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宏
摘? 要: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小學階段孩子的個人意識會逐漸覺醒,集體觀念對于他們來說至關(guān)重要,其集體觀念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個人學業(yè)成就和未來的發(fā)展,在小學階段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集體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該文將著重從小學生集體觀念的內(nèi)涵、集體觀念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體育教學對集體觀念的積極影響和如何通過體育教學活動的培育、提升學生集體觀念的策略方面進行概述,以達到增強學生集體觀念,提高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小學體育? 學生? 集體觀念? 培養(yǎng)?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a)-0110-03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Collective Concept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LI Jihong
(Shangying Town Yaopo Primary School of Lintao County, Gansu Province, Dingxi, Gansu Province, 730500 China)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The personal consciousness of children in elementary school will gradually wake up. The collective concep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m.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ir collective concep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he collective concep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llective concep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llective concept training, the positive impa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on collective concept and how to improve the collective concept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strategy aspect is summariz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students' collective concept, raising students' sense of teamwork, and promoting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ports; Student; Collective concept; To cultivate; Strategy
小學階段是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最旺盛,個人知識儲備提升最快、可塑性最強,接受教育最佳的階段。小學體育在小學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全日制義務(wù)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和“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果斷、頑強的意志品質(zhì)”。
1? 小學生集體觀念缺乏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小學階段是孩子們開始知識儲備的重要階段;是個人意識覺醒、個人性格和集體觀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是學習習慣、個人品德、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逐步培養(yǎng)的開始。筆者近年來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學校時表現(xiàn)出:個性鮮明,知識豐富,易于接受新思維、新事物,競爭觀念強烈,但合作共贏共享的意識淡薄,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整體水平不高。
1.1 小學生普遍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寬容態(tài)度和合作精神
現(xiàn)階段小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家庭人員構(gòu)成呈現(xiàn)“421”的結(jié)構(gòu),生活中缺少兄弟姊妹,自幼在眾多家長的呵護下成長,是整個家庭小集體的核心,享受的是明星般的待遇,享受著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在整個集體中只有汲取沒有付出與奉獻,沒有合作、感恩、付出、幫助、寬容的團隊意識集體觀念,進入校園后,與同學缺乏合作精神,對事對物缺少寬容的態(tài)度,這一現(xiàn)象在高年級學生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1.2 家長缺乏對孩子團隊意識集體觀念的正確引導
隨著物質(zhì)生活的極大豐富,學生們的家庭條件日漸優(yōu)越,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對孩子沒有進行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的引導教育,致使孩子極易形成以個人為中心的性格,致使孩子心胸狹窄、性格孤僻、自私自利,在學校集體活動中缺乏兼蓄包容、共同協(xié)作的意識,不利于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1.3 小學生缺乏溝通交流的技巧和能力
隨著大量留守兒童、離異家庭學生數(shù)量的增多,孩子主要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缺乏與外界交流的機會,造成部分孩子缺乏溝通交流的技巧,交流意愿不明顯,與人交流的能力不足,性格日漸孤僻。在學校集體活動中,常常表現(xiàn)出莫名的孤獨與無助,不能流暢愉快地處理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同學之間的誤會,在自身存在缺點和錯誤時,不愿虛心接受教師的批評,更有甚至出現(xiàn)頂撞老師、亂發(fā)脾氣的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在中低年級的孩子身上常常出現(xiàn)。
