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群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0010-01
眾所周知,兒童這個成長階段身體各項器官的發(fā)展都很迅速,但是這個階段身體各個階段也很脆弱,特別害怕受到一點傷害,比如眼睛。在眾多眼部疾病中,屈光不正這一眼科疾病比較常見,這也是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常見兒童眼科疾病,因為兒童的眼睛對于正常的學習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屈光不正對于人類眼睛的影響的很巨大的,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近視、遠視、視力疲勞、散光等幾種癥狀,在發(fā)病期間多導致兒童視力快速降低,無法看清東西,甚至對兒童之后的視功能以及生活質量均帶來較大的影響。
除遺傳因素外不合理的用眼是主要原因,智能手機、電腦、電視對視力有很大的影響,要控制兒童接觸屏幕時間,不僅對視力有好處也有助于兒童睡眠及發(fā)育。不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光線不好的環(huán)境也是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如果發(fā)現兒童屈光不正要及時干預,以免造成弱視,具體的治療方法應該由眼科醫(yī)生檢查后決定。因此,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對兒童屈光不正進行早期篩查。
1 屈光不正的篩查方法
目前,現在屈光不正的篩查方法主要是主觀檢查法和客觀檢查法。主觀檢查法包括七個項目,如下:⑴云霧法;⑵散光表驗光法;⑶針孔片及裂隙片檢查法;⑷插片驗光法;⑸激光散斑圖法; ⑹交叉柱鏡及散光矯正器驗光法;⑺根據視力檢查初步分析判斷屈光性質法。而客觀檢查法僅僅有五項,分別如下:⑴角膜計;⑵帶狀光檢影法;⑶自動驗光儀等;⑷視網膜鏡檢查法;⑸直接檢眼鏡檢查法。這些方法對于屈光不正的效果都很好。
2 不同年齡段屈光不正篩查方法的選擇
不過由于不同年齡階段所表現出的屈光狀態(tài)并不相同,這就導致了不同年齡階段兒童許哦需要的眼科篩查方法也各不相同。⑴對1歲以內的兒童,僅需要做簡單的眼睛檢查以及眼底紅光放射檢查;⑵對1至2歲的兒童,則需要進行的是視力篩查、簡單的眼睛檢查以及眼底紅光放射檢查。⑶對學齡前期3至6歲的兒童,因較為常見的屈光不正類型以遠視及散光為主,則可以在3歲時為兒童進行全面的眼睛檢查,檢查類型包括了視力檢查、電腦眼光、眼壓檢查、眼位及眼球運動檢查、裂隙燈及眼底檢查等。同時建議從3歲開始,每隔半年至1年均需要復查1次。⑷對學齡期6歲至18歲的兒童,較為常見的屈光不正類型為近視及散光。因此,對此年齡段兒童需要做全面的眼睛檢查,包括了視力檢查、電腦驗光檢查、眼壓檢查眼軸長度檢查、眼位及眼球運動檢查、裂隙燈及眼底檢查等。同時需要注意每隔半年復查1次。
據調查資料顯示,中國兒童平均發(fā)生近視的年齡為8-9歲這是由于過度的使用電子產品
過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正確的讀寫姿勢以及其他不良用眼習慣導致。而兒童的視力在出生后是逐步發(fā)育的,其發(fā)育狀況可以通過兒童各年齡段視力水平及視覺發(fā)育行為特點綜合考量。因此,兒童屈光不正的早期篩查具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