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朝霞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英語學科素養(yǎng)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及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學科素養(yǎng)
2018年教育部正式頒布《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我國基礎教育邁人全面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新紀元。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學科中的具體化。英語核心素養(yǎng)可以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有效規(guī)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選擇恰當?shù)牟呗耘c方法,監(jiān)控、反思、調整和評價自己的學習,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可以看出核心素養(yǎng)中的學習能力就是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學習能力是其他素養(yǎng)的“催化劑”。那么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該從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自主學習意識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讓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盡量多地滲透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和具有巨大的學習潛能,有能力通過閱讀、研究等手段使自己可以獲得知識與技能,有能力獨立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障礙”和問題。我常常以自己自學英語為例來鼓勵學生,并把在這過程中的一些學習心得分享給學生,讓學生眼見為實,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不迷信權威,不害怕權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大膽提出問題。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意識到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只有通過終身學習才能讓自身知識、能力、見識不斷提高,才能終有所成:stay hun -gry,stay foolish最終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內在要求,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積極影響,正像撒切爾夫人所說:Watch your habits,for they will forge your character.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will makeyour destiny.首先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做好筆記和利用筆記。要有專門的筆記本,不能夠需要做筆記時順手抓到什么就記在什么上面。要改進做筆記的方式,高效記筆記。改進筆記內容,重疑點要做好標志。其次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各種學習工具,學會獨立解決問題。一方面指導學生學會利用手頭的各種工具書,例如詞典。另一方面指導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時代提供的現(xiàn)代工具,可以下載各種英語學習軟件(如百詞斬))學習詞匯;可以下載純正的英語錄音,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進行發(fā)音比對、糾正等,這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預習一上課一復習筆記一排除疑點一習題鞏固的有效學習流程,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各項學習流程的時間。堅決杜絕題海戰(zhàn)術,明明白白做題,做一道懂一道,形成良性循環(huán),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以教帶學,優(yōu)化學生學習方式
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因此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先要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依據教材,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物演示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景,將教與學靈活結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在教學活動的組織中,教師還應當以教學目標為指導,設計出實操性強的課堂任務,指導學生以參與、體驗、合作、運用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英語,從而幫助學生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學會自主學習,學會合作學習,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策略。其次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實施個性化教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但因為各個學生的客觀條件都不一樣,籠統(tǒng)的傳統(tǒng)教學難以激發(fā)每個學生的興趣。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立足學生實際,結合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學生的學情實施個性化教學,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另外教師還可以將課堂延伸至課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開展課外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互相交流,合作學習,既優(yōu)化了學生學習方式,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運用能力。
四、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提升學習質量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明在學習的過程中適時地進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自我評價是學生對于一段時間內自己學習綜合情況的一種自我檢查和反省,學生個體作為評價主體,依據一定的標準對自己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學習效果進行評估,是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提高的過程。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教師首先應該指導學生制作一些實用的自我測評表,指導學生學會從哪些方面來進行自我評價:如學習動機是否明確;是否有學習計劃;是否能落實計劃;應用了哪些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否需要調整;遇到學習困難時,是否有有效的渠道解決等,每一段時間的評價都放入學生個人檔案,通過前后的對比,讓學生見證自己的成長,從而培養(yǎng)出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從中獲得自信。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自我評價是幫助學生獲得自主學習能力不可或缺的步驟,通過自我總結、自我領悟,學生學會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總之,自主學習能力的是其他能力的基礎,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終生受益。同時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都應該深刻認識到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有耐心和愛心,要重視學生在過程中的反饋并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會學,樂學,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樣才能夠真正踐行素養(yǎng)教育的育人觀。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
[2]梅德明,培養(yǎng)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