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林
【摘要】目的 探討雙側開顱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雙側開顱手術治療,比較手術前后顱內壓水平,觀察其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及預后情況。結果 患者術后顱內壓水平低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術后出現(xiàn)腦膨出1例、肺部感染3例、臟器衰竭2例、呼吸系統(tǒng)感染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00%(8/80);術后隨訪6個月,恢復良好48例,中殘14例,重殘10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死亡率為3.75%(3/80)。結論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采用雙側開顱手術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有效降低顱內壓,且并發(fā)癥較少,預后好。
【關鍵詞】重型顱腦損傷;雙側開顱手術;并發(fā)癥;預后
【中圖分類號】R65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1
重型顱腦損傷是臨床外科常見的疾病類型,具有較高的致殘、致死率,多由重物砸傷、高空墜落或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重型顱腦損傷病情較為嚴重,并且具有廣泛的顱內損傷,臨床治療較為困難。相關研究指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多存在對沖性腦損傷,如僅對一側進行血腫清除及減壓術,會使一側顱內壓急劇下降,導致腦膨出,無法進行關顱[1]。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雙側開顱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6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80例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1.23±3.48)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32例,重物砸傷24例,高空墜落24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腦挫裂傷、硬膜外血腫及硬膜下血腫。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雙側開顱手術治療:全身麻醉后,作切口自顴弓上耳屏前1 cm向后跨過耳后向上繞頂骨結節(jié)至中線旁2~3 cm,向前額發(fā)際線內,骨窗前至額極,后達乳突。并在頂部旁開正中線矢狀竇2~3 cm,下平顴弓,蝶骨棘向深部咬除,將前中顱窩底顯露。對側行同樣處理方法,將血腫及失活腦組織清除,減張縫合硬腦膜。如在術中出現(xiàn)腦膨出情況進行降壓及使用脫水劑等措施進行處理。術后進入ICU進行監(jiān)護,并給予患者呼吸機輔助進行吸氧、脫水,并進行抗感染治療。
1.3 評價指標
(1)比較患者術前及術后3d的顱內壓水平,采用BJM428型顱內壓監(jiān)護儀檢測。(2)觀察記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腦膨出、肺部感染、臟器衰竭、呼吸系統(tǒng)感染。(3)術后隨訪6個月,觀察患者預后情況,采用格拉斯哥預后量表(GOS)[2],Ⅰ級:死亡;Ⅱ級:植物生存,長期昏迷;Ⅲ級:重殘,需要他人照顧;Ⅳ級:中殘,生活能自理;Ⅴ級:良好,成人能工作、學習。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顱內壓
術后,患者顱內壓為[(18.03±3.52)mmHg]低于術前[(35.13±5.16)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4.486,P=0.000)。
2.2 并發(fā)癥
患者術后出現(xiàn)腦膨出1例、肺部感染3例、臟器衰竭2例、呼吸系統(tǒng)感染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00%(8/80)。
2.3 預后
術后隨訪6個月,恢復良好48例,中殘14例,重殘10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死亡率為3.75%(3/80)。
3 討 論
重型顱腦損傷,尤其是急性硬膜下血腫腦疝形成患者,病死率高達50%以上[3]。患者的雙額顳廣泛腦挫傷,多合并腦內血腫、顱內壓較高,在短時間內即可形成腦疝,故將血腫及壞死的腦組織清除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術后顱內壓水平低于術前,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00%(8/80);術后隨訪6個月,恢復良好48例,中殘14例,重殘10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死亡率為3.75%(3/80),表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采用雙側開顱手術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顱內壓,并發(fā)癥較少,預后好。在進行去骨瓣減壓術治療時壓力驟降,大量血漿從腦血管內進而腦組織,腦水腫病情較重,如強行進行縫合,易對患者的腦組織造成損傷,此時進行對側開顱進行探查,清除血腫,并對硬腦膜進行減壓,可有效將對側的腦膨出進行緩解,進而可有效的對雙側頭皮切口進行縫合,提升搶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但由于雙側開顱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且手術時間較長,術后易產生多種并發(fā)癥,故在術前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對于老年患者應慎用,并在術后積極的給予抗感染治療,提升患者的預后。
綜上所述,雙側開顱手術治療可降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顱內壓,且并發(fā)癥較少,預后好。
參考文獻
[1] 孫繼程.雙側額葉腦挫裂傷患者治療療效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9,27(12):58-59.
[2] 劉 偉,李德龍,戢太紅.穿刺術聯(lián)合開顱手術治療外傷性腦疝28例[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8,23(4):302.
[3] 劉 琦,田少斌,陳勁松.雙側去骨瓣減壓術治療32例急性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臨床研究,2018,31(4):51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