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佳,勾 雪,曾春芳,吳 浩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xié)作湖北中心,湖北 武漢430000)
Google 檢索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其結果是按照相關度排序的,有利于快速找出對比文件。常用的數(shù)據(jù)庫有Google Scholar,是由Google 公司提供的學術文獻搜索引擎。Google Scholar 的學術文獻來源主要包括學術機構網(wǎng)站、開放獲取的期刊網(wǎng)站、學術著作出版商。此外,Google Scholar 還提供對各大圖書館資源的鏈接和查詢。
Google Scholar 檢索結果的功能有以下幾項:①判斷文獻的學術參考價值;②判斷學科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③追蹤學者的科研活動,對其學術地位進行評價。除了網(wǎng)頁檢索,Google 圖片檢索也是一種極為高效的檢索手段,對于用結構特征限定的產品權利要求,采用Google 圖片進行檢索可以直觀、快捷地得到產品結構信息,通過對所供應產品的網(wǎng)頁進行詳細瀏覽,可快速追蹤檢索到有效對比文件,提高檢索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植物油脂陰離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順序相接的步驟:①將環(huán)氧植物油脂溶解于溶劑中,攪拌加熱至30~70 ℃,滴加引發(fā)劑溶液,保溫反應0.5~2 h 后去除溶劑,得聚合植物油脂,引發(fā)劑質量用量為環(huán)氧植物油脂質量的0.1%~5%;②將步驟①所得的聚合植物油脂與濃度為0.2~1.0 mol/L 的催化劑水溶液按每克聚合油脂對應15~30 mL 催化劑水溶液的比例混合,在溫度為70~100 ℃的條件下充分水解8~24 h 后,將所得產物提純,即得植物油脂陰離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劑,其中,催化劑為NaOH、KOH 或LiOH 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比的混合物。
檢索過程分析: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植物油脂陰離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可再生植物油脂的環(huán)氧化產物作為原料,提供了與現(xiàn)有技術完全不同構思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制備方法,豐富了表面活性劑產品的種類,提高了植物油脂的附加值。
本案的分類號不準,且權利要求中的重要物質“環(huán)氧植物油脂”與“引發(fā)劑”表達過于上位,很難擴展關鍵詞,申請人為研究所,結合非專利文獻檢索特點,采取追蹤檢索提取關鍵詞的縮寫形式,使用谷歌字符精確表達的檢索策略,有效提高了檢索效率,具體檢索過程如下:①本申請的申請人為研究所,在Google 學術中對其進行追蹤得到在后發(fā)表的論文;②通過參考在后發(fā)表的文章得到相關的關鍵詞擴展ESO、PESO、HPESO;③Google 學術中用引號“”進行關鍵詞的精確檢索,具體檢索式為“ESO”“PESO”“HPESO”“oil” polymerization epoxidized hydrolysis,檢索得到“investigation of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polymeric soaps obtained by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epoxidized soybean oil”,其參考文獻13 US2007/0077298A1 與公知常識結合可以評述本申請的創(chuàng)造性。
權利要求1——一種頂針,包括針身和掛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針身與所述掛臺設置為中空結構,所述針身設置為頂出端和支撐端,所述頂出端的頂出部分形狀設置為與產品相適配的形狀,所述頂出端設置在所述針身的頂端,所述支撐端設置在所述頂出端與所述掛臺的中間位置上。
檢索過程分析: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頂針,通過將針身與掛臺設置為中空,針身設置為頂出端和支撐端結構,不僅可以順利頂出環(huán)形產品,而且提高了頂針的強度、增強了頂針的頂出力,使小的環(huán)形產品順利頂出。
首先在專利庫中檢索發(fā)現(xiàn),頂針是模具上的一個小部件,申請量并不大,針對頂針的發(fā)明專利,一般是很復雜的頂針設計,或者是在模具制備專利中簡單地提及頂針。在專利庫中沒有檢索到合適的對比文件,接著轉到Google 圖片中使用“die thimble”進行檢索。Google 圖片的檢索結果如圖1 所示。
圖1 Google 圖片的檢索結果
檢索到與本申請類似的頂針,但均為中國廠商供應產品的英文版,無法確定日期。接著返回廠商供應頂針產品的網(wǎng)頁瀏覽,發(fā)現(xiàn)頂針產品均需要良好的耐熱性和耐磨性,因而對制備頂針產品的原料要求非常嚴格,目前比較先進的制備頂針的原料為硬度可達到HRC59~61 ℃的高溫環(huán)境鋼,型號為SKD-61 或SKH-51,而這兩種原料供應商為國外的公司,因此,在Google 圖片中輸入“SKD-61”進行檢索,檢索到一家供應該原料的公司首頁,產品介紹部分詳細地介紹了該種原料可以制備的產品,其中有一款頂針產品可以用于評述本申請的新穎性。
案例2 檢索結果如圖2 所示。
該案件屬于日常生活領域中常見的物品——頂針。通過專利庫常規(guī)方式的檢索均無法獲得結構較為簡單的頂針相關文獻。利用Google 圖片檢索,以原料為突破口,獲得了對比文件。最后,返回專利庫中對原料進行檢索,發(fā)現(xiàn)專利中對于頂針領域并沒有撰寫原料的習慣,而在非專利庫中,產品的介紹會更全面和細致,利用Google 圖片檢索大大提高了檢索效率。
圖2 案例2 檢索結果
對于申請人為高校院所或發(fā)明人與高校院所有關的申請,可優(yōu)先考慮Google Scholar 數(shù)據(jù)庫以作者和關鍵詞來檢索申請人或發(fā)明人的文章和論文,快速獲得該課題組發(fā)表的期刊文章和碩/博論文[1],從中獲取有效關鍵詞進行精確檢索,或在它們的背景技術中通過追蹤引用的參考文獻找到有用的對比文件,確定核心/主要發(fā)明人及其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調整檢索策略等。
對于用結構特征表達的產品權利要求,可以嘗試使用Google 圖片進行檢索,可直觀、快捷地瀏覽到產品結構信息,通過對供應產品的網(wǎng)頁進行詳細瀏覽,可快速追蹤檢索到有效對比文件,提高檢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