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強,黃來榮,陳瀟靈,王 婭,余高旺,徐立順
福州金域醫(y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03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量元素與人類疾病、健康的關系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在妊娠期對人體的細胞代謝、生物合成及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是胎兒發(fā)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成分,同時微量元素還構成了機體內重要的載體與電子傳遞系統(tǒng),參與激素與維生素的合成[1]。迄今發(fā)現人體內1 000余種酶中,有50%~70%需要微量元素參與激活,而胎兒在體內生長發(fā)育所需的熱能和微量元素均來自母體。因此妊娠期婦女靜脈血中微量元素水平的變化對胎兒發(fā)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本研究通過對797份妊娠期婦女靜脈全血標本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以探討不同妊娠期全血微量元素水平的變化及規(guī)律,為妊娠期婦女適時適量補充微量元素提供臨床指導。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送檢至福州金域醫(y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的妊娠期婦女全血標本797份。妊娠期婦女年齡為16~47歲,按妊娠期時間將其分為孕早期組(<13周)193例,孕中期組(≥13~<28周)435例,孕晚期組(≥28周)169例,同時選取相同年齡范圍內200例健康非妊娠婦女作為對照組。所選對象均排除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肝腎疾病及免疫代謝性疾病,無吸煙及酗酒史,無外傷及感染等應激因素,無器質性疾病,無藥物使用史、無血制品(含清蛋白)輸血史及出血史。
1.2儀器與試劑 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Agilent Technologies 7900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檢測全血銅、鋅、鈣、鎂、鐵5項微量元素水平。實驗所用的濃硝酸[超級純(UP)級]、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均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單元素標準溶液:鈧、鍺、釔、銠、銦、鋱、鉍、銅、鐵、鈣、鎂和鋅,調諧液:鋰、鈷、釔、鈰、鉈,均購自于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檢測過程均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guī)程進行。
1.3方法
1.3.1標本采集 標本采集使用廣州陽普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含有肝素抗凝劑的綠頭真空采血管采集研究對象的靜脈血,采集后應立即顛倒混勻至少8次。
1.3.2儀器的質控 每次檢測前使用標準品進行測定,制作的標準曲線回歸系數r>0.999方可測定質控品;質控品分為高、低兩個水平,分別在標本檢測前、中、后測定質控品。當日所有室內質控數據均必須在控。
1.3.3標本處理及檢測 將肝素抗凝全血標品充分混勻吸取全血100 μL,用微量元素專用稀釋液(0.1%Triton X-100和0.1%HNO3)進行稀釋后,立即上機檢測。
1.4診斷標準 本實驗室根據地區(qū)具體情況建立的微量元素參考范圍值進行診斷,低于參考下限為該項降低,高于參考上限為該項升高。參考范圍,全血鈣:46.0~84.0 mg/L;全血鎂:26.4~50.4 mg/L;全血鋅:4.8~9.3 mg/L;全血鐵:380.8~572.3 mg/L;全血銅:720.0~1 750.0 μg/L。
2.1各組微量元素水平檢測結果比較 妊娠各組鐵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孕晚期組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中、晚期組鐵水平較孕早期組和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妊娠各組鈣、銅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中期組鈣水平與孕早期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晚期組鈣水平高于孕早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微量元素水平檢測結果比較
2.2不同年齡妊娠期婦女微量元素水平檢測結果比較 孕早、中期組不同年齡婦女鐵、鋅、鈣、鎂及銅5項元素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孕晚期組中,≥25~<35歲年齡段婦女銅水平較<25歲婦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妊娠期婦女全血微量元素水平檢測結果比較
