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亞麗
高尚的道德品質不僅是每一位幼兒成長過程中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也是影響幼兒終身的重要教育活動內容。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將道德品質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中。借助一日活動中的德育滲透,幼兒將在教育活動和生活環(huán)節(jié)中深受高尚道德品質的洗禮,實現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最終,幼兒將會在一日活動中形成講文明、懂禮貌、善禮讓、明珍惜的道德品質。
每天入園時,教師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對幼兒實施禮貌德育。一開始,教師在跟入園的幼兒打招呼時,會發(fā)現部分幼兒存在不好意思打招呼、不理老師的情況。但是,隨著每一天早晨的德育滲透,幼兒逐漸建立了主動打招呼的習慣,并能夠將這種禮貌待人的品質延伸到與其他教師和小朋友的互動過程中。
入園時的禮貌德育滲透雖然只占一日生活中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但是卻對幼兒禮貌待人的道德品質起到了重要的教育影響,在日復一日的德育滲透中幫助幼兒建立了禮貌待人、見人主動問候的可貴品質。
生活中的禮讓德育可以在教育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進行滲透。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和禮讓品質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也是在家長和教師的教育引導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因此,幼兒教師要借助禮讓教育對幼兒實施引導,引領幼兒在活動中遵守秩序,學會禮讓他人。
例如,筆者在操作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發(fā)現本班幼兒中有幾位幼兒總是出現爭搶玩具的行為。于是,筆者及時介入,并詳細詢問雙方幼兒爭搶的原因,對存在爭搶行為的幼兒施禮讓德育,明確表示只有遵守秩序,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才能更好地進行活動。同時,筆者會對班級中禮讓他人的幼兒實施表揚,以期為其他幼兒樹立榜樣。經過數次的講述和德育滲透,筆者發(fā)現以往容易與他人爭搶玩具的幼兒發(fā)生了變化:當他們想要其他幼兒手中的物品時,會詢問對方是否可以給自己使用,并在獲得允許后表達感謝??梢?,教育活動中的禮讓德育滲透,能幫助幼兒認識到禮讓他人的意義,并逐漸建立遵守活動秩序的意識和品質。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師可以借助一日生活中的進餐過程對幼兒實施珍惜德育,幫助幼兒認識到糧食來之不易,引導幼兒建立珍惜糧食、珍惜他人勞動付出的道德品質。
例如,筆者經常發(fā)現,幼兒在盛飯的時候告訴生活老師自己很餓,但他們盛了很多飯菜卻吃不完需要倒掉。針對這種不珍惜糧食的行為,筆者進行了德育滲透,借助糧食的重要性和《憫農》古詩的講解,幫助幼兒認知糧食的珍貴。同時,筆者還告訴幼兒,將飯菜掉落在桌子上是不珍惜食堂叔叔阿姨勞動成果的表現。幼兒逐漸建立了珍惜糧食的品質,能夠在加飯時及時告知生活老師自己需要多少,并注意在進餐過程中不將飯菜弄得到處都是。幼兒在德育滲透中不僅建立了珍惜糧食的道德品質,還在筆者的引導下建立了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可貴品質。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幫助幼兒建立高尚的道德品質,幼兒教師可以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對幼兒實施教育引導,幫助幼兒在教育活動中深刻認識到高尚道德品質的重要意義,進而在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德育滲透中逐步引導幼兒建立高尚的道德品質與。經過入園時的禮貌德育,幼兒將建立禮貌待人的道德品質;經過活動中的禮讓德育,幼兒將建立互相禮讓、遵守秩序的道德品質;經過進餐中的珍惜德育,幼兒將建立珍惜糧食、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道德品質。最終,幼兒將在一日生活的德育滲透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