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恩杰
五峰漁洋關中學始建于1941年,擁五峰山之仁厚,挾漁洋水之靈慧,歷經79年風風雨雨。在這方希望的沃土上,一代又一代教師團隊沉淀出山鷹般頑強奮飛的精神——“泰山壓頂不彎腰,驚濤駭浪不低頭,凌空向遠不罷休”。一屆又一屆莘莘學子,從這兒仰望云端,振翅起飛。
為培養(yǎng)勤奮、靈慧、勇毅的學生,學校確定了“立身如山,奮飛如鷹”的文化理念,給雛鷹一片翱翔的藍天。學校的核心文化理念如何體現?教育質量的提升,就是最有力的詮釋;優(yōu)質服務的抵達,就是最有力的體現。
家校攜手聚合力,轉變觀念“豐鷹羽”
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一只山鷹,家校結合,豐其羽翼是學校育人的重要方略。改變從打通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開始。每天每班一名跟崗家長,在“家長學?!敝休啌Q集中學習,并將相關內容分享到各自的班級群?!皩捜荨捄?、寬松”的三寬教育,讓家長重新審視自己,正視孩子成長中必須經歷的“亂象”,在困擾中尋求有效突破?!岸矣?、嚴家規(guī)、正家風”是家長群體達成的共識:家長用最“寬厚”的胸懷,著眼于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寬容”孩子,盡量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
面對“雙獨”和留守兒童,我們如何做教師?如何提升愛的能力?“因時施教、因性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師群體達成的共識。家校結合,兩頭發(fā)力,共鑄孩子美麗靈魂。正如鷹媽媽提升雛鷹展翅翱翔的本領一樣, 凝聚起“1+1>2”的力量,吹散育人征途中的迷霧,迎來指向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育新天地。2019年11月28日,在全國家長節(jié)上,漁洋關中學榮獲“三寬家長學校優(yōu)秀實踐?!?,“最美家風獎”花落902班趙長鳴同學家。這是對家校融合實踐的最大肯定,也是學校全體教師和家長的共同榮耀。
周末活動開新宇,習慣養(yǎng)成“壯鷹骨”
周末兩天,加上每年長達三個月的寒暑假,怎樣讓孩子度過業(yè)余時間?常規(guī)做法是,老師布置讓學生倍感頭疼的書面作業(yè);家長給孩子報許多的輔導班。如此慷慨投資,換來的往往是——假期作業(yè)突擊完成,剩下時間恣意揮霍,玩手機、看電視、睡懶覺……之前在學校著力養(yǎng)成的好習慣,就這樣被自由散漫磨掉了。學校改變這一老舊做法,統(tǒng)籌充實豐富多彩的周末活動,讓孩子成長的羽翼更加豐滿。每個周末,孩子必須走出宅居,快速步行5000步,進行有氧運動,活絡筋骨;三分鐘跳繩,既是民族運動項目,又是體育中考改革后的必考項目,健身備戰(zhàn),一舉兩得;15分鐘練字,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磨煉意志;做愛心餐,從開始買菜到成品出鍋,讓孩子懂得感恩,營造出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有益身心的周末活動,把孩子從單一書面作業(yè)中解放出來,不做電視迷,不做手機控。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學生們不僅滿懷斗志投身網上學習,而且自覺踐行周末活動。勞動鍛煉力量、運動促進健康、練字陶冶情操,每天雪片般的圖片被發(fā)送到班級群中,孩子們激情生活的姿態(tài)最美。親歷親嘗,持之以恒,重在養(yǎng)成,練就本領,這正是核心理念的展現。
社團研學長見識,不拘一格 “展鷹翅”
學校將土家特色文化與現代元素完美結合,開辦了18個社團:學生們在十字繡社團穿針引線;在美食社團大展刀工;在跳繩社團跳土家花樣;在非洲鼓社團輕松抒懷;在跆拳道社團展現力與美;在太極拳社團錘煉氣定神閑;在英語口語社團展現美式口才;在漢語言文化社團追尋文化淵源;在奧數社團挑戰(zhàn)最強大腦,等等。同學們最盼望每周的社團課,琴棋書畫,十八般才藝,樣樣火爆。在孩子們的農村老家,上山拾柴火,下地干農活;茶園采茶,竹林挖筍;鄉(xiāng)村路上跑步,木椅陣前練球……只有全面發(fā)展,雙翼平衡,才能展翅凌空,翱翔九天。
每學年的研學旅行是學生們最期待的事情。TCL集團副總裁袁冰先生個人捐資,TCL集團公司周文先生為學校創(chuàng)設“文緣獎學金”。學校利用這一機遇,建立激勵機制,把機會留給八年級學生,只有成績躋身全校前一百名者,才有資格作為研學候選人。“華盟基金夏令營”活動讓“小山鷹”們走出大山,開拓視野,錘煉翅膀。很多學生為了實現這一研學夢想,勤奮努力,爭創(chuàng)優(yōu)異。學生們乘高鐵、坐飛機,到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立下放眼世界、建設祖國的雄心壯志。
外景建設提神韻,文化蕙風 “潤鷹魂”
一所有內涵的學校,校園文化硬件建設必須先行,做到“一切景語皆情語”,讓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從小眼有家國,胸有情懷。
走進校園,山鷹雕塑、楹聯彩繪、鐵藝宮燈、剪紙書畫,述說著奮斗理想,文化自信;古樟丹桂常春藤,見證著漁中近80年的風雨彩虹。
育(漁)英、揚(洋)善、觀(關)瀾、修(休)身,四樓環(huán)立。育英樓寓意“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樹人之樂,揚善樓寓意“弘揚德善之所”的立德之根,觀瀾樓寓意“觀水有術,必觀其瀾”的求知之法,修身樓寓意“靜以修身,修煉人生,筑夢未來”。
鑲嵌在校園的國畫石,上書“石為山之脊梁,師為人之魂”,象征教師是立德鑄魂之擎天玉柱;印章石上書“雅行鑄人”四個字,要求師生德行文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心石上書“鐵肩”,激勵教師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譜寫漁中人砥礪奮進的錦繡華章。
佇立春華亭,“友朋閑聚評學論教,敘夢中心語在此”“同學趣聊品藝吟詩,攬?zhí)煜戮坝^于斯”;置身秋實亭,“曲徑無絲竹之亂耳,小亭有律韻以陶情”;漫步英華廊,體味“讀書汲取其精華”之要義。
近三年來,漁洋關中學中考成績快步上升。漁中教育人堅持“給雛鷹一片翱翔藍天”的理念,猶如得到水景式治理的漁洋河一樣,帶著涓涓清流,奔向長江,匯入大海。“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漁中人將不斷凝聚山鷹文化的品牌力量,以搏擊奮飛的精神,激勵全校師生,立下凌云壯志,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展翅翱翔。
責任編輯/李慕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