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莉
1. 掌握我國水資源的時間、空間分布特點及成因;掌握水資源分布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掌握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的途徑。
2. 掌握使用圖表資料分析水資源特點的能力。
3.樹立珍惜水資源的思想觀念。
1.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
2.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途徑。
(屏顯“地球是個水球”的圖片。)
師:同學們,宇航員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像個水球一樣,說明地球上并不缺水,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提出保護水資源呢?這是因為,地球上的淡水很少,大多集中在兩極地區(qū)。對于中國這個人口大國來說,保護水資源尤為重要。
師:針對水資源短缺這一問題,我們國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生(齊):控制人口增長。
師:那么,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qū)分布上,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
生:總量大,人均量少。
(屏顯南北方面積及徑流量比較表。)
師: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看呢?
生:水資源分布呈現(xiàn)顯著的不均衡性。生: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
生:水土資源配比不合理,尤其是黃淮海地區(qū),配比嚴重不協(xié)調。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qū)分布上具體表現(xiàn)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那么,請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我國的水資源會呈現(xiàn)這個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
(屏顯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中國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圖、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
生:我國的降水是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遞減,所以水資源的分布是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師:你能用我們前面學的知識解決現(xiàn)在的問題,說明你已經能夠把握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構建知識框架,非常棒!
生:南方的雨季比北方長,因此降水量也比北方多。
生:在河流數(shù)量和徑流量上,南方多于北方,東部多于西部。
師:大家回答得都很正確,說明你們的讀圖能力進一步提升了。下面,我們具體了解一下我國各地形區(qū)的水資源分布狀況。請同學們根據(jù)教材上的“中國徑流帶分布圖”以及地圖冊里的“中國地形圖”,完成教材上的活動題2。
(學生討論,完成題目。)
師:知道了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后,同學們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生:把水多的地方的水調到水少的地方。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跨流域調水。)
生: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就是跨流域調水。
生:比如“引黃濟青”工程,就是將黃河水調進青島市,以解決青島供水不足的問題。
生:還有“引灤入津”。
師:這幾項跨流域調水工程只能在不同程度上緩解某些城市的缺水問題,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北方地區(qū)的缺水問題。為了最大程度緩解缺水局面,我們有必要建設更大的工程。大家看一下,我國哪條主要河流的徑流量最大?
生(齊):長江。
師:對。從水量最充足的長江調水支援缺水地區(qū),這就是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下面,就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中“南水北調”的材料,思考以下問題。
(屏顯問題:1.“南水北調”工程有幾條路線?2.哪條路線最短?解決的是什么地方的缺水問題?3.中線起點的水庫是哪一座?4.哪條路線利用了原有水道?原有水道是什么?)
師:“南水北調”是把長江流域富余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qū)。那么,為什么西北和華北會缺水呢?請大家討論一下原因。
(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時充分相信學生,不進行提示。)
生: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降水量少。
師:華北地區(qū)缺水也是這個原因嗎?
生:不是。華北地區(qū)距海近,降水也比西北多,但是華北地區(qū)的蒸發(fā)量大,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也大。
生:而且華北地區(qū)人多,工業(yè)、農業(yè)、生活用水多,污染和浪費現(xiàn)象也很嚴重。
師:這樣對比下來,華北反而比西北更加缺水?,F(xiàn)在我們知道,我國水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特點是“東多西少,南多北少”,那么,我國水資源在時間上的分布特點又是什么呢?
(屏顯北方、南方、中部地區(qū)四個城市的降水圖。)
生:這四個城市的降水都是“夏秋多,冬春少”。
師:就是說城市降水在時間上分布不均。河流降水的時間分布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屏顯長江武漢段及黃河花園口段流量變化圖。)
師:兩個河段的徑流量各集中在哪些月份?
生:長江武漢段的徑流量集中在5—12 月,黃河花園口段的徑流量集中在6—9 月,都是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
師:這說明河流降水的時間分布特點也是夏秋多,冬春少。河流及城市的降水在一年中的分布很不均衡。那么,一個地區(qū)多年的降水會均衡嗎?
(屏顯北京市多年降水分布圖。)
生:不均衡,年際變化大。
師:無論是多年還是一年,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水資源都呈現(xiàn)了不均衡的特點。那么,怎樣解決水資源在時間上分布不均的問題呢?
生:修建水庫。
師:很好,興建水庫是一個解決方法。
(屏顯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和中國主要水電站的圖片。)
師:從以上學習中我們知道,我國南方的水資源總量要比北方多,但偏偏就是有些地處南方濕潤地區(qū)的城市,竟然成了缺水城市,這是為什么?
(屏顯文字:中國是聯(lián)合國認定的13 個缺水國之一。據(jù)水利部門調查,中國的667 個城市中,現(xiàn)有420 多個城市缺水,100 多個城市嚴重缺水。)
(屏顯水污染和水資源浪費現(xiàn)象。)
生:污染、浪費水資源,成了許多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
生: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水是無法替代的資源,我們都要保護水資源。
生:節(jié)約用水是我們中學生能夠直接參與的保護水資源的途徑。
(屏顯國家節(jié)水標志。)
師:誰能說說這個標志的含義?
生:標志中的綠色圓形代表地球,象征節(jié)約用水是保護地球生態(tài)的重要措施。
生:標志中的白色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大寫拼音字母JS 的變形,寓意節(jié)水。
生:節(jié)水需要從“我”做起,人人動手,節(jié)約每一滴水。
師:大家有什么節(jié)約用水的小竅門嗎?下面,請大家看這張家庭節(jié)水情況對照表,討論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節(jié)約用水。
(屏顯家庭節(jié)水情況對照表。學生全員參與討論,氣氛異常熱烈。)
家庭節(jié)水情況1.刷牙或淋浴過程中,暫時不需要用水時,有沒有關上水龍頭?2.淘米、洗菜的水,有沒有用在別的地方(澆花、沖廁所等)?3.有沒有使用節(jié)水龍頭或節(jié)水器具?4.水龍頭有沒有漏水?5.清洗餐具時,如果油污過重,有沒有先用紙擦去油污,然后進行沖洗?6.有沒有過量使用清潔劑?7.衣服有沒有集中清洗,以減少洗衣次數(shù)?是 否
師:大家剛才討論出來的節(jié)水小竅門都很好。我們自己在節(jié)約用水的同時,也要經常提醒周圍的人節(jié)約用水。只有人人節(jié)約用水,才能真正地保護水資源。否則,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會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師:請大家回想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自己動手繪制一幅思維導圖。
(教師組織學生繪制思維導圖,進行交流、分享、展示后,宣布下課。)
地理學習離不開讀圖。學生通過讀圖,構建空間聯(lián)系,總結地理規(guī)律,提高地理信息素養(yǎng)。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筆者多次出示地圖,讓學生通過讀圖獲取有用信息,通過合作交流來分析、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反復練習,逐漸掌握了讀圖的基本路徑,提高了讀圖技能。
根據(jù)課標提出的“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理念,筆者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注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關聯(lián)。尤其是課堂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說說節(jié)水小竅門”,讓學生將學到的節(jié)水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既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又增強了他們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學生在地理學習中運用結構化思維方式,可以將新學的地理知識與已有經驗進行有效結合,通過拆分整體、歸納共性、分類整合等方法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優(yōu)化知識結構。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筆者注意引導學生尋找已學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并組織學生動手繪制思維導圖,推動他們構建自己的思維體系,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