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華
【關鍵詞】 小學語文;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4—0463(2020)16—0172—01
隨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踐研究的深入,信息技術已逐漸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使教學內容更活更開放。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還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要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自主交流、大膽參與、互動合作”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利用信息技術,積極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景,調控好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以便進一步激發(fā)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課前,語文教師要注重與同組教師積極探討,精心鉆研教材,找準教學重難點,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內容,合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如,教學《小公雞和小鴨子》這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圖像及聲音,讓學生一邊觀看小公雞和小鴨子在一起玩耍的快樂情景,一邊傾聽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起玩耍時的對話,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小公雞和小鴨子在一起是多么的快樂!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利用教師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景,大膽地談出了自己的感受,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從而體會到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友愛精神,并進一步學會如何在一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集體中快樂學習生活。
二、利用信息技術,促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信息技術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學生在學習《看花燈》一課時,利用課件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花燈,有些花燈還配有音樂,增添了元宵節(jié)的歡樂氣氛。再如,在學習《端午粽》一課時,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從課件中了解到了關于端午粽的來歷,教師趁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懷,讓學生大膽說一說包粽子的經過,描述出各種形狀、味道的粽子,并說出吃粽子的感覺。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逐步體會到了作者寫作的深意,把握到課文的主題。
三、利用信息技術,讓語文課堂教學更開放
信息技術的應用,使教學內容更靈活更開放。如,教學《我多想去看看》一課時,筆者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只注重字、詞、句的做法,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說說自己可以去哪里看看,為什么?此外,利用希沃白板5制作關于詞語和句子以及組詞的好多課件,自習時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記一記;還利用暢言教學通,靈活使用聚焦、放大、移動、圈畫漢字書寫等各種功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還可以利用希沃授課助手,將自己的手機和電腦連在一起,立即拍照反饋到電腦上,及時檢查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語文教學開放化和多元化。
四、利用信息技術,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
教師課前精心備課,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在活動情景中,學生精神飽滿,情緒高。特別是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初學拼音時,為了讓學生很好地掌握拼音,正確區(qū)分平舌音、翹舌音,前后鼻音,正確分辨同音字、形近字等,教師可采用各種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另外,教師可在希沃白板上制作關于句子的課件,如:小牛在吃草,小牛在(山坡上)吃草。同學們在學習,同學們在(教室里)(認真地)學習……括號里填的詞可以使句子更加具體、生動,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動,學生可利用開火車的形式,每人一個句子,接著往下說,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常這樣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延伸,深化體驗
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認知能力,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可以抓住一切時機,結合課文內容,在最佳時段引導學生拓展延伸,深化體驗。如,教學古詩《詠柳》時,課堂上如何把趣味性和生動性有機融為一體至關重要。通過這首詩的學習,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感受到春天鳥語花香、萬紫千紅、生動有趣的畫面,在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延伸,說說關于春天的相關詞語以及古詩名句等,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總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