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萍 侯珂
【摘要】英語中存在大量的近義詞,如何選詞恰當是大多數英語學習者想要解決的問題。詞典、直覺等傳統(tǒng)方法存在著不足,較難準確區(qū)分近義詞,大型語料庫為近義詞辨析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文選擇capacity,capability和competence作為研究對象,使用定性與定量方法,分析三個近義詞在語域、搭配、語義韻中的特征以及三者的不同之處;筆者發(fā)現通過語料庫辨析近義詞的方法在近義詞辨析中行之有效,也為學習者提供一種近義詞辨析的新視角。
【關鍵詞】語料庫;近義詞;語域;搭配;語義韻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中國古都天下大同”城市形象與外宣翻譯規(guī)范化研究(項目編號:2018Q20)。
詞匯在語言學習中至關重要。英語單詞中有60%以上是由近義詞構成的,而中國英語學習者對近義詞的誤用占很大比例。Lewis論證了無論聽說讀寫,詞匯都是語言使用的核心。英語不僅是世界上單詞數量最多的語言,而且也是近義詞數量最多的語言。如何區(qū)分近義詞一直是英語學習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一、學習英語近義詞的重要性
英語學習者一般在詞典里查單詞或者僅僅依靠自己的直覺和經驗區(qū)分近義詞。然而,詞典并不能提供全面的解釋,它所呈現的只是近義詞的相似意義。許多英語學習者意識到選擇最準確、最恰當的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難度。大型語料庫和索引軟件的出現,為近義詞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途徑。語料庫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通過從語料庫中檢索大量真實語料,可以實現詞的搭配和細微的語義韻特征的分析,給外語學習者掌握英語近義詞提供更多幫助。
二、研究方法
(一)語料庫
本研究使用的語料庫是當代美國英語語料庫COCA。COCA是由美國楊百翰大學的馬克·戴維斯教授開發(fā)的,免費提供大型且類型均衡的美式英語語料庫,包含超過10億單詞,其中包括1990年至2019年每年2000萬單詞。它是學習者尋找和觀察美式英語的使用和變化較全面的工具。該語料庫分為八種體裁,包括口語、小說、流行雜志、報紙、學術文章、電視和電影字幕、博客及其他網頁。
(二)近義詞的選擇
近義詞是各種語言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由于法語、拉丁語等大量外來詞與英語的結合,產生了多種英語近義詞。近義詞又可分為完全近義詞和部分近義詞兩部分。前者是指在任何語境中沒有語義差異、可以相互替代的詞語。然而,在任何一種語言中,很少有單詞有相同的意思、用法和搭配。后者是指盡管意義相同或相近,但存在細微差異的詞語,例如不同地區(qū)的方言或在文體學、用法與搭配、語義韻等方面存在差異。對所有的英語近義詞進行研究有很大的難度,所以以一組近義詞為例是十分合適的選擇。近義詞有兩個原則:首先,這組近義詞對于母語為英語的人和英語學習者來說都屬于高頻詞。其次,近義詞總是被錯誤地使用,英語學習者很難識別它們的區(qū)別?;谶@兩個原則,筆者選擇了一組典型的英語部分近義詞capacity、capability和competence為研究對象。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capacity指理解或做某事的能力;capability指做某事所必需的能力或品質;competence是指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從以上的解釋可以看出這三個詞都與能力有關。然而詞典提供的詞義和例句有限,英語學習者很難有效地區(qū)分近義詞。因此,利用語料分析這一組近義詞意義和使用語境是很有用的。
三、研究過程及語料分析
基于語料庫中的語料,本文對從語料庫中提取的真實語料進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首先在語料庫中搜索三個節(jié)點詞capacity, capability,和 competence,得到三者的出現頻率以及在不同語域中的分布情況。其次搜索搭配列,獲得三個近義詞的常用搭配。第三,根據檢索的搭配分析三個節(jié)點詞的語義韻。最后,分析capacity、capability和competence在語域、搭配和語義韻中的異同。
(一)語域分析
語域可以用來觀察詞匯的用法,以區(qū)分一般英語和特殊英語。Palmer認為近義詞可能在語域、搭配和說話人的態(tài)度上存在差異。根據近義詞在不同語域中的分布情況,可以將其區(qū)分開來。在COCA語料庫中查詢capacity、capability和competence的使用情況,得出如下結果:上述三個近義詞中,capacity的出現頻率最多,capability其次,competence最后。這說明人們傾向于使用capacity和capability。此外,capacity和competence的單數形式比復數形式使用得更頻繁。但capability的復數形式出現的頻率略高于單數形式。
