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馬克思主義信仰;00后青年大學生;著力點
作者簡介:解征凡(1992-)男,漢族,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生,海軍士官學校基礎(chǔ)部政治理論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習主席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講到“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0后青年大學生生活成長在飛速發(fā)展的信息化時代,多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席卷著各種價值體系不斷涌入,在這樣復雜多變的大環(huán)境下,導致他們的信仰狀況經(jīng)受多方面的影響和沖擊。因此,重視00后青年大學生開展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塑工作,既是堅定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
馬克思主義信仰,通俗來講,也就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立場的相信與認同。馬克思主義信仰并非自然而然、輕而易舉形成的,它需要基于高度的理性認知,借助真摯的情感共鳴,依托強烈的政治認同,從而最終培塑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理論認知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的認識與理解,這是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礎(chǔ)。00后青年大學生只有在理論上把馬克思主義搞清楚、弄明白,深入內(nèi)心,才能真正逐步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其強大的理論說服力和理想吸引力在于對全人類的關(guān)切、對科學真理的追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努力。所以,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認知是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邏輯起點,00后青年大學生只有通過深入的學習,才能看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格局和視野,看到其流傳百年經(jīng)久不衰的理論魅力,看到其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時代意義,才能將理論認知進一步轉(zhuǎn)化為心中堅定的信仰和積極的實踐。
情感共鳴是在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之后,由理論認知轉(zhuǎn)化為積極情感,并由積極情感迸發(fā)出信仰的過程。相較于理論認知,情感上的共鳴更為主觀,與00后青年大學生的個人意志、感受、情緒緊密相關(guān)。一定意義上講,情感上的共鳴越強烈,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越牢固,當遇到其他價值觀念的影響時,信仰者會更加忠貞和堅守。馬克思主義是關(guān)于全人類解放的學說,它在中國的生動實踐必然能引起00后青年大學生的情感共鳴。馬克思主義深刻地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命運的歷史軌跡,它推動了中國的浴火重生,也指引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以說,在中國,從未有哪一種“主義”,像馬克思主義一樣,同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如此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的“主義”應該被銘記,被認同,被信仰。只有自發(fā)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對于中國的非凡意義,才能從內(nèi)心肯定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作用,在情感上自覺地向馬克思主義靠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政治認同是人民對于國家政治制度以及政治領(lǐng)導的贊同、肯定和支持,及由此產(chǎn)生的對國家的心理歸屬感。在當代中國,政治認同就是堅持和認同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00后青年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是培塑其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中國底色和紅色基因。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具有鮮明的指導地位,這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具有政治屬性,同時也表明,基于政治認同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才是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當今,我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的雙重疊加期,國內(nèi)外形勢復雜嚴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并非一片坦途。不過,在黨中央的堅強領(lǐng)導下,中國整體向著更好更快發(fā)展目標前進,但是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有很多社會問題非常突出,這些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全面、徹底的解決,影響人民對于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chǎn)黨和馬克思主義的認知。一些西方思潮罔顧我國的基本國情,抓住我國現(xiàn)存社會問題抨擊、打壓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惡劣影響。這些都動搖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的指導地位,影響著00后青年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政治認同。因此,我們需要認識到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政治認同的重要性,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的信仰底色。
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有助于00后青年大學生實現(xiàn)個人和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同向發(fā)展,同時也是連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shè)與其生命個體自我價值的關(guān)鍵紐帶。只有全面把握00后青年大學生培塑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三個著力點,進一步促進00后青年大學生的理論認知、情感共鳴、政治認同的提升,從而助力培塑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加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加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早日實現(xiàn)。
參 考 文 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9.
[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梁秀秀.網(wǎng)絡(luò)社會思潮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形成的影響與對策[J].思想政治研究,2020(4).
[5]張夏蕊.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認同論析[J].觀察思考,2020(5).
[6]劉光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實踐教育路徑構(gòu)建[J].科教導刊,2020(13).
[7]劉建軍.論馬克思主義信仰體系[J].求索,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