縮不當,穿孔點未完全閉合,導致皮下出血。在針孔愈合之前,患者過早地鉆了外側肢。(2)刺激性損傷,原因可能大于穿孔的針頭或套管針,并且在穿孔后,可能會殘留更大的針孔,或者由于肥胖和股動脈不確定的穿孔,或者由于穿孔的坡度,皮膚,穿刺點可能是動脈,所以重復穿孔會損壞動脈壁它遠離穿刺點,并且在手術后,動脈的穿刺點被判斷為不正確,因此壓縮繃帶不正確。
預防假性動脈瘤的措施:(1)手術前,必須嚴格評估患者的血管狀況和全身用藥。 US INS 2016 《輸液治療實踐標準》規(guī)定,每個臨床醫(yī)生不應多次嘗試進行外周穿刺,并且嘗試總數(shù)不得超過4次。許多嘗試均以失敗告終,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誤了治療,限制了未來的血管穿孔,增加了成本以及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風險。(2)做好健康教育,并告知患者應在抽血后至少10分鐘施加壓力。股動脈穿刺試驗后,抱閘24小時。進行動脈穿刺和縫合。(3)嚴格轉移手術后的穿刺時間以及患者是否有其他血管損傷。觀察患者的穿孔點是否有出血,腫塊,疼痛和其他不適感時,“一個問題,兩個面部表情,三處觸碰“一個問題”意味著詢問患者的感受和“第二眼神”。表示看到穿刺點,“三觸”表示突出穿刺點。皮下血腫發(fā)生后,應及時進行血腫超聲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假性動脈瘤。根據(jù)動脈瘤的大小,使用適當?shù)闹寡椒āτ谛用}瘤,使用壓縮器壓縮穿刺點或彈性繃帶,以防止帶壓血腫。大動脈瘤具有明顯的疼痛和出血風險,因此應盡快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 李愛民,黃嵐 ,覃軍等.假腔內注射凝血酶治療股動脈假性 動脈瘤[J].重慶醫(yī)學,2014,32(1):11—12.
[2] 劉秋云, 傅曉紅, 陸佩華. 超聲引導下注射凝血酶治療心導管術后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的探討[J].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7, 15(3):206-208.
[3] 胡正明,孫德勝,魯樹坤,等.改良法超聲引導下注射凝血酶治療股動脈假性動脈瘤[J].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6,19,(6):455-457.
南充市科技局項目,編號19YFZJ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