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玉,張靖華,王長安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腎移植腎內病區(qū),河南 鄭州 450000)
慢性腎衰竭是腎內科臨床常見疾病,相關報道顯示,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以每年7%的速度快速上升,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血液透析是臨床治療終末期腎衰竭的首選手段,但長時間的透析治療可造成夜間低氧癥狀發(fā)生,造成患者巨大心理和生理壓力,導致患者生活質量急劇下降[2]。多維度協(xié)同護理為臨床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通過多方面的協(xié)同護理作用,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3]。本研究主要探討了多維度協(xié)同護理對老年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夜間低氧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8-01~2018-12收治的老年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慢性腎衰竭,具有血液透析治療指征,年齡60歲以上,病情穩(wěn)定,具有正常的溝通交流能力,同時排除心、肝、肺等器質性功能不全,意識認知等障礙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61~75歲,平均(63.45±4.16)歲;慢性腎衰竭病程1~8年,平均(3.22±1.17)年;透析時間3~8個月,平均(6.22±1.78)個月。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61~76歲,平均(64.12±4.23)歲;慢性腎衰竭病程1~8年,平均(3.45±1.14)年;透析時間3~8個月,平均(6.17±1.75)個月。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日常監(jiān)護、皮膚護理、用藥指導及并發(fā)癥等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多維度協(xié)同護理干預,首先組建由本科室主管醫(yī)生和護士組成的血液透析多維度協(xié)同護理小組,通過了解患者具體病情、生活習慣、經濟狀況及文化程度后共同商討并制定以下護理措施:①健康知識教育,根據患者對自身疾病及透析治療相關治療的了解程度,由護理小組給予相應的健康知識宣教和指導,內容包括原發(fā)性疾病的病因、血液透析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并發(fā)癥及用藥等,以增強患者對疾病和透析治療的了解程度,提高依從性及自護能力;②心理護理維度,血液透析一般具有較長的療程,尤其對于老年患者而言,長時間的透析治療可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護士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予親人般的照顧和鼓勵,積極疏導其不良情緒,同時,積極耐心給患者講解以往成功案例,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從而提高預后;③動靜脈瘺護理,長時間的透析可造成動靜脈瘺,從而不利于透析治療效果,因此,日常護理時應注意動靜脈瘺護理,注意防護、避免沾水、避免首飾手表等佩戴,每日定時清潔消毒,每日需活動動靜脈瘺手臂,保持血管充盈,同時,安排患者每日開展適量活動(身體舒張、步行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生活質量;④夜間低氧護理,患者夜間取半臥位或側臥位交替進行休息,可有效減少能耗,降低耗氧量,同時根據患者血液分壓及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情況,可給予低流量面罩吸氧,改善夜間低氧癥狀的發(fā)生;⑤營養(yǎng)護理,蛋白質及能量缺失是透析患者常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在透析期間,應充分給予患者蛋白質攝入與能量補充,并嚴格控制鈉、磷、鉀、水分等攝入量,避免食用含有高維生素B、草酸、鐵元素等的食物,減少臨床不良事件。
①兩組護理后夜間低氧癥狀指標:夜間平均血氧飽和度(SaO2)、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及心率(HR);②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WHOQOL-100)[4]對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情況進行評分,包括心理、生理、獨立及社會四個領域,各個領域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aO2、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HR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后夜間低氧狀況指標比較
觀察組護理干預后心理、生理、獨立及社會四個領域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多項研究表明[5,6],血液透析可有效緩解終末期腎衰竭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改善預后,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同時,患者遷延不愈的病情以及長時間的血液透析治療可導致患者出現各種臨床并發(fā)癥,造成嚴重心理及生理負擔,患者臨床依從性減低,間接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出現嚴重下降,臨床治療的意義瞬間降低。近年來,隨著現代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存質量被確認為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療目標。張菊等[7]研究顯示,長期透析患者夜間低氧血癥是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改善患者夜間低氧癥狀對于提高預后,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多維度協(xié)同護理作為臨床近年來一種新的護理模式,目前在臨床各科均具有廣泛的應用。該護理模式除關注患者的醫(yī)療行為外,還對患者身心健康,社會功能進行重點支持,主張在患者疾病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增加心理及社會支持,改善身體機能,促進患者保持正面、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有助于臨床各種治療措施的開展,從而有效提高患者預后療效及生活質量。郭煥開等[8,9]研究顯示,協(xié)同護理對提高透析治療患者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本研究通過協(xié)同護理小組的努力下,對患者進行多維度的協(xié)同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多維度協(xié)同護理干預后夜間低氧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結果同譚云霞等[10]相關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多維度協(xié)同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老年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夜間低氧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臨床護理效果滿意,值得進行臨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