2.3各組微量元素水平異常率比較 鐵水平異常的有134例,鐵水平異常率為16.81%。妊娠各組鐵水平異常率較對照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中、晚期組鐵水平異常率較孕早期組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中期組鋅水平異常率較孕早期組和對照組明顯增加,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各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各組微量元素水平異常率比較[n(%)]
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動的必需營養(yǎng)素,主要通過飲食來獲得補充。由于體內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妊娠期婦女對微量元素需求量持續(xù)增加,故與孕前相比,往往存在程度不一的微量元素缺乏情況[2-3]。妊娠期婦女體內微量元素水平與胎兒的發(fā)育直接相關,微量元素缺乏程度較輕者可能出現胎兒貧血、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遲緩,程度重者出現早產、畸形、誘發(fā)胚胎發(fā)育異常甚至死胎[4-5]。
鐵元素是血紅蛋白合成的主要元素,鐵元素的缺乏易引起貧血,從而導致早產、死胎、胎兒生長受限、胎兒宮內窘迫[6]。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妊娠期的增長,婦女鐵水平逐漸降低。妊娠期婦女中,鐵水平異常的有134例,鐵水平異常率為16.81%,且孕晚期組鐵水平異常率為24.26%,與孕早期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該結果與各地文獻報道不一致[7-8],可能與各地區(qū)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相關。這提示福州地區(qū)孕早期婦女需增加鐵元素的攝入,以滿足妊娠期的營養(yǎng)需要,我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妊娠期婦女每日膳食中鐵的供應量為28 mg,因很難從膳食中得到補充,故建議妊娠期婦女在妊娠16周開始口服鐵劑。
鈣和鎂均為構成骨骼與牙齒的主要元素,參與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妊娠期婦女缺鈣、鎂可導致妊娠期高血壓或宮內胎兒生長受限的發(fā)生,并易引起胎兒骨骼和牙齒發(fā)育不良[9-10]。本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婦女鈣水平異常率低,可能與近年來產科醫(yī)生建議妊娠20周的婦女常規(guī)補鈣有關,也可能與妊娠期婦女生理性血細胞比容偏低有關,血細胞比容偏低使全血中血漿占比增高,因為胞外鈣較胞內鈣多約40倍,所以當檢測全血鈣時會出現鈣偏高的情況。各組鎂水平的異常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妊娠期血容量增加有關,提示正常飲食能滿足妊娠期婦女對于鎂元素的需要。
鋅元素是細胞生長、蛋白質生成、多種酶和核酸合成的重要輔酶,因此缺鋅會對妊娠期婦女的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帶來嚴重的影響。鋅元素缺乏可使核酸和蛋白質合成障礙,導致流產、死胎、胎兒生長障礙或發(fā)育停滯。研究表明,妊娠期婦女低鋅可致其味覺及嗅覺異常,造成妊娠劇吐,妊娠期婦女缺鋅還可能導致其后代的學習能力弱、記憶力差[11-13]。本研究結果顯示,孕中、晚期組的鋅水平較孕早期組和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血漿體積增加,鋅元素向胎兒大量轉移有關。孕晚期的鋅水平異常率與孕中期相比有明顯改善,與孕早期和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產科醫(yī)師和妊娠期婦女越來越重視妊娠期鋅元素的補充有關。
銅元素的主要功能為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及鐵代謝,并參與體內多種重要的酶的合成。當銅元素缺乏時,會導致三磷酸腺苷合成障礙和激素激活,血管系統(tǒng)、骨骼和肺等的異常,當母體缺銅時,可引起胎盤功能不全、死胎、先兆流產等[14]。妊娠期婦女血銅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增多導致銅藍蛋白合成增加,并使膽道泌銅減少。本研究結果顯示,妊娠各組銅水平較對照組更高,并且隨著妊娠期的增長而逐漸增高,與其他文獻報道一致[15-16]。
綜上所述,對妊娠期婦女體內微量元素水平進行監(jiān)測,可用于指導婦女在妊娠期的相關飲食,其中應特別注意對鐵和鋅元素的相關飲食補充。需注意的微量元素均可在飲食中得到補充,如需藥物補充,需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合理適量的營養(yǎng)補充對保證妊娠期婦女和胎兒健康有重要意義 。