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敏
(河南省舞鋼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舞鋼462500)
多囊卵巢綜合征為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異常疾病,發(fā)病率在5~10%,是由糖代謝異常與生殖功能障礙并存造成的內分泌紊亂性疾病,患者表現為持續(xù)性不排卵、高雄激素血疝及胰島素抵抗,由于丘腦下部分功能失衡,影響性腺激素,進而造成不排卵或卵泡發(fā)育不全,不分泌孕激素,導致不孕,影響家庭和諧穩(wěn)定[1]。臨床上多采用藥物提高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排卵率,但是對患者妊娠率作用甚微,主要與藥物降低卵泡血流灌注有關。為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可嘗試給予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小劑量阿司匹林,作為一種非甾體抗炎藥物,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預防微血栓,幫助患者降低血管阻力,改善組織灌流,提高妊娠率[2]。因此,本研究選取102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旨在探討低劑量阿司匹林輔助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102 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各51 例。實驗組年齡23~38 歲,平均年齡(28.75±3.84)歲;不孕時間 2~7年,平均時間(5.14±1.42)年,體質量 20~27 kg/m2,平均體質量(24.08±2.68)kg/m2。參照組年齡 22~37歲,平均年齡(28.79±3.81)歲;不孕時間 3~7 年,平均時間(5.20±1.38)年,體質量 20~27 kg/m2,平均體質量(24.13±2.61)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多囊卵巢綜合征診療指南[3],且患者配偶精液無異常;無認知障礙。排除標準:合并腎上腺皮質增生、庫欣綜合征等疾?。粚Ρ狙芯克幬镉羞^敏;合并肝、腎功能不全。
1.3 治療方法 參照組給予來曲唑片(國藥準字H19991001)治療,在月經周期第5 天開始服用,2.5 mg/次,1 次 /d,在經期第 10 天做 B 超檢查,觀察雙側卵巢卵泡體積、形態(tài),在優(yōu)勢卵泡直徑超過18 mm 時注射絨毛促性腺激素(國藥準字H33021020)1 000 U 做誘發(fā)排卵,并在注射絨毛促性腺激素24~36 h 內指導患者同房,在B 超檢查下確定排卵,后續(xù)測量血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查,確定妊娠情況。實驗組在參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低劑量阿司匹林,在經期1~20 d 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注冊證號 H20090978),1 片 /d,在 B 超檢查下確定排卵,后續(xù)測量血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查,確定妊娠情況。
1.4 觀察指標和療效標準 (1)比較兩組干預前后性激素水平。以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患者干預前后月經周期第5 天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水平。(2)比較兩組卵泡發(fā)育情況。絨毛促性腺激素注射后觀察患者的優(yōu)勢卵泡數目、子宮內膜增生平均厚度、宮頸黏液評分情況。(3)比較兩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以彩超檢查患者干預前后的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4)比較兩組自然受孕的妊娠情況,在干預12 周后以超聲確定是否有胎心搏動,以確定妊娠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干預后,實驗組FSH、LH 均較參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干預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U/L,)
表1 兩組干預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U/L,)
P 0.6870.0000.687 4 5 0.000
2.2 兩組卵泡發(fā)育情況比較 實驗組優(yōu)勢卵泡數目、子宮內膜增生平均厚度、宮頸黏液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卵泡發(fā)育情況比較()
表2 兩組卵泡發(fā)育情況比較()
宮頸黏液評分(分)實驗組參照組組別 n 優(yōu)勢卵泡數目(個)子宮內膜增生平均厚度(mm)51 51 t P 2.54±0.62 2.05±0.75 3.596 0.001 11.94±1.27 9.85±1.05 9.058 0.000 9.67±1.03 7.93±0.92 8.998 0.000
2.3 兩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干預后,實驗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PI、RI 均較參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分,)
表3 兩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分,)
RI干預前 干預后實驗組參照組?組別 n PI干預前 干預后51 51 t P 1.83±0.41 1.77±0.45 0.704 0.483 1.35±0.33 1.59±0.37 3.457 0.001 0.89±0.19 0.91±0.17 0.560 0.577 0.74±0.15 0.83±0.16 2.931 0.004
2.4 兩組妊娠情況比較 干預后實驗組妊娠44 例(86.27%),高于參照組的 35 例(68.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影響女性生殖功能主要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月經稀少甚至閉經、多毛、痤瘡,甚至不育,有性激素水平、排卵功能及糖耐量異常等特征,且容易并發(f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子宮內膜癌等,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4]。
由于多囊卵巢綜合征屬于內分泌代謝異常性疾病,患者性激素分泌紊亂導致體內高雄激素、高雌激素、孕激素分泌不足導致不孕。臨床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來曲唑片治療,其作為一種芳香化醇抑制劑,在抑制芳香化醇活性后,幫助降低雌激素對下丘腦垂體的負反饋調節(jié),發(fā)揮促卵巢排卵效果,同時與亞鐵血紅蛋白中鐵離子結合選擇性增加雄激素作為雌激素的阻力,以此減少雌激素的合成,增加卵巢內雄激素的堆積,促使排卵周期趨于正常[5]。但在單一使用來曲唑片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時,妊娠率不佳。生殖器官的功能狀態(tài)與血流動力學關系密切,組織中血流灌注量、血流阻力、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是決定卵泡生長發(fā)育的先決條件,因此,在來曲唑片基礎上給予阿司匹林可以聯合發(fā)揮藥效[6]。阿司匹林作為一種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低劑量下可調節(jié)血栓素A2與前列腺素I2平衡,可降低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阻力,有利于提高子宮內膜容受性,促進子宮內膜發(fā)育,有利于卵泡著床[7]。將低劑量阿司匹林用于輔助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FSH、LH 水平低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在絨毛促性腺激素注射后產生的優(yōu)勢卵泡數目、子宮內膜增生平均厚度、宮頸黏液評分均高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PI、RI 較參照組低,妊娠較參照組高(P<0.05)。PI、RI 水平作為子宮血流動力學的重要指標,間接反映局部組織血供情況,數值越低表明卵泡周圍動脈血流血供越豐富。因此,低劑量阿司匹林輔助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PI、RI 值更低,更有利于促進卵泡成熟,提高妊娠率[8]。綜上所述,低劑量阿司匹林輔助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有效改善患者的FSH、LH 水平,促進卵泡發(fā)育,改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有利于提高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