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茹,張 珂,黃玉婷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yī)院口腔科, 河南 鄭州 450007)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及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全口無牙頜患者逐漸增多,臨床義齒修復需求增加,且要求不斷提升。全口總義齒修復是臨床常用治療方案,但由于全口無牙頜患者牙槽嵴不斷萎縮,使總義齒修復治療難度增大[1]。下頜吸附性義齒修復具有較強穩(wěn)定性、舒適感,且固位效果較好。本研究選取我院全口無牙頜患者分組對比,旨在探究下頜吸附性義齒修復的臨床價值,以提高患者咀嚼功能。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我院2017-03~2019-03全口無牙頜患者7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n=37)、對照組(n=37)。對照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58~73歲,平均(65.48±3.5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2例,初中8例,高中8例,大專及以上9例。研究組男25例,女12例;年齡57~75歲,平均(65.89±3.4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1例,初中9例,高中9例,大專及以上8例。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1)全口無牙頜且有義齒修復需求患者;(2)無相關禁忌證;(3)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口腔感染或口腔相關疾?。?2)認知功能異常,無法配合完成本研究。
(1)對照組以傳統(tǒng)義齒制作方法制作全口總義齒進行修復治療,具體如下:視牙列缺損情況選擇適合無牙頜托盤,采用紅色印模膏、藻酸鹽印模2次,干后取下并劃出基托邊緣線,對上頜后堤區(qū)修整;采用石膏緩沖處理下頜隆突區(qū)域,制作蠟堤、基托,佩戴頜架,注意避免過度伸展遠中頰角區(qū)舌下翼緣區(qū);調試藻酸印模材均勻涂抹(薄涂)于蠟基托組織面,試戴,材料凝固后取下修整邊緣,以白石膏灌模;模型邊緣修整,用蠟封閉固定邊緣,雕刻模型,完成制作。(2)研究組采用下頜吸附性義齒修復,具體如下:(1)視牙列缺損情況選擇適合無牙頜托盤,采用紅色印模膏、藻酸鹽印模2次,干后取下并劃出基托邊緣線,對上頜后堤區(qū)修整,硬腭區(qū)適量填充蠟;制作個別托盤材料為光固化樹脂材料,并放入患者口腔確認托盤是否合適,修整邊緣,緩沖處理系帶區(qū),邊緣均勻離開黏膜轉折處、系帶區(qū)2mm左右;以邊緣整塑材料分段整塑托盤,整塑上下唇頰區(qū)時囑患者噘嘴、發(fā)“嗚”聲,整塑舌側頰區(qū)時,囑患者舌體左右擺動,并伸舌;托盤涂抹粘接劑,以藻酸鹽取模,修整印模,完成制作;制作恒基托,若印模存在倒凹情況,可以蠟充填,確保穩(wěn)定性;取端坐位,平視前方,測量自然放松狀態(tài)下息止頜位面下1/3高度;制作上下頜蠟堤,明確頜位與咬合垂直距離關系,囑患者做上下抿嘴、吞咽動作,發(fā)“吁、嗚”聲,使下頜回到正中頜位;固定、轉移頜位關系,試戴,檢查佩戴舒適度、咬合關系并進行調整,完成制作。
(1)治療后3個月進行復診,比較兩組義齒穩(wěn)定性、佩戴舒適感及咀嚼功能。義齒穩(wěn)定性、佩戴舒適感采用我院自制量表(經預試驗,本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為0.88,效度系數為0.81)進行評估,分值0~100分,評分越低表明效果越差。以咬合力、咀嚼效率評估咀嚼功能[2]:咬合力測試采用咬合力測定儀檢測,儀器購自東莞市凱迪檢測儀器有限公司;咀嚼效率采用稱重法進行檢測:以左右牙齒各咀嚼花生20次,收集咀嚼物以蒸餾水混合均勻過濾并稱重,對比前后變化計算咀嚼效率。(2)治療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經預試驗,本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為0.82,效度系數為0.80)評估患者治療滿意度,內容為患者對治療效果綜合評價,分值0~100分,其中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基本滿意,0~69分為不滿意,非常滿意、基本滿意計入滿意度。
治療后研究組義齒穩(wěn)定性、佩戴舒適感、咬合力、咀嚼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義齒穩(wěn)定性、佩戴舒適感、咀嚼功能比較
研究組治療滿意度為97.30%,高于對照組78.38%(P<0.05)。見表2。
表2 治療滿意度比較[n=37,n(%)]
臨床治療全口無牙頜以全口總義齒制作修復為主,傳統(tǒng)義齒制作目的在于增加基托應力承托面積,從而增強牙槽嵴與內表面接觸緊密,以獲得良好穩(wěn)定與固位,提高咀嚼功能[3,4]。但傳統(tǒng)印模技術、邊緣成形與臨床醫(yī)生經驗密切相關,印模膏印受臨床醫(yī)生技術影響,且由于系帶、舌側黏膜、唇頰等組織難以整塑充分,整塑力度對整塑效果影響較大,影響固位效果或使固位失敗,可能引起潰瘍、黏膜疼痛等并發(fā)癥,影響最終效果[5,6]。
下頜吸附性義齒修復近年來臨床應用逐漸廣泛,因具有較好穩(wěn)定性、舒適感而獲得臨床認可。下頜吸附性義齒修復通過移動性黏膜封閉義齒邊緣,有助于咀嚼、吞咽時建立臨時負壓,避免說話時義齒上浮,提高義齒穩(wěn)定性與固位。其作用機制在于義齒移開時會受到負壓抵抗,即吸附,通過負壓吸引義齒,增強傳統(tǒng)固位與穩(wěn)定機制[7]。本研究中采用閉口式印模方法,較精確,對牙槽嵴嚴重萎縮的無牙頜患者,整塑唇頰舌溝較容易,有助于進行良好固位。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3個月研究組義齒穩(wěn)定性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下頜吸附性義齒修復全口無牙頜患者義齒穩(wěn)定性較好。同時,本研究進一步對復診患者咀嚼功能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研究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下頜吸附性義齒修復可明顯增強患者咀嚼功能。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效果滿意度綜合評價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滿意度97.30%高于對照組78.38%(P<0.05),提示下頜吸附性義齒修復可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另外需注意,取模時應避開系帶,全覆蓋磨牙后墊,且取模過程中要避免磨牙后墊變形,后牙舌側區(qū)過下頜舌骨嵴2~3mm,可獲得補償性封閉,而傳統(tǒng)義齒制作法受舌體運動影響,不利于固位穩(wěn)定;印模時應采用無壓力印模,其原因在于義齒佩戴后以咀嚼狀態(tài)、非咀嚼狀態(tài)作用于黏膜,咀嚼狀態(tài)下力量較大,但時間較少,非咀嚼狀態(tài)下力量較小,但時間較長,若以咀嚼狀態(tài)下壓力取模,則多數時間內義齒會呈上浮狀態(tài),因此全口義齒應以無壓力取模,若佩戴義齒后咀嚼時存在壓痛情況,可給予壓力指示糊劑;義齒基托磨光面凹凸形態(tài)應打磨與唇頰舌黏膜相對應,可充分利用軟組織固位力量,同時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適度。
綜上,下頜吸附性義齒修復應用于全口無牙頜患者,義齒穩(wěn)定性強,佩戴舒適感良好,可增強咬合力及咀嚼效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