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 鄭州450003)
胃潰瘍主要是因損害因素與保護因素失衡所致引發(fā),癥狀主要包括腹痛、腹脹、反酸、噯氣等[1]。其中,最常見的損害因素多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且因Hp 的生活環(huán)境多為酸性,易大肆繁衍,增強胃泌素(GAS)及胃動素(MTL)分泌,進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單一使用抗生素效果并不理想,需與質子泵抑制劑及鉍劑聯(lián)合使用加強療效。舒肝解郁膠囊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安神作用[2]。但關于舒肝解郁膠囊搭配四聯(lián)療法治療胃潰瘍的相關報道較少。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較舒肝解郁膠囊聯(lián)合泮托拉唑四聯(lián)療法治療Hp 相關性胃潰瘍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6 月~2020 年5 月于我院就診的150 例Hp 相關性胃潰瘍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 例。觀察組男44 例,女 31 例;年齡 30~76 歲,平均(55.41±10.03)歲;病程 1~7 年,平均(5.18±1.24)年。對照組男 46例,女 29 例;年齡 31~74 歲,平均(54.98±10.04)歲;病程 0.6~8 年,平均(5.22±1.17)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經(jīng)胃鏡活檢確診為Hp 相關性胃潰瘍者;無胃腸道手術史者;心、肺等功能均正常者;胃潰瘍病情無進一步惡化者。(2)排除標準:胃部存在惡性腫瘤者;已經(jīng)在服用其他相關胃潰瘍治療藥物者;存在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禁忌證。
1.3 治療方法
1.3.1 觀察組 采用舒肝解郁膠囊聯(lián)合泮托拉唑四聯(lián)療法(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枸櫞酸鉍鉀+克拉霉素)治療。(1)口服舒肝解郁膠囊(國藥準字Z20174037),0.72 g/次,2 次 /d,早晚各 1 次;(2)口服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國藥準字H20010032),每日早餐前1 粒,1次 /d;(3)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國藥準字 H46020131),0.5g/次,3 次/d;(4)沖服枸櫞酸鉍鉀顆粒(國藥準字H10900036),1 袋 /次,4 次 /d,前 3 次于三餐前 0.5 h 服用,第 4 次于晚餐后 2 h 服用;(5)口服克拉霉素片(國藥準字 H10970032),0.25 g/ 次,2 次 /d,持續(xù)服用15 d。
1.3.2 對照組 單用泮托拉唑四聯(lián)療法,用法與觀察組相同。
1.4 評價指標 (1)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5 d 后,采集兩組晨起空腹靜脈血4 ml,應用人胃泌素試劑盒、人胃動素試劑盒監(jiān)測兩組GAS、MTL,試劑盒均購自南京森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停藥4 周后,兩組進行13C 呼氣試驗與胃鏡活檢,結果為陰性,則說明Hp 根除;陽性則說明Hp 未根除,Hp 根除率=(陰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治療15 d后,采用我院自制的《胃腸道癥狀問卷調查表》對兩組進行調查,該問卷克倫巴赫系數(shù)α=0.813,收回率100%;表內共有4 個項目(噯氣、腹脹/痛、燒心、反酸),每個項目采用0~3 分的四等級分制,總分12分,分值越低癥狀減輕幅度越大。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4.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以()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胃泌素及胃動素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GAS、MTL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5 d 后,兩組GAS、MTL 均比治療前有所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胃泌素及胃動素水平對比(ng/L,)
表1 兩組胃泌素及胃動素水平對比(ng/L,)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時間 組別 n GAS MTL治療前 觀察組對照組75 75 t P治療后 觀察組對照組75 75 t P 197.21±18.39 198.06±18.67 0.281 0.779 133.29±13.47*158.41±16.03*10.390 0.000 386.59±41.97 387.15±41.76 0.082 0.935 225.18±21.62*285.68±24.31*16.105 0.000
2.2 兩組Hp 根除率對比 停藥4 周后,觀察組Hp根除率 94.67%(71/75),高于對照組的 73.33%(55/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12.698,P=0.000)。
2.3 兩組胃腸道癥狀積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胃腸道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5 d 后,兩組胃腸道癥狀積分均比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胃腸道癥狀積分對比(分,)
表2 兩組胃腸道癥狀積分對比(分,)
組別 n觀察組對照組75 75 34.530 18.093 0.000 0.000 t P治療前 治療后 t P 10.23±1.15 10.34±1.07 0.607 0.545 5.13±0.56 7.68±0.69 24.851 0.000
胃潰瘍多發(fā)生于賁門、胃角、胃竇等部位,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上腹部疼痛,嚴重可引發(fā)胃出血、穿孔等嚴重情況。臨床常用三聯(lián)或四聯(lián)療法進行治療,作用機制大多相同,利用藥物阻止Hp 滋生,改善胃內酸狀態(tài),最大限度根除Hp,促進潰瘍愈合,進而轉歸[3]。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GAS、MTL、胃腸道癥狀積分均比治療前有所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停藥4 周后,觀察組Hp 根除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舒肝解郁膠囊聯(lián)合泮托拉唑四聯(lián)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胃潰瘍,可有效改善GAS 及MTL 水平,提升Hp 根除率,減輕胃腸道癥狀。分析原因在于,阿莫西林屬于β-內酰胺酸抑制劑,清除Hp 效果良好,對革蘭陽性菌亦有殺菌之效;克拉霉素屬于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均有較好的殺菌功效[4];泮托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優(yōu)點是選擇性強、酸穩(wěn)定性強、生物利用度高,可在強酸刺激下迅速激活,抑制細胞酶活性,減少胃酸分泌,提升胃內pH 值,加強潰瘍愈合[5];枸櫞酸鉍鉀膠囊屬于一種胃腸黏膜保護劑,可清除Hp,當胃酸分泌過多引起胃痛、反酸、燒心癥狀時,該藥會在胃黏膜部位形成保護膜,最大程度地避免胃酸侵蝕[6]。因此,對Hp 相關性胃潰瘍患者采取泮托拉唑四聯(lián)療法可降低GAS、MTL 水平,清除Hp,改善病癥,但同時亦對肝功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產生副作用。
舒肝解郁膠囊主要成分是貫葉金絲桃、刺五加,刺五加具有補氣益精、堅筋骨、安神作用;貫葉金絲桃具有疏肝解郁、清熱利濕、安神止痛作用;兩藥合用,可疏肝解郁[7]?,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刺五加的提取物可以保護多巴胺神經(jīng)元,該藥本身還有鎮(zhèn)靜、抗疲勞、增強免疫之效。貫葉金絲桃含有黃酮類、蘆丁、金絲桃素、槲皮、揮發(fā)油等成分,具有抗炎、鎮(zhèn)痛等作用;有研究表明貫葉金絲桃的提取液具有抗菌和治療創(chuàng)傷作用[8]。因此,舒肝解郁膠囊與泮托拉唑四聯(lián)療法聯(lián)合治療可強化Hp 相關性胃潰瘍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舒肝解郁膠囊聯(lián)合泮托拉唑四聯(lián)療法治療Hp 相關性胃潰瘍,可有效改善胃泌素及胃動素水平,提升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減輕胃腸道癥狀,助力康復,值得臨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