在COCA的圖表欄中分別輸入capacity、capability和competence,得到它們在口語、小說、流行雜志、報紙、學術文章、電視電影字幕、博客和其他網頁中的頻率分布。PER MIL為per million,適用于大型語料庫的數據統(tǒng)計和頻率標準化處理。結果表明上述三個近義詞在學術文本中的使用頻率要高于其他文本。就capacity而言,學術文章的頻率占了總頻率的近三分之一。此外,capacity在網絡、博客、雜志和報紙上的使用頻率較高,說明其具有明顯的學術特征。就capability而言,其在不同語域中的出現頻率分布更加均勻。capability的使用在學術文章中最常見,其次是口語。與其他兩個詞相比,capability在口語文本中出現的頻率更高。competence具有最強烈的學術特征,其在學術領域的使用頻率約占總使用頻率的三分之二。搜索不同語域的頻率分布,可以為英語學習者獲取語言知識提供了不同的視角。
(二)搭配分析
在觀察節(jié)點詞與其他詞的搭配時,主要研究節(jié)點詞的左或右出現的四個詞。一種搭配出現的頻率越高,說明它與節(jié)點詞的關聯(lián)度越高,搭配強度也越大。此處采用互信息值(MI)對詞語搭配強度進行分析。MI值是指兩個詞同時出現的可能性與節(jié)點詞單獨出現的可能性的比較。如果MI值為0,表示這兩個詞沒有匹配在一起。如果它高于3,這意味著這兩個詞經常一起使用。選擇MI值大于3進行研究更恰當。在COCA搭配列中,分別在詞/短語列中輸入capacity、capability和competence,得到其搭配。
根據COCA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三個同義詞具有不同的搭配特征。capacity一詞與計算機、技術、設備、人、經濟、計量單位和國家相關的能力。capability主要用于軍事領域,也指與國家、技術、發(fā)明、人、行為相關的能力。而competence這個詞是關于人際交往,文化,人,知識,體育和評價的能力。
(三)語義韻分析
語義韻是選擇搭配詞的重要原則。筆者選取了這三個近義詞最常見的100個搭配,并對它們的語義韻進行分析,發(fā)現capacity具有較強中性語義韻特征。在100種常用搭配中,積極、消極和中性語義韻分別占21%、9%和70%。而呈現中性語義韻特征的搭配大多是術語,說明capacity在正式場合的使用更為頻繁。而capability在大多數情況下呈現出中性語義韻特征,比例為76%。capability的積極語義韻占18%,消極語義韻所占比例相對較低,只有6%。與competence搭配詞的70%屬于中性語義韻,也就是說其語義特征總體上是中性的。與其他兩個同義詞相比,competence具有明顯的積極語義韻特征,而消極語義韻僅占3%。
四、結語
三個近義詞中,capacity在COCA中的出現頻率相對較高,其次是capability,最后是competence。三者都具有顯著的書面特征,其中competence的學術特征最明顯,其次是capacity。capability的頻率分布更加均勻,在口語文本中使用的頻率比其他兩個詞都要高。它們都可與技術相關的詞語搭配,但與competence相關的搭配并不多。三者可以與人的能力搭配;capacity和capability可與國家搭配使用;capacity可以與經濟或度量單位搭配;而capability可用于軍事領域,也可用來表示行為;competence可與人際交往、文化、體育和評價等搭配。在語義韻方面,三者都呈現出較強的中性語義韻特征,積極語義韻所占比例高于消極語義韻。學習者通過語料庫提供的大量例子,更容易理解詞匯的意義和搭配。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習者利用語料庫,對近義詞的使用情況有全面的認識。
參考文獻:
[1]賀曉東.英語同義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2]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M].Beijing: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4.
[3]Palmer,F.R.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Church K,Hanks P.Word Association Norms,Mutual Information,and Lexicography[M].Cambridge:MIT Press,1990.
[5]王春艷.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學習者英語近義詞區(qū)分探討[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6):30-34.
作者簡介:武建萍(1985-),女,漢族,山西省應縣人,碩士,山西大同大學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侯珂(1998-),女,漢族,山西省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