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慕琪
摘要:古箏是非常古老的民族樂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然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流傳,也深受群眾的喜愛。伴隨著民族音樂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受關注程度的增加,古箏音樂如今已然成為了人們文化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加強對古箏表演藝術的分析,對于促進古箏傳承和發(fā)展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其中古典美是研究古箏表演藝術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有助于從審美角度進行古箏表演藝術的分析,也有助于體現古箏作品的審美價值。本文將著重就古箏表演藝術的古典關進行研究。
關鍵詞:古箏;表演藝術;古典美
古箏是民族傳統(tǒng)樂器的一個重要代表,在當前大力推動民族文化傳承發(fā)展的背景之下,獲得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與支持。時間的推移與音樂藝術發(fā)展速度的加快,古箏表演藝術也獲得了快速發(fā)展,其整體形勢也朝著多樣化的方向轉變,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古箏表演藝術的審美價值。古典美是古箏表演藝術美的一個重要表現方面,彰顯了古箏作為民族傳統(tǒng)樂器在表現古典音樂方面的特性。所以我們在當代也要加強對古箏表演藝術古典美的分析,同時還需要有意識的與現代文化進行交融,為古箏表演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新時代背景下的進步提供動力。
一、古箏的起源與發(fā)展分析
古箏表演藝術的發(fā)展歷史悠久,通過對不少歷史文獻資料進行分析,過去人們通常把古箏叫做秦箏,其主要原因在于古箏發(fā)源地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的秦國屬地,由這里的人對其進行了廣泛的傳播與發(fā)展。在當時古箏表演藝術是具備鮮明娛樂性特征的表演活動。從古箏和古箏表演誕生開始,古箏表演藝術就始終備受關注,進行了非常廣泛的傳播,而到了唐朝時期,特別是盛唐時期,隨著文化溝通日益頻繁,文化開放程度的增加,古箏的發(fā)展勢頭甚至超越了筑和瑟,成了人盡皆知,同時又備受大家喜愛的傳播樂器。到了唐朝時期,古箏表演藝術已經不再只是對聲的體現,而是關注聲色整合,讓古箏表演藝術的古典美到達了一個更高層次。此時也誕生了不少在古箏演奏方面的人才,為古箏表演藝術的繁榮發(fā)展帶來了動力,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古箏表演藝術的古典美。
二、古箏表演藝術的古典美分析
(一)有效把握古箏形制與演奏方法促進古典美表現
從形狀上看,古箏大部分是s型,總共有21根弦,制作材料大多數是白松、紅木、桐木等,利用多樣化物質材料的搭配更能夠增加古箏的雅致端莊感,給人以穩(wěn)重優(yōu)雅的感受。正是因為古箏形制上的特殊性,在具體的演奏時,演奏人員不僅要注意坐姿,還要始終保證身心放松與各肢體協調的狀態(tài),以便獲得更為理想的演奏質量。演奏人員應該在演奏過程當中把自己的身體和古箏融合成一個整體,然后通過恰當使用肢體語言賦予古箏作品更大的表現力,也讓整體表演更為自然與流暢。演奏過程中需要演奏人員靈活運用雙手,其中右手負責撥弦,對主要的節(jié)奏和旋律進行把控,左手控制弦音以及升半音,以便對聲音進行潤色。傳統(tǒng)的古箏指法有勾、托、挑、抹等。伴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和古箏表演藝術的完善,古箏演奏方法也在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與突破,誕生了不少的演奏新形式,比如多聲部演奏、雙手交替演奏等,進一步增加了審美表現力,也有助于對古典美進行表現??偠灾?,在有效把握古箏形制與恰當運用演奏方法的情況下,能夠更好的展現古典美,帶給人良好的審美感。
(二)掌握不同箏派特征與演奏形式保證古典美體現
要對古箏表演藝術的古典美進行體現,還必須要了解不同古箏派別,并掌握不同派別在演奏形式方面的特色以及多樣性,以便在古典美呈現過程中更加的全面與生動。我國古箏派別從整體上可分成南派和北派,具體劃分當中又分成了陜西箏、山東箏、潮州箏、河南箏、浙江箏和客家箏,不同派系在演奏風格和演奏方式的表現上都是非常獨特的。在對各個派系的演奏特征和形式進行綜合分析之后,發(fā)現古箏演奏方法與風格和該區(qū)域的戲曲與民族文化發(fā)展情況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聯,也是基于這樣的原因讓古箏雖歷經千年時間,但現如今仍舊備受人們青睞。除此以外,因為各個派系在發(fā)展歷史上有差異,地域文化也有不同,所以在演奏形式上也出現了差別,增加了古典美表現的多樣性。比方說客家箏的風格是內斂含蓄浙江箏受江南絲竹影響比較深刻,所以更多的是進行琵琶曲音樂的展現;河南箏在演奏形式方面帶有曲高和寡的特點。
(三)基于現代發(fā)展趨勢有效傳承發(fā)展古箏的古典美
伴隨著時間推移,處在不同時代之下的人,對古箏表演藝術古典美的認知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到了現代社會,現代人在對古箏表演藝術古典美進行解讀和分析的過程中,往往會把關注點放在美的含蓄和凝重上,認為正是因為古箏表演藝術古典美的存在,才使其在漫長歷史長河當中沒有被侵蝕,而是得到了有效的傳承與發(fā)揚。要對古箏表演藝術的古典美進行傳承與發(fā)展,使其在當代仍舊能得到人們的青睞,還需要立足當代的發(fā)展趨勢,把現代美和古典美進行融合,也就是在注重古典文化的前提條件之下,要結合當代需要進行古箏表演藝術的創(chuàng)新,讓人們的審美需要得到充分滿足,引發(fā)當代人對審美和古箏作品內在情感的共鳴。
古箏表演藝術從本質上進行分析,彰顯了民族音樂的智慧與魅力,更是民族音樂智慧的結晶,將多個民族的音樂文化精髓進行了交融,所以帶有非常突出的古典文化特性。那么在古箏表演過程當中,就是要有意識的彰顯古典美特性,增加古箏表演藝術的感染力,給人以文化和審美上的享受。要對古箏表演的古典美進行分析,首先應該把握古箏的起源與發(fā)展,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深入研究古箏表演實踐當中對古典美進行呈現的有效方法,這樣才能夠讓古箏藝術獲得更大的發(fā)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