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冰
光陰荏苒,歲月如歌,從懵懂稚嫩的青蔥歲月,走到漸成熟澄明的不惑之年,歲月留給我的依然是一腔熱情和一顆青春之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責任、愛心、熱情,是我對師德的詮釋,也是我二十一年一如既往的堅持,我慶幸,正是這份堅持,讓我以樂觀向上的姿態(tài)行走在這座陪我成長的邊陲海島學校,面對流年匆匆。
熱情與責任,筑起教學路
1998年,我中師一畢業(yè)就被分配到了這學?!I芥?zhèn)中心小學。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既興奮又擔憂,我如愿分配到了向往的學校,卻不禁捫心自問:我所學的一點淺薄音樂知識是否符合學校的需要,我勝任得了工作嗎?懷著幾分憧憬和忐忑,我走進了這所嶄新的學校,成為海山鎮(zhèn)第一位音樂專業(yè)教師。那時,我任二至五年級的音樂教學,一周20節(jié)課,正當年輕氣盛,一點都不覺得累,恨不得包下全校的音樂課,教會每一位學生唱歌。海島的孩子淳樸可愛,對唱歌充滿熱情,卻沒有一點兒樂理知識,這給了我教學的信心和動力。課堂上,我引導學生歌唱、做運動、學打節(jié)奏,耐心地教學生認識音符,簡單識譜;課余,帶領學生學跳舞、編排舞蹈節(jié)目、學習表演;夜晚,伴著窗外蟲鳴、濤聲陣陣,我認真?zhèn)湔n,用心制作音符卡片、節(jié)奏卡片,一遍又一遍熟練地彈奏歌曲……時光溫暖,日子充實,我滿腔熱情地帶著學生們徜徉在歡樂的旋律中,他們在音樂的海洋里慢慢成長,看著他們眼神中流露出對我的依戀和喜歡,我知道我的付出值得。
然而,因為海島經濟落后,師資力量不足,學校欠缺語文老師,三年后,領導要求我轉崗為語文老師,我依依不舍地改變音樂專職老師的身份,服從安排。還好,由于自小鐘愛文學,拿起語文課本倍感親切。看著學生們求知的目光,我深知,不管我學的是什么專業(yè),拿起語文課本,我就得有個語文老師的樣子,我應該對我的學生負責。于是,我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潛心鉆研教材,閱讀《小學語文教師》《師道》《小學語文》等教育教學刊物,慢慢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從此,校園里奏起另一曲詠嘆調,我?guī)е鴮W生在詩詞的平仄里“把酒話桑麻”,在散文的抑揚頓挫中《觸摸春天》,感嘆時光《匆匆》,在習作的方塊字里書寫年華的喜怒哀樂……語文課堂給了我華麗的轉身,語文讓我的教學生涯多了一份詩意和充實。
二十一載青春年華似宣紙暈墨般悄無聲息地滲化于海島中,我一直扮演著雙重角色,既是語文老師也是音樂老師,參加縣、鎮(zhèn)的各項文藝比賽,我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排練舞蹈、培養(yǎng)“小歌手”的重擔,收獲了一個又一個榮譽,而學生的語文成績也未曾掉隊,我所任教的班級在鎮(zhèn)里質檢成績中總是名列前茅。學生在進步,給予了我前行的力量與鼓勵,讓我自如行走在語文與音樂之間。
愛心與耐心,架起師生情
教育首先是愛的教育,愛是進行教育的原動力,師愛是師德的靈魂。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師愛是高于母愛、大于友愛、勝于情愛的圣潔之愛?!笔嗄甑陌嘀魅?、少先隊輔導員工作,我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
寬容是一道親切的目光,一朵示意性的微笑,一個溫柔的手勢。寬容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原諒學生目前的落后,并用發(fā)展的眼光相信學生日后的優(yōu)秀。周一升旗儀式上,看見兩個竊竊私語的小男生,我會望向他們,示意性地搖搖頭,他們識趣地停下私語;學生的紅領巾忘記戴上了,我會輕輕地拍一下他的肩膀,微笑地說:“怎么,紅領巾今天放假?”第二天,他便會儀表整齊地出現在我的面前;學生發(fā)生爭執(zhí),我會讓他們先說一下事情的起因、經過,引導他們意識自己的過錯,再循循善誘進行教育。寬容,便是面對犯錯的學生不要動輒斥責,而是耐心傾聽,并適時引導學生自我反省,達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人們常說,教師是園丁,守望的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園丁的價值在于精心護理,耐心等待,讓每一株植物都有生長、開花的可能。對于行為后進生,我愿意放慢腳步,靜心等待花開的聲音。十幾年過去了,猶記得當時讀五年級的學生小敏。他家境貧窮,父母離婚,家教缺失,因此無心向學,沉迷網吧,打架斗毆成了家常便飯,是最令我頭疼的學生。為了轉化他,我剛柔并濟,課堂上,我時刻關注他的學習狀態(tài),適時提問他、表揚他,讓他樹立學習的信心;下課時,怕他惹是生非,總把他帶到辦公室,寫作業(yè)或幫我翻作業(yè)本,其實是利用這空閑跟他對話,了解他的思想動態(tài),相機引導,潤物細無聲地轉化他。我跟他約定,制定“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目標,并做記錄,進行階段性獎勵。我相信,每一位學生內心都是純真柔軟的,我堅信,愛能春風化雨。慢慢地,小敏跟同學們能友好相處了。教室里多了他發(fā)言的聲音,網吧里少了他的身影……現在,每逢節(jié)日總能收到他從遠方送來的祝福和感謝。
