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一種情思永不改變,它沉淀在你的靈魂深處,流淌在你的血液之中,它是一種情感、一種品質(zhì),或是一種傳統(tǒng)、一種文化……它已經(jīng)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同學們,對于這些“情思”,你有怎樣的認識和感受呢?
請以“永遠不變的情思”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不得抄襲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這是一道全命題作文題,題目為偏正短語,審題時需要注意關(guān)鍵詞和限定詞。
題目的關(guān)鍵詞就是“題眼”?!邦}眼”往往表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題目的意義,扣住“題眼”即抓住了寫作重點。關(guān)鍵詞語“情思”的本義是“情意”“情感”,而提示語解釋了這個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它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品質(zhì),或一種傳統(tǒng),一種文化……據(jù)此,我們選材立意的范圍就擴大了———可以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也可以寫對親人的感激之情、對友人的牽掛之情;可以寫奉獻精神、愛國精神,也可以寫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等。
題目的限定詞往往會限制時間、地點、程度、范圍、人稱等寫作內(nèi)容,所以審題時需要注意。題目的限定詞是“永遠不變”,所以文章要體現(xiàn)時間在流逝、在改變,而這種“情思”并沒有改變或減弱。
永遠不變的情思
天津市南開中學九年級張一龍
時光無言地訴說著最美妙的故事,歲月無痕卻不經(jīng)意間鐫刻最美麗的容顏。走進歷史長廊,古往今來忠義之士的家國情懷,是永遠不變的情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元1257年,文天祥罄盡家財全力抵御元軍,義軍雖英勇奮戰(zhàn),無奈仍抵擋不住元軍的鐵蹄。忽必烈親自勸降,文天祥不為所動,堅守民族氣節(jié)。他時時刻刻牽掛的是南宋朝廷,雖戰(zhàn)敗被俘,但他的民族氣節(jié)戰(zhàn)勝了高官厚祿的誘惑和對死亡的恐懼。這就是文人風骨,是一種國破則無家、身為亡國之人但絕不屈服、不茍活的堅定信念。文天祥身上這種令人欽佩的浩然正氣,深深打動了我。那種對國家民族的忠誠熱愛,深深印在我的心中,成為永遠不變的情思。
驚世兩彈、沖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
錢學森受到美國軍方迫害,甚至被監(jiān)禁,他仍不放棄回國愿望,歷時五年艱難歸國。他不放棄理想,還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統(tǒng)講述工程控制的專著,在學界引起很大反響?;氐阶鎳?,錢學森傾注畢生心血研制“兩彈一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國家,為祖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澳康募榷?,便鍥而不舍地去追求,即使彎路重重,也要始終抱定自己崇高的理想,對科學事業(yè)忠誠,對祖國忠誠,中國人的靈魂永遠覺醒。”錢學森的家國情懷讓人不禁熱淚盈眶,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成為永遠不變的情思。
國難時刻抗非典,又逢領(lǐng)命帥當先。
