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
秋季開學第一周,我在八(2)班語文課上巡堂聽讀,當走到楊小雪(化名)身邊時,她下意識地扯下卷起的衣袖遮蓋手臂。天氣這么熱,為何見老師走近就扯下袖子?我心里有些疑惑。下課后,我找到她的小伙伴李倩(化名)單獨詢問,李倩說:“小雪情緒不好時經(jīng)常用刀片劃手臂?!蔽夷X中突然閃過俄羅斯的死亡游戲《藍鯨》,心頭一緊……思慮良久,我選擇靜靜觀察,默默關注。
學校安排填寫“六類生”基本信息登記表,我抓住機會請小雪到會議室,想單獨了解情況,這才知道原來她從嬰兒時期就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帶著她隨大伯父一家生活。大伯父家有個男孩,年紀與她相仿。她覺得爺爺奶奶更喜歡堂哥,所以與家里人感情淡漠。
而小雪爸爸介紹的情況更讓我不安:從上六年級開始,小雪一放學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里,很少出來,幾乎不與家人溝通。平時出門就把房門鎖上,不讓人進去。有一次,奶奶趁小雪上學的時候打開門幫她曬被子,結(jié)果小雪回家后發(fā)現(xiàn)了,于是在家大鬧一場。
此后,小雪就成了我最關注最牽掛的學生。我每天都要確認她是否到校;悄悄留意她的表情,默默觀察她的狀態(tài);批閱她的作業(yè),常?!安唤?jīng)意”寫幾句評語或名言,或贊揚或鼓勵。慢慢地,她在日記中開始吐露心聲:“我得了抑郁癥了!可爸媽為什么要指責我‘不好好學習,盡出幺蛾子呢?”于是我在日記本上給她回了一封長信,回答她的疑問,安撫她的情緒。
一次課間,我問她:“為什么覺得自己得了抑郁癥?看過醫(yī)生嗎?”“沒有,我是對照網(wǎng)上的心理測試題發(fā)現(xiàn)的?!彼椭^一邊小聲回答一邊用手絞著衣角?!熬W(wǎng)上的測試題靠譜嗎?”我拉過她的手,輕輕挽起她的衣袖:“這是你覺得抑郁之后劃傷的嗎?”她低著頭不說話。我心一沉:我還是太著急太唐突了!我撫了撫那些新舊不一的傷痕,輕輕問她:“疼嗎?”她搖搖頭,卻再也不肯多說一句話。這讓我有了深深的挫敗感。
如何教育和幫助小雪,我一籌莫展。上網(wǎng)查閱了資料,我卻不敢再輕舉妄動??鄲乐畷r,適逢省城高校教授深入基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安灰o青春期的孩子輕易貼上‘抑郁癥的標簽”的建議讓我似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
我再次約小雪一起到操場上散步,期望在閑聊中找出“病癥”。慢慢地,小雪打開了話匣子:從小爺爺奶奶就偏袒堂哥,爸爸從外地寄回的零食和玩具,爺爺奶奶常強制她分給堂哥,如果不愿意,就會被指責;堂哥還會趁機毀壞她的玩具;七年級時她與男孩們因為玩耍,走得比較近,奶奶就說她是壞女孩。因此,她與爺爺奶奶沒有交流,還常常心情煩悶,只有在手臂上劃幾下才覺得心里舒服……
聽完她的講述,我陷入深思:這孩子既感受不到愛,也不會排解情緒,她傷害自己其實是想要尋求他人的關注。那我能不能試著成為她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讓她感受到關注與愛,并教會她表達愛呢?
于是我安排她擔任語文科代表;在課堂上關注她的筆記并及時指導和表揚;力薦她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經(jīng)典誦讀比賽”;到操場上陪她練跑;邀同學給她生日擁抱……我想盡可能多的表達老師對她的關心與關愛。我還瞞著楊小雪聯(lián)系了她爸爸,希望他和小雪的媽媽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小雪,最好是能讓小雪的媽媽回家陪伴小雪,并建議他帶孩子去省城看心理醫(yī)生,讓醫(yī)生幫助小雪消除顧慮。
第二年的9月,小雪挽著媽媽的胳膊來校報名。她手臂上的劃痕已經(jīng)淡得看不清了,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作者單位:漢川市華嚴農(nóng)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