教育植根于愛。愛學生,信任學生,寬容對待學生,讓我獲得一屆又一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還記得學年結束的那天,班長小潔跑過來神秘兮兮地對我說:“老師,我們有一份禮物要送給你,但要請您配合?!蔽椅⑿χ呐乃募绨颍骸昂冒?,我很期待哦?!眲傉f完,另一個小丫頭就蒙上我的眼睛,牽著我慢慢地走進教室。這班孩子究竟出什么鬼主意呢?我開心地聽他們安排。大概走到教室的中間,只聽他們數:“一、二、三……”我睜開眼睛,只見幾十個學生齊刷刷地站起來大聲說:“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沒等我回過神,班長拿著一束他們自己編織的紙花送上來:“老師,我代表全班同學懇求您明年再教我們,好嗎?”望著這群真誠可愛的孩子,我不禁淚光閃閃:“謝謝你們,老師爭取明年再陪伴你們學習、成長?!?/p>
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笔前。瑦勰芙o予力量,愛能傳遞溫暖,真心實意地愛學生,將愛播種在學生的心里,收獲的將是一縷縷燦爛陽光?!拔蚁矚g做您的學生?!薄袄蠋?,您辛苦了,謝謝您!”學生稚嫩的聲音,成為我最大的欣慰與動力。
初心與堅持,托起教育夢
蘇霍姆林斯基說:“理想的教育是:培養(yǎng)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yǎng)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恒久性、終極性教育?!弊?014年走上行政崗位后,我秉持“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追尋幸福教育”的辦學目標,堅持以文化為基,讓校園處處洋溢著幸福氣息、書香氣息。我細化德育工作,以“讓我們在這里幸福地成長”為理念,給學生的幸福人生打好底色。我們師生攜手打造特色班級文化,為班級取名字,寫班訓、編班詩;開展“幸福班級”“幸福好人”的評比,頒發(fā)“好人證”,讓“幸福好人”在國旗下演講自己的先進事跡,傳遞榜樣的力量。我和學生一起優(yōu)化班級環(huán)境,讓“植物角”四季春意盎然,“圖書角”書籍文質兼美,“文化走廊”內容豐富,隨處可見孩子們的“童心妙筆”、主題鮮明的手抄報、親手共創(chuàng)的“讀書卡”“讀詩卡”……我們努力著,讓幸福的校園文化,滋養(yǎng)良好的品行,潤澤幼小的心靈。
六年來,我們堅持開展“讀書節(jié)”和“詩歌節(jié)”兩大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遨游浩瀚書海,品味濃郁書香,愛上閱讀,以書為伴。我引領學生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做“讀書卡”,制作詩文集,演講“我喜愛的一本書”,開展“詩歌吟誦會”……讓書香氣息外化于形內化于心。課余,我跟著學生手捧書本一起醉心閱讀,任書香靜靜流淌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講臺上,我們一起讀詩,背詩,做“讀詩卡”;舞音室內,我們用優(yōu)美的舞姿,和著歌聲,贊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海島資源較少,教師素質參差,前行的步伐難免踉蹌,但我深知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將為孩子一生打下厚重的底色,喚醒孩子生命的意義感,豐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和認知世界。如今,“讀書節(jié)”和“詩歌節(jié)”已成為學校享譽本地教育的兩張亮麗名片?!白x書節(jié)”涌現了一批批“閱讀之星”,一個個“書香家庭”,閱讀在影響著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霸姼韫?jié)”,我們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舞臺的主角,展現自我,或獨誦,或小組吟唱,或亦歌亦舞,看著舞臺上一張張笑靨如花的小臉蛋,我深信我的堅持是對的。陪著孩子一起浸潤書香,歌詠童年,將成為我和孩子們記憶中一闋流光溢彩的幸福畫卷。
斗轉星移,春去秋來,二十一載,我一路默默耕耘,用青春去丈量這座邊陲海島學校,把愛心、責任、熱情深深地投入這份工作中。我無怨無悔,依然以飽滿、向上、向善的精神陪伴更多的孩子出發(fā),泛舟學海,我期待著“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那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