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娜
(吉安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西 吉安 343000)
《全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年)》[1]中規(guī)定:護理院校需加強護理專業(yè)人文教育和職業(yè)素質教育,合理規(guī)范并確定護理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模和結構。作為臨床護士后備力量的護生,提高其人文關懷能力對提升護理人力資源素質、優(yōu)化護理服務質量有積極意義[2]。本研究旨在調查了解中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現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以期為護理專業(yè)教學研究和改革提供參考。
整群抽取我校2018級、2019級共560名中高職在校護理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
1.2.1 調查工具(1)護生一般資料問卷,包括年齡、性別、年級、是否獨生子女、家庭氛圍、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原因等。(2)人文關懷能力評價量表[3](CAI),采用護理學家Ngozi O.Nkongho于1990年編制并發(fā)表的研究工具、許娟(2008)漢化的版本。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25,有較好的信效度。量表包括認知、勇氣、耐心3個維度,共37個條目。按照 Likert 7級評分制,其中13個條目需反向計分,分數越高表明人文關懷能力越強。Nkongho推薦的CAI常模[4]以203.10分和220.30分為臨界點將人文關懷能力分為較低、中等和較高3個層次。
1.2.2 調查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發(fā)放問卷560份,說明此次調查目的,做好解釋工作和填寫說明。要求護生在一定時間內當場不記名如實填寫,答完直接回收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34份,有效回收率為95.4%。
采用SPSS 24.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人數、構成比描述;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等方法,檢驗水準 α=0.05。
本次調查的534名護生年齡為15~22歲,平均(18.64±1.430)歲,其中男生30名,女生504名,其他具體資料見表1。
表1 中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的單因素分析(n=534)
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級、是否獨生子女對人文關懷能力的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原因、家人對你的關心、課外活動頻次、同學對你的關心、家庭氛圍差異對人文關懷能力的影響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組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總分、認知維度、耐心維度得分低于國際常模低水平(P<0.05),勇氣維度得分高于國際常模低水平(P<0.05),見表2。與以往類似調查結果基本一致[5]。
表2 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與國際常模比較(±s,分)
表2 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與國際常模比較(±s,分)
維度 護生得分55.24±6.176 70.06±8.340 45.37±5.419 170.67±15.904認知維度勇氣維度耐心維度總分國際常模低水平80.22±7.56 65.25±11.57 63.11±4.19 211.58±20.52 t值-79.168 20.947-66.672-47.126 P值0.000 0.000 0.000 0.000
以中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篩選后P<0.05的因素作為自變量納入回歸方程,經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影響中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的主要因素為:選擇護理專業(yè)原因、家人對你的關心、同學對你的關心(P<0.05),見表3。
表3 中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目前中高職在校護生CAI總分處于較低水平。一方面與本次調查樣本局限性有關,僅是針對一所職業(yè)院校開展的調查。另一方面,與目前護生接受人文教育的程度有關。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認知維度和耐心維度得分較低,這可能與職業(yè)院校人文課程設置有關。目前人文課程以護理倫理與法律法規(guī)、護理學導論、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護理心理學等為主,且課時總體偏少。此外,護生對人文課程的重視、理解不足,導致該類課程無法真正發(fā)揮教學效果。在專業(yè)課和臨床實踐環(huán)節(jié)中不斷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特別是將人文教育融入臨床實踐中,實現教學與臨床的無縫接軌,中高職護理技術教育才能成為真正具有人文價值和社會意義的職業(yè)教育。
3.2.1 性別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性別對人文關懷能力的得分影響不大(P>0.05),男生比女生得分稍高,與以往文獻報道不太一致[6]。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本次調查中男生僅有30名,占5.6%,樣本量較少;另一方面可能是男生更喜歡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學會承擔更多的責任,促使其做出符合道德倫理的選擇有關。此外,現在醫(yī)院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男護士,說明男性同樣能承擔照顧者的角色,關心患者及他人。
3.2.2 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原因 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原因導致護生主觀能動性的差異,在一定條件下個人的態(tài)度是導致行為的原因。本研究結果顯示,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原因對CAI得分有影響(P<0.05)。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護生在護理學習和實踐中的興趣取向存在明顯的差異。本次調查源自自身興趣,主動填報護理專業(yè)的占18.0%,大部分學生對于護理專業(yè)不了解,僅因家人或他人建議、好找工作等理由被動選擇,缺乏對專業(yè)的熱愛,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差,這與姚娟等[2]的研究結果一致。因此在學校教育中要加強對中高職護生對本專業(yè)興趣的培養(yǎng),使護生充分了解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及發(fā)展前景,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通過這些途徑讓護生加深對護理專業(yè)的認識,提升其職業(yè)認同感與榮譽感。
3.2.3 家人對你的關心 本研究結果顯示,家人的關心程度會影響護生人文關懷能力(P<0.05),家人關心程度高的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高于家人關心程度一般或較少的護生(P<0.01),這與陳瑜[7]的研究結果一致。有學者認為,我國大學生主要的來源是家庭而不是社會,大學生主要接受來自家庭的關愛,而社會學認為關懷是具有模仿性的,家庭環(huán)境與良好人文關懷品質的最初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角色榜樣被認為對培養(yǎng)人文價值觀非常重要。家人的關心會讓護生在耳濡目染中學習到人文關懷精神,從而有助于其提高自身的人文關懷能力。
3.2.4 同學對你的關心 本研究顯示,同學的關心程度對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有影響(P<0.05)。分析原因,大學層次教育更注重護生學習自主性及團隊小組合作,且本次調查的對象目前均需進行晚自習,所以在職業(yè)教育階段,護生與同學之間的相處時間更長。有研究顯示[6],護生與他人的人際行為關系會對人文關懷能力產生一定影響,護生的一言一行會受到身邊同學潛移默化的影響。同學之間的關心會在護生群體中產生相互影響,受到同伴的關心程度越高,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越強。因此學??梢远嘟M織一些集體活動,如技能競賽、寢室文化節(jié)等,讓護生在活動中增進相互之間的理解和幫助,在護生間形成良好的人文關懷氛圍。護生感受到越多的關心,也越容易去傳遞關心。
本研究表明,中高職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雖然有些影響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客觀因素我們改變不了,但作為學校、作為護理教師而言,我們仍可以從多方著手:入學初期加強專業(yè)介紹,提升護生對護理專業(yè)的認同感;增加與專業(yè)相關的課外活動,如到附近醫(yī)院做志愿者、開展臨床技能比賽、舉辦“微笑天使”比賽等活動,鼓勵護生積極參與;教師在課上課下注重對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教育的延續(xù)性和全面性;多與護生家人溝通,共同為護生營造充滿人文關懷氛圍的環(huán)境等。對于護生的培養(yǎng)要專業(yè)知識技能與人文關懷素質并進,促進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