在2003年抗擊非典的戰(zhàn)斗中,鐘南山主動請纓,成為抗擊非典的領(lǐng)軍人物;如今,新冠疫情來襲,84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沖到第一線。他告訴群眾“沒什么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乘高鐵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沖到防疫前線,成為一名“逆行者”。他的心中正是那令人敬佩的家國情懷。鐘南山對國家民族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學習,成為永遠不變的情思。
縱觀古今,多少民族英雄被我們銘記,多少民族英雄的家國情懷值得我們學習。他們身上的浩然正氣、對祖國民族的熱愛情懷、對人民的奉獻精神,成為我心中永遠不變的情思。
教師點評
這篇文章以“家國情懷”為中心,以時間為序,為我們講述了文天祥、錢學森、鐘南山三者身上共有的情思,這也成為作者追求的精神品質(zhì)。家國情懷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源泉,有了它的滋潤,我們必能描繪大寫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義。(單巨兵)
永遠不變的情思
天津市南開中學九年級田子豐
霧靄朦朧中,大山深處的小村莊若隱若現(xiàn),宛如一幅水墨畫。驅(qū)車返鄉(xiāng),我再次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兒時的一幕幕情景浮現(xiàn)在腦海中。那炊煙裊裊的童年,那外婆陪伴著的時光一直珍藏在我心底,牽動著我的情思。
炊煙從老屋的屋頂升起,穿越我的童年,承載著我美好的情思。每逢夏日,坐在樹杈上,我四處張望,當老屋的屋頂被炊煙整個包裹起來時,外婆必會走出老屋,解下圍裙,搓搓沾滿爐灰的手,站在門前的臺階上,扯開嗓子呼喚我的乳名。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便轟的一聲散開,一陣陣笑聲撲棱棱地越過屋檐,驚醒了在梁間棲息的燕子,驚跑了在樹上探頭探腦的雀兒。那淌著興奮的汗水、意猶未盡的孩童被喚進屋內(nèi),臉和手被外婆粗糙、溫熱的大手一把按進臉盆,擦洗干凈。輕嗅飯香,柔和的橘黃色燈光下,祖孫圍坐桌旁,伴著夕陽,在一片靜謐中享受溫馨的時光。
炎熱午后,蟬鳴聒噪,夢中醒來,飛向村口,我隱約看到那再熟悉不過的身影。繞過山路十八彎,走過最后一道山梁,那深藍布衫的身影映入眼簾。外婆背著堆得高高的一擔柴,穿梭在青山綠水間,向我走來。我連忙向她奔去,接過柴擔,用稚嫩的小手輕輕拭去她鬢邊的汗珠兒?;丶覈谠钋?,貼上金黃的餑餑,熬上鮮美的鯽魚,祖孫倆其樂融融。
長大后的我雖然離開了山村,但外婆對我的關(guān)愛始終不變。每個月,我都會收到外婆寄給我的特產(chǎn)。雖然不能時時看見外婆,但我能感受到她的愛始終伴隨著我,給予我鼓勵、支持和溫暖。
時光如白駒過隙,當青絲滿頭的外婆已白發(fā)如雪。炊煙將外婆的愛寫入我的生命里,讓我擁有美好的童年回憶。這份飽含深情的愛永不改變,就像裊裊的炊煙一樣每天按時升起,從不間斷。我愿將外婆對我的愛———那永遠不變的情思埋藏在心中,塵封收藏。
朦朧中,望見外婆在灶邊忙碌的背影,我走到她的身旁,與她一起勞作。老屋熟悉的炊煙再次升起……
教師點評
記憶是一條河流,記憶中的點滴不經(jīng)意間都會激起溫暖的浪花。這篇文章感情充沛,小作者善于在平常的生活中捕捉細節(jié),描敘場面,傳達溫暖,抒發(fā)親情。文章首段以記憶中的畫面開篇,結(jié)尾與之呼應(yīng),點明主旨,令讀者感同身受。(單巨兵)
永遠不變的情思
天津市南開中學九年級魏智誠
無論光陰如何流逝,鄉(xiāng)情終歸是不變的情思。它是桂樹花雨,潛入香甜的夢鄉(xiāng);它是甜糯的桂花糕,帶著故鄉(xiāng)的馨香;它是桂花佳釀,芬芳的味道令人陶醉。