1.4 學校在集體觀念方面的教育存在不足
隨著近年來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西風東漸”之勢甚趨,學校將教育培養(yǎng)的重點放在了注重發(fā)掘?qū)W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片面地追求分數(shù)追求升學率,過分強調(diào)學生個人能力和個性的發(fā)展,而對于我國傳統(tǒng)教育中集體觀念培養(yǎng)等優(yōu)良傳統(tǒng)有所忽視,加之集體觀念教育的內(nèi)容空洞,缺乏時代特色,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中有同學,心中有集體”集體觀念。
2? 體育教學中學生集體觀念培養(yǎng)建議
如何通過體育課程培養(yǎng)學生心中有同學,心中有集體的合作意識集體觀念、促進班級凝聚力呢?筆者認為,在小學體育教育中應(yīng)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2.1 關(guān)注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分組分層次教學
“分層次教學”理論,是近年來備受教育大家推崇的新教法,實踐證明,在體育課堂上,通過關(guān)注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分組分層次教學,是較為有用的措施之一。教者應(yīng)從關(guān)注學生個體差異著手,充分考慮組員之間的差異和互補因素,揚長避短,通過小組互助互幫互學,使學生的個人價值在集體中得到實現(xiàn),促進學生合作意識集體觀念的形成和提升。例如,筆者在五年級《體育與健康》的課堂上就進行了分組分層次教學,將班上的學生按照性別差異、身體素質(zhì)的好壞、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個人性格的不同分成了5個大組,分別由領(lǐng)導才能突出、學生威信高、體育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組長,使每組都有了“領(lǐng)頭雁”,然后每組確定兩名女同學和一名體育能力弱的同學,最后將剩余的同學平均分配到各組中,通過這樣的分配結(jié)合法,使各小組都有領(lǐng)導力強的核心,都有運動健將和后勤隊員。小組成員各有所長,例如,胖的同學身體靈活性柔韌性不佳,但是在力量上有優(yōu)勢,在球類投擲項目上占有優(yōu)勢。個子低身材瘦的同學,雖然身體的靈活性好,反應(yīng)靈敏、易于快速移動,但是跑不遠、擲不動、跳不高,適合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男女生之間由于性別性格和身體素質(zhì)方面的差異,女同學普遍心細膽小,適合運動量小技巧性強的運動項目,在丟沙包跳皮筋方面特別內(nèi)行,男同學大部分體力充沛,喜歡冒險,爆發(fā)力強,適合運動量大競爭激烈的項目,在球類和投擲等方面有優(yōu)勢。
2.2 推崇“陽光體育”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體育課是最注重團隊合作的學科,近年來在全國大力推廣的“陽光體育”要求體育課不但要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zhì),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筆者在體育課上就非常注重通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榮譽感和集體觀念。例如,筆者在低年級的課堂上常常開展的“同心圓”游戲,通過讓小組同學輪流擔任“圓心”輪流“發(fā)號施令”,來將孩子的個人權(quán)利同集體利益、他人利益進行綁定固化,個人表現(xiàn)佳就會得分,個人表現(xiàn)不佳,就會扣集體的分,個人不好好表現(xiàn)就會影響集體的進步,讓孩子們較快地產(chǎn)生了主人翁意識,對自我和集體的關(guān)系有了更深的認識,即“只有我為人人,人人才會為我”,使孩子們明白了團隊是個人的根本,個人的價值只有通過團隊才能充分體現(xiàn)。通過游戲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了對他人認真負責的責任感。
2.3 進行賞識教育,發(fā)掘?qū)W生的個體“閃光點”
賞識教育是指通過對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表現(xiàn)進行關(guān)注和贊揚,使學生對體育課、體育老師、班級同學產(chǎn)生認同感,使學生樂于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來,并進一步內(nèi)化為行動的自覺,人們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長處,有的膽大心細,有的認真負責,有的敢想敢干,有的樂于助人,體育教師應(yīng)該通過室外活動留心觀察及時進行賞識教育,捕捉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多多表揚,并根據(jù)其特長委以幫助其他同學的重任,使全體同學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相互幫助、相互信任,從而使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觀念更強烈,使班級的凝聚力更強大。
3? 結(jié)語
總之,通過體育課培養(yǎng)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合作意識集體觀念是一條重要途徑。學生有了集體榮譽感,班級才會充滿生機活力,體育課才會變得魅力十足。學生有了合作意識,就會熱愛集體,關(guān)心他人并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有了集體觀念就會樂于奉獻,團結(jié)一致,并不斷進取,相互促進。合作意識集體觀念強烈的學生走向社會才能更好地適應(yīng)社會,才能更有利于個人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姚志杰.小學體育教學中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體育科技,2018(5):136.
[2] 羅勇.如何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14(2):168,170.
[3] 王先亮,房雪芹.小學體育“翻轉(zhuǎn)課堂”模型設(shè)計與實證檢驗[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9,2(12):59-68.
[4] 謝瓊桓.體育改革與發(fā)展中六個節(jié)點述評[J].體育學研究,2018,1(6):12-17.
[5] 王春花.“小學體育興趣化”背景下教學方法選用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
[6] 盧亞南.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7] 羅勇.如何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14(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