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素敏
國慶節(jié)放假的前一天下午放學(xué)后,Q因?yàn)闆]有按時完成課堂作業(yè),在媽媽的陪伴下留在教室慢悠悠地補(bǔ)作業(yè)。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催促道:“快點(diǎn)寫,再寫不完就跟我走。”沒想到,Q停下筆,看了我一眼,露出不屑的神情,小聲對媽媽說:“憑什么跟她走!”
Q的媽媽忙伸手捂住孩子的嘴。但Q滿不在乎的表情告訴我,我的提醒不僅無效,還讓他產(chǎn)生了抗拒心理。于是,我打算好好管教一下Q。
及時處理,正面引導(dǎo)
“Q,你剛才說的什么呀?”我微笑著說。他一聲不語。
“我今天要把這個沒禮貌的Q帶回家?!蔽艺f。
沒想到,Q聽到我這么說,仍不以為然。
于是,我親切而又堅(jiān)定地說:“Q媽媽,我們都喜歡有禮貌的Q,不喜歡沒禮貌的Q,是嗎?”
“是的?!盦的媽媽語氣堅(jiān)定地說。
聽到媽媽的回答,Q的情緒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那我今天就把沒有禮貌的Q帶回我的家。我要把沒禮貌的Q變成一個有禮貌的Q。我們現(xiàn)在讓他思考10分鐘,考慮到底跟不跟我走。您先到外面等一下,如果等一下有禮貌的Q來找我了,我就給您打電話,讓您接他回家。”
“好!”Q的媽媽起身向教室外走去。
看著媽媽離開了,Q突然起身跑向教室后墻,耷拉著頭,咧著嘴,哭了起來。5分鐘過去了,10分鐘過去了……他依舊沒有找我道歉。
給予時間,正面強(qiáng)化
這時,一個中年男子來Q他的身邊親切地說了些什么,推著他,示意他到我這里來。Q仍一動不動。我想這一定是孩子的爸爸。于是,我問:“Q,旁邊的人是誰呀?”“我爸爸!”Q理直氣壯地說。爸爸的到來,讓Q打起了精神。
“您好,Q爸爸。我在等那個有禮貌的Q到我這里來,跟我說一下,今天為什么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呢!”
爸爸示意Q到我這里來,可Q依然不動。
我見情況沒有任何好轉(zhuǎn),又對Q的爸爸說:“Q爸爸,你是不是和Q媽媽一樣不喜歡沒禮貌的Q?”
“是的?!盦爸爸干脆地回答。
“這樣吧,既然你和Q媽媽都不喜歡沒有禮貌的Q,你們都回家吧。我把沒禮貌的Q帶回我家,假期過后,我?guī)б粋€有禮貌的Q回來?!?/p>
“好!”爸爸二話沒說,起身就走。
Q看著自己沒有了父母這個“后盾”,大哭起來。我依然一聲不語,批改著作業(yè)。
深入內(nèi)心,正面激勵
過了一會兒,Q慢步向我走來。見此情景,我連忙放下手中改作業(yè)的筆,說:“有禮貌的Q來了,我很開心?!彪S即,我和他玩起了班級“三級聲音行為手勢”的游戲,我說,他做,我問,他答,很默契。
“看來,我們有相同的愛好,我們可以成為朋友。既然是朋友,就要互相幫助。現(xiàn)在,你的朋友想問問你,今天的作業(yè)你為什么沒有按時完成?”
“今天體測太累了,我不想寫?!?/p>
“這個問題,老師可以理解。每年只有一次體測,今天的體測結(jié)束了,今年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活動了。咱們今后的作業(yè)都按時完成好不好?”
“好!”Q的聲音高昂而響亮。
“如果今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你跟我說,我可以及時幫助你,好不好?”
“好!”
“那請爸爸媽媽來接有禮貌的Q回去吧!”我欣慰地喊來Q的父母。
教育學(xué)生往往就是一場思想上的“拉鋸戰(zhàn)”。及時溝通,思想上的問題解決了,行動才會有改變。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育才行知小學(xué))
責(zé)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