輕搖桂樹,花雨飛揚
故鄉(xiāng)盛產(chǎn)桂花。兒時的我住在外婆家,院門口有一棵桂花樹。飄香的八月,是我最愛的季節(jié)。花開滿樹,滿院滿屋的芬芳,滿樹滿地的金黃,世界仿佛變成了金色的童話。成群的小伙伴在桂花香里嬉戲,輕搖桂樹,便是一場花雨。一朵朵桂花,好似金色的蝴蝶,纏纏綿綿,洋洋灑灑,落下一地金黃。喜歡在那一片柔軟里打個滾兒,芬芳滿懷。晚上帶著一身馨香回家,總能招來外婆的笑罵:“皮猴子,糟蹋這些桂花,能做多少糕了!”繽紛花雨中的玩伴,滿室馨香中外婆的嗔怪是我心中最柔軟的情思。
桂糕甘醇,妙手凝香
都說孩子的腦袋里只有糖果和彩帶,而我的腦袋里只有一樣———桂花糕。在陽光慵懶的午后,我總愛背著竹簍,爬上矮小的桂樹,在滿眼的金黃中挑出最柔嫩的一捧桂花放入簍中。外婆將那些金黃的桂花放到水里打幾個旋,洗凈瀝干后,和著潔白的糯米粉一起蒸了。出鍋的第一塊糕總是先遞到我的手中,就著一瓣飄落的桂花輕輕咬下,香甜滿口。桂花糕的味道是外婆愛的味道,是留在我的記憶中最甜蜜的情思。
桂花佳釀,濃香四溢
桂花開得盛了,外公就會在桂樹下鋪上席子,拿著長長的竹竿在一樹的金黃中敲打,而我就在落英繽紛中收集那些芬芳,用紗布包了,懸在一大缸高粱酒的上面,酒中再沉入幾塊冰糖,用塑料膜封口。一個月后,打開酒缸,滿屋彌漫著醉人的香氣。我自然不能喝酒,但最愛看喝得滿臉通紅的外公揮舞著大手和面帶微笑的父親說話,外婆、母親忙著炒菜端飯。桂花酒是一家團圓的幸福味道,是最溫暖的情思。
記憶仍清晰如昨日,花香襲來,卻恍如隔世。漫天飛雨中,眼前的桂樹好似記憶中故鄉(xiāng)家門口的那棵樹,拾一籃桂花,釀一壺花雕,都只為重溫那一季的味道。那時,花開,風甜,微醺,是記憶中的故鄉(xiāng),是多年的鄉(xiāng)情,更是我一生永不變的情思??!
教師點評
我們懷念故鄉(xiāng)時,往往想起熟悉的那土那樹那人,想起那如夢境又刻骨銘心的童年。鄉(xiāng)情是每個離開家鄉(xiāng)的人最溫暖的心靈歸宿,因為家鄉(xiāng)養(yǎng)育并放飛了每個人生命中最美好時光的單純夢想。這篇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情感飽滿,語言優(yōu)美,富有詩意,耐人尋味。(單巨兵)
片段一
絲絲柚香襲來,幾個嬌小的身影在綠樹的蔭蔽下謀劃著什么。我朝小伙伴指了指自家的柚子樹,大家相視而笑。半晌,幾個小孩兒拿來了長竿,打樹枝的、攀樹干的、放風的、接柚子的,上上下下忙作一團。樹枝被擾得抖著樹葉,發(fā)出窸窸窣窣的響聲。父親皺著眉循聲望來,只聽一聲響亮的口哨兒,大伙兒各自抱著柚子,一溜煙四散而逃。霎時間,銀鈴般清脆悅耳的笑聲便彌漫在鄉(xiāng)間。柚香散去,幻化成一縷情思,輕輕掛在我的回憶里,永不改變。
———天津市南開中學九年級史浩宸
片段二
花開花落,春去春回。奶奶病了,媽媽和我趕回老家看望奶奶,推開小院的門,桃花依舊,我又見奶奶慈祥的臉龐,她手里捧著一盤我心心念念的米糕。
風有些大,漫天的花瓣紛紛揚揚,我站在那里呆望著,一不小心眼中刮進了沙子……
奶奶,您就如一片繁花,雖靜不息。我依偎在奶奶身旁,一縷晚霞透過樹的枝丫映在我們的臉上。奶奶指著滿樹桃花,會心地笑了。奶奶靜靜地坐在樹下的藤椅上,我勸她回屋去,奶奶擺擺手,歲月的滄桑已在奶奶的額頭上留下了清晰的印痕。而今,我已長大,迎來了花樣年華,總有一縷情思在我心中,永不能散去……
———天津市南開中學九年級劉奕
片段三
淅淅瀝瀝的雨敲打在天窗上,發(fā)出叮叮咚咚的聲響。屋里昏黃的燈光輕輕晃動,屋里的一切都影影綽綽的。我躺在涼席上側(cè)耳傾聽窗外的雨聲,聽久了,聽熟了,能分辨出雨水的緩急。絲絲涼風拂過我的面頰,那是奶奶正微笑著為我扇蒲扇,讓清涼的風伴我入睡。漸漸的,雨聲變細變?nèi)?,漸漸模糊了;輕輕的,我進入了夢鄉(xiāng)。夢里,奶奶扇動的微風伴著雨聲,牢牢地印在我的記憶里,成了一縷永不改變的情思。
———天津市南開中